宇辰盯着窗外掠过的站牌,突然凑到车窗前:“o区(安福里东)、L区口(安福里西)……这站牌名怎么跟密码似的?”他转头看向啸风,眼里满是疑惑。
啸风伸手指了指车内的站牌,嘴角泛起笑意。
宇辰这才看清这几站奇怪的站牌:“o 区(安福里东)、L 区口(安福里西)、K 区(安祥里南)、 J 区(安瑞里南)、I 区(安庆里南)、x 区……”
“这就是咱们大同的恒安新区,老辈人都叫它‘棚户区’。”啸风解释道,“地下的煤挖没了,矿上的房子便不安全了,政府就盖了这片安置房。”
他指着窗外成片的楼房,阳光斜斜地洒在楼群间,给每扇窗户都镀上一层金边。
“都排到x区了?这得从A区一路数下来吧?”宇辰惊讶地说。
“可不是嘛!”啸风屈指敲了敲车窗,“到2021年底,这片地儿扩张到快十平方公里,住了31万人,抵得上小半个县城!48个小区像棋盘似的铺开,光登记在册的商铺就有近4000家,凉皮摊、五金店、大超市、大饭店……要啥有啥。”
宇辰望着窗外川流不息的电动车和拎着菜篮子的居民,恍然大悟:“怪不得专门通了公交线!这么多人,没个方便的交通可不行。”
公交车恰好经过一个十字路口,四个方向的街道都挂着统一的路牌,像经纬线般规整地划分着这片庞大的社区。
啸风看着宇辰新奇的模样,补充道:“别瞧现在井井有条,刚搬迁那会,大家站在一模一样的楼群里找不着家,还有人在楼下种上辣椒当记号呢。”
他的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不过现在好了,每个区都有便民服务中心,菜市场、学校、卫生院配套齐全,日子也算越过越有盼头。”
九路公交车缓缓停靠在煤峪口矿大桥站,啸风赶忙探身向前,朝着驾驶座喊道:师傅,到万人坑是在这儿下吗?
司机简短地应了一声,指节叩了叩方向盘。
就在啸风准备拉着宇辰下车时,后排突然传来一道急切的声音:坐错了!你该坐九路支线,这趟是去五矿忻州窑的!
转头望去,一位约莫五十岁、头戴深蓝色鸭舌帽的男子正探着身子,手指用力指向车窗外,下车往对面走,九路支线的站点在那边!
好嘞,太谢谢您了!啸风连声道谢,拉着还没反应过来的宇辰快步下了车。
冬日的阳光斜斜地洒在柏油路上,扬起的尘土在光束里翻飞。
两人迈着步子横穿马路,踏上了煤峪口矿大桥。
这座大桥高高矗立着,桥身凌空而架,气势颇为壮观。桥下,河床宽阔得惊人,可眼下流淌着的,却仅仅是一股细弱的溪流,在偌大的河床上显得有些形单影只。
宇辰望着这略显萧瑟的景象,微微皱起眉头,不禁开口问道:“看这河床如此宽阔,想必以前这里的水流量很大吧?”
啸风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感慨,轻轻点了点头,缓缓说道:“是啊,以前可不是这样。只是随着矿区的不断开采,采煤的规模越来越大,地下被采空的地方越来越多,整个地层结构都发生了变化。这样一来,地下水就不断流失,越来越少,所以现在才只剩下这么一小股溪流了。”
拐进一条幽静的小巷,两侧高大的白杨树光秃秃的枝桠交错着,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影子。呼啸而过的汽车打破了周遭的寂静,却不见半个人影。
想找个人问路都难。啸风无奈地叹了口气,四下张望着。
宇辰突然眼睛一亮,指着人行道边一处高墙缺口:那里有户人家!
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只见一段曲折的台阶通向高处,灰瓦白墙的院落半掩在枯黄的藤蔓后。
啸风眯起眼睛打量片刻,摇摇头:这地势看着不好找,再往前走走吧,说不定能碰上路人。
两人踩着满地的枯叶往前走,脚步声在空旷的巷子里格外清晰。
不知走了多久,宇辰突然拽了拽啸风的衣袖:看!马路对面站牌那儿有人!
话音未落,一辆九路支线公交车正巧拐过街角,黄色的车身在阳光下格外显眼。
车来了,快!啸风拉着宇辰三步并作两步冲了过去,车门刚打开就匆匆上了车。
车厢里零星坐着几位乘客,发动机的轰鸣声中透着几分冷清。汽车猛地一拐弯,两名乘客下了车。
师傅,去万人坑该怎么走?啸风赶忙问道。
司机从后视镜里瞥了他一眼,笑着说:坐过站啦!就在你们刚才上车的地方,往前再走一小段就是。
得,还得往回走!啸风哭笑不得地招呼宇辰下车。
两人踩着满地碎金般的阳光往回走,忍不住相视而笑。
没走多远,路边高台上突然传来一阵清脆的笑声——一对年轻情侣正站在那里说笑,女孩的红围巾在风里轻轻飘动,为这略显萧瑟的冬日添了一抹亮色。
“问您一下,万人坑怎么走啊?”宇辰小跑两步,朝站在石台上的年轻男子喊道。
男子身后的门楼上,“煤峪口矿工业园”几个大字被阳光照得发亮。
“就在这儿。”男子抬手一指身后的门楼。
两人对视一眼,顺着他指的方向退到岔路口,拐上一条坡道。
沿着脚下的水泥路面,走到那座高耸的门楼下,额枋上“煤峪口矿工业园”的现代字样上方,三个古朴的篆书大字若隐若现。
“上边那三个字是啥?篆书。”啸风踮脚眯眼。
宇辰歪着头端详片刻,不确定地说:“好像是‘峪兴楼’?我学的是行楷,篆书实在拿不准。”
“你不是书法专业的吗?”啸风半开玩笑地问。
宇辰挠挠头,苦笑道:“惭愧,现在学书法的,除非搞篆刻或专门研究古文字,谁还天天啃篆书啊?毕竟不常用,慢慢就生疏了。”
啸风望着褪色的匾额,轻叹一声:“是啊,有些东西不用就会被淡忘,可有些历史……”
正是:铭往昔烽火沧桑,忆金戈铁马,血沃山河凝浩气,吾辈当自强,承先辈遗志;珍今朝升平盛景,看翠柳莺啼,风和日月谱新篇,众人应奋进,创时代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