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如便请太后殿下前来定夺,诸位意下如何?”葛中丞提议道。
此时,苏左相终于站了出来说道:“太后殿下如今不在宫中,她老人家去了佛寺祈福。”
“这,这可如何是好?”
因着母后不在,众人你瞧瞧我,我瞧瞧你,有些拿不定主意了。
“长公主殿下,太后来信。”此时门外响起了掌事内侍的声音。
我狐疑的对着薛楼皖点了点头,让他前去开门,母后此时送来的书信意欲何为呢?
难不成她已然猜到会有选帝一事,故而送来书信让众人参详?
当我接过来信之中,在众目倾盼之下,缓缓将信展开,只见信中寥寥数字:“婉儿,做你心中所想之事。”
我疑惑的看向送信的内侍问道:“母后可还有别的话叮嘱?”
内侍点了点头,却对着李氏宗亲长老们行了一礼:“太后殿下让奴婢给诸位带一句话,选帝一事无需过问哀家,尔等只要选出利于我禹国之人即可。”
听罢内侍之话,李氏宗亲们相视一眼,皆是松了一口气,这番模样倒是令我有些匪夷所思。
“既然太后殿下将引荐之权交与宗老们了,不如宗老们便将你们心中所属告知于我等如何?”此刻,礼部尚书汪胥上前问道。
族长抹了抹白花花的胡子,笑意盈盈的看了我一眼:“既然太后殿下将这份责任交与我等了,那今日我等便做出一个革新之举,我李氏宗族推举顾宁长公主李清婉为新一任的禹国皇帝!”
我本以为随着族长的话音落下,御书房之中便会纷纷嚷嚷,反对此等提议,谁知,这些个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瞧瞧你,居然都面露喜色一副释然的模样。
“你们都支持族长之意?就没有反对的?我可是女娘啊!”我怯生生的询问。
钱右相“嘿嘿”一笑大步上前:“我等早已商议认定殿下是最合适做这皇帝的人选。
其一你本就是李氏血脉,其二先帝在您的辅佐之下勤勉努力,禹国也逐渐显露繁荣之态。
您的功绩我等自然看在眼中,感在心中。
这其三便是殿下您敢于创新使用新人,给我禹国带来了新的朝气。
同时,您也很是敬重我等老臣,一直以来都礼数有加,从未因着自己的身份而低看我等。
前些日子的盛京之乱,虽您什么都未曾告知,我们亦是明白若非有您,这禹国此刻怕是早已分崩离析了。”
“没错!”这时身为副枢密使的战霍走了出来,“钱老所述乃是治内,老夫想说的便是攘外。众所周知,这迦叶国一直以来对我禹国虎视眈眈,吞我禹国之心从未瓦解。
可先帝继位之后,因着咱们的长公主殿下出使迦叶国,并与迦叶缔结友盟,这可是保住了我禹国千千万万将士的性命啊!
如今环顾我禹国四周,除了那雅幡之外,皆是因长公主殿下之故与我禹国交好的盟友。
既无外乱,自然便可安内,走向繁荣盛世!
老夫是个粗人,不懂文官的那些弯弯绕绕,反正老夫就只认定长公主了!”
言罢,战副枢密使爽朗的笑着对我抱拳行礼。
“感谢战大人的厚爱,护我禹国子民本就是顾宁该做的分内之事。”
“如此说来,由顾宁长公主继位,诸位都不反对了?”苏左相笑盈盈的看了看在场的同僚以及李氏的族老们问道。
“我李氏一族支持顾宁长公主李清婉继位。”
“尚书省右相钱有才支持顾宁长公主继位。”
“中书门下省左相苏哲支持顾宁长公主继位。”
“副枢密使战霍支持顾宁长公主继位。”
“秘书监张云英支持顾宁长公主继位。”
“兵部尚书王州支持顾宁长公主继位。”
“户部尚书周亦支持顾宁长公主继位。”
“礼部尚书汪胥支持顾宁长公主继位。”
“刑部尚书杨公益支持顾宁长公主继位。”
“吏部尚书陆其支持顾宁长公主继位。”
“工部尚书赵恒支持顾宁长公主继位。”
“御史中丞葛严正支持顾宁长公主继位。”
“溯察院副院长钱沫沫支持顾宁长公主继位!”
“我,蓝相夷,禹国之宰辅支持顾宁长公主继位。”
“枢密使薛楼皖,及所有薛家军支持顾宁长公主继位!”
他们喜笑颜开,那笑容之中未有丝毫的阿谀奉承之意,尽是发自内心的欢喜。
我被他们的喜悦之情、拥护之意深深感染:“感谢诸位的厚爱与包容,顾宁在此铭记于心!只是,我李氏虽为禹国的掌权者,可禹国不仅仅只是我李氏的禹国,亦是禹国百姓们的禹国。
顾宁虽得诸位的鼎力支持,可我本是一女娘,若我称帝便是女帝,这在我禹国开国以来是从未发生过的。
顾宁想要名正言顺治理禹国,还缺一项,禹国百姓们的支持!
请大人体谅顾宁的贪婪之心,若是不得民心支持,顾宁的皇位怕也是坐不长久,届时引得时局动荡,那便是顾宁之错了!”
听罢我之所言,在场的大臣们相视一笑:“我等听从殿下安排。”
“顾宁是这番想的,国事一职我可暂代,内政由蓝大人辅佐,军事由薛大人相助。届时有劳礼部与吏部共同写一份告天下百姓书,将朝堂决议由李氏皇族顾宁长公主李清婉继任禹国皇帝一职。”
“可是殿下,若是百姓不支持您,那您便不继位?”钱沫沫听罢有些着急的问道。
我嫣然一笑,微微颔首:“正是,皇帝的事情我与诸位禹国的栋梁们一同完成。至于这个称号,便由百姓们来定夺。若是他们支持,我便荣登大宝。若是他们不支持,那我等再寻可继位之人培养,直至百姓们满意为止。”
蓝相夷听罢,无奈的摇了摇头,悄声传音与我:“阿婉,这等重要之事,你为何不与我商定?”
我抿唇笑了笑,我的这个决议蓝相夷与薛楼皖定是不认同的,毕竟若要让禹国境内百姓们皆认同我登基为帝,怕是遥遥无期。
可我这般作为,定是有着我的考量,毕竟禹国之大,百姓诸多,好似已经很久未曾翻新一下户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