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用不着。”爸爸刘明微笑着,轻轻抚摸着儿子小虎的脑袋说,“因为我们所处的环境很安全。”他的声音充满了慈爱,同时也带着一种让孩子安心的沉稳。
听到这话,大家都忍不住笑了起来,笑声在这小小的展示区域里回荡,缓解了刚才因为讨论井下危险而略显紧张的气氛。
“大家再看那边,陈列着的是解放初期最早出现的矿灯。”王导转过身,手指向不远处的展示架,继续说道。
“在解放之前,煤矿井下照明条件极其简陋,一直采用明火照明,这不仅亮度有限,而且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火灾甚至爆炸。”王导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语气中透露出对那段艰苦历史的感慨。
“是啊,明火,那可太危险了。”啸风深有同感地点点头,脸上露出担忧的神色。他似乎想象到了当年井下明火照明的危险场景,不禁为那时的矿工们捏了一把汗。
“那不会吧,是爆炸吗?”林宇还是有些难以置信,皱着眉头问道。他对这种危险的可能性表示怀疑,毕竟爆炸听起来是如此严重的后果。
“当然,几率会大得多。”王导肯定地回答,眼神中流露出对历史事实的笃定。
“煤矿井下有瓦斯等易燃易爆气体,明火一旦接触到这些气体,很容易引发爆炸,造成严重的事故。”她进一步解释道,让大家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明火照明的危险性。
“所以那时候的煤矿总出事故,而且都是大事故。”刘明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沉重,仿佛那些历史上的事故画面就在眼前浮现。
“直到解放初期,这种黑色的矿灯才得以问世,给井下作业带来了一丝曙光。”王导的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脸上露出欣慰的神情。
“它的内部构造与现在大不相同,采用的是硫酸电池作为能源。”她一边说着,一边走到展示架前,指着那盏黑色矿灯的模型,向大家展示它独特的构造。
“爸爸,你用过这种矿灯吗?”小虎好奇地拉着爸爸的手问道。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对这个从未见过的老物件充满了兴趣。
“爸爸没用过这种矿灯,但是见过。”刘明微笑着回答儿子,眼神中带着对过去的回忆。
“那时候这种矿灯已经逐渐被更好的设备取代了,但我小时候还能看到一些老矿工使用过。”他补充道,试图让儿子对那个时代有更多的了解。
“我觉得带上这些老旧的古董矿灯,反而更神气呢。”小虎兴奋地说道,脸上洋溢着天真的笑容。他想象着自己戴上这种矿灯的样子,仿佛自己也成为了那个时代勇敢的矿工。
“然而,这种电池存在诸多弊端,其中最为恼人的便是硫酸容易泄漏。”王导微微皱眉,神色认真地解释道,仿佛能看到当年矿工们为此困扰的场景。
“是了,听老矿工说,在井下作业时,颠簸晃动在所难免,硫酸常常会顺着电池缝隙流出来,溅得工人满衣服都是。”刘明接过话茬,脸上露出一丝感慨。他仿佛回忆起那些老矿工们讲述时无奈的神情,缓缓摇了摇头。
“对,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很快就会将衣服腐蚀出一个个破洞,不仅影响工人的穿着体验,还增加了他们的经济负担,不但工作服被腐蚀,矿灯也需要花费钱财去修补或更换。”
王导进一步解释着,语气中满是对当年矿工们艰辛的理解。她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衣服上破洞的样子,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到硫酸泄漏带来的麻烦。
“是的。”刘明轻轻点头,对王导的话表示认同,眼神中透露出对那段艰苦岁月的些许怀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矿灯也经历了一次次革新。到了后来,便演变成了如今我们在工人脖子上常见的这种充电式矿灯。”王导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欣慰,仿佛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此时,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看向自己佩戴的矿灯,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感慨。
小雨的妈妈温柔地给她把矿灯挂在安全帽上,小雨不由得伸出小手,轻轻摸着矿灯,脸上露出好奇的神情,仿佛在感受着科技带来的神奇变化。
“它的出现,彻底解决了硫酸电池泄漏的难题,而且续航能力大大提升。”王导继续介绍着,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仿佛在介绍一件了不起的发明。
“这个矿灯持续能亮多长时间?”赵芳一脸好奇地问道,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新矿灯性能的关注。
“一次充满电,大概可以持续使用10多个小时,能够满足工人在井下长时间作业的照明需求。”王导耐心地回答道,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让大家对新矿灯的性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这小小的矿灯,见证了煤矿行业从艰苦落后逐步走向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也成为了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装备之一 。”刘明感慨地说道,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煤矿行业发展的骄傲与自豪。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我们用管状机件从底下抽取出这样一个柱状的样品,用来看一下它里面是否有煤。”王导指着展示台上的样品,详细地介绍着。
“大家看,这个上面都是编了号儿的,上去都是要化验的吗?”晓萱凑上前去,仔细观察着样品,认真地说道。
“是的。”王导肯定地回答。
“真像洛阳铲掏出的土啊。”林宇看着柱状样品,忍不住脱口而出,脸上带着一丝俏皮的笑容。
“我看你小子是盗墓小说看多了。”刘明笑着打趣道,他的眼神中满是对林宇的调侃,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这里有煤,那里可没有煤啊。”王导轻轻摇了摇头,反驳道,脸上带着一丝无奈的笑容。
她的话让大家都意识到,这柱状样品与洛阳铲掏出的土有着本质的区别,也让大家对煤矿的勘探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正是:入矿井寻幽,乌金遗迹藏神秘;临坑道探秘,地质奇观展妙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