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胖瘦老者被啸风这一番话问得哑口无言,张了张嘴,却什么也说不出来。他们原本高高在上的气势瞬间被压了下去,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只能尴尬地站在那里,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啸风的质疑 。
“哈哈哈哈……”此时,爽朗的笑声从尊经阁门里传来,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缓缓地走了出来。
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皱纹,却难掩那炯炯有神的双眼,透着历经沧桑后的睿智与豁达。
“老陶,你出来的正好,刚才的话,想必你也听到了,赶快反驳几句。”瘦老者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急切地说道。
此刻的他,仿佛把这位刚出来的老者当成了挽回颜面的最后希望,眼神中满是期待。
“老赵、老钱,”老陶微笑着看向瘦老者和胖老者,而后转身,伸手揽住啸风的肩膀,“我要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啸风,也是我的好朋友。”
他的语气亲切自然,脸上的笑容温暖而真挚,仿佛在向老友们分享一件珍贵的宝物。
“原来是陶兄啊,有点那个……”啸风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脸上泛起一抹红晕。
他没想到眼前的这两位竟是陶兄的朋友,刚才还和他们起了小小的争执,此刻难免有些尴尬。
“哈哈,不打不相识,原来都是自己人。”胖老者似乎看穿了啸风的窘迫,突然仰头大笑起来,笑声爽朗而豪迈,一下子打破了僵局。
他大步走到啸风身边,用力拍了拍啸风的肩膀,那热情的劲儿让啸风心中的尴尬瞬间消散了几分。
“不过,解释的有些牵强。”瘦老者微微皱着眉头,还是忍不住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他的语气虽然没有了之前的尖锐,但依旧带着几分对学术严谨性的执着。
“是了是了,我确实考虑得不够周全。”啸风连忙笑着打圆场,脸上挂着谦逊的笑容,“经典的内涵博大精深,我那番解释只是为了让孩子能有个初步的理解,确实难以触及到其精髓。还得多向几位前辈请教,还望前辈们不吝赐教。”
说着,他微微欠身,向瘦老者和胖老者表达着敬意。
陶兄见状,也笑着出来调和:“好啦好啦,大家都别再纠结了。每个人对经典的理解和感悟都不同,正因为如此,咱们今天的讨论才有意义嘛。来,咱们进里边,好好聊聊对这些经典故事的看法。”
陶兄爽朗地笑着,一边招呼众人往尊经阁里走去,一边转头对啸风说,“我都听到了,你说得在理。经典本就源于生活,又怎么能脱离生活去解读呢?”
说着,他微微皱了皱眉头,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对那些过度解读经典现象的无奈。
众人迈进尊经阁,刹那间,肃穆庄重的氛围扑面而来。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阁内中央静静伫立的两尊铜像,一尊是儒家至圣孔子,另一尊则是道家始祖老子,正是“孔子问道老子”的场景。
孔子身着一袭长袍,身姿挺拔,面容谦和,双手交叠恭敬地置于身前,眼神中满是求知的渴望,正专注地望向老子,似乎在等待着道家智者的教诲。
老子则须眉皆白,仙风道骨,一袭宽松道袍随风轻拂,右手自然下垂,左手微微抬起,掌心向外,正侃侃而谈,每一个手势、每一个神态,都仿佛在讲述着宇宙万物的至理,诉说着“道可道,非常道”的玄妙。
两尊铜像栩栩如生,仿佛将那段跨越千年的思想交流凝固在了此刻,令人不禁沉浸在这场古老而深邃的对话之中。
周围墙壁上是彩绘故事,每一幅都生动地描绘着孔子的生平片段。
众人站定后,胖老者率先打开了话匣子:“其实啊,刚才听了啸风的解释,我也反思了自己。咱们研究经典,是为了传承,要是总端着架子,不让普通人靠近,那经典岂不是成了孤芳自赏的玩意儿?”
瘦老者点了点头,接着说道:“话是这么说,可经典的解读也不能过于随意,不然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就像这孔子问道老子的故事,背后蕴含着儒道两家思想的碰撞与交融,其中的深意,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经典的敬畏,话语里也带着对学术严肃性的坚持。
“对,理不辩不明,上次咱们还没有争辩明白,今天一定得分出个分数高低。”
胖老者摩拳擦掌,眼神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兴致勃勃地对瘦老者说。那模样,仿佛即将奔赴一场激烈的战场,浑身散发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
啸风暗自想:“这两老头有意思,让他俩争去吧,免得针对我。”想到这儿,他微微侧身,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眼中满是忍俊不禁的笑意。
“好,今天一定得争个高低,谁输谁请客。老陶作裁判。”瘦老者毫不犹豫地接下了挑战,声音洪亮而坚定,脸上写满了志在必得的自信。
“好,一言为定。”胖老者斩钉截铁地回应道。
“驷马难追。”瘦老者紧接着补充道,生怕对方反悔似的。
啸风看着这剑拔弩张却又充满趣味的场面,按捺不住好奇心,走到陶兄跟前,侧过脑袋,用手半掩着嘴,悄悄问道:“他俩怎么还不开始啊?”
“在等援军。”陶兄神秘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不紧不慢地说道。
“噢!”啸风恍然大悟,心中暗自惊叹这两位老者的“战术”,竟还有这般准备。
不一会儿,尊经阁又进来两位中年偏老的人,大约不到五十岁的年纪。他们步伐稳健,眼神中透着一股睿智与干练。
啸风一看,不禁乐了。原来这两人个子偏低,也是一胖一瘦。
只见眼前这位中年男子,身材较为矮小,身形偏瘦,却透着一股独特的精气神。
他的脑袋不大,形状略显狭长,像是一颗经过岁月打磨的坚果,蕴藏着无尽的智慧。
额头不算宽广,几道细细的皱纹,宛如一幅刻画着生活痕迹的地图,每一道纹路似乎都记录着他思索国学经典时的专注神情。
正是:怀思忆古,带几分雅兴访古探乐,欣然举步,踏入庄严文庙,于碑刻经籍间,探寻仁道幽微奥理;崇圣仰贤,抱一片赤诚崇文尚礼,静气敛神,聆听悠远儒音,在字句篇章中,领悟德心深邃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