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清晨,“磨盘山特色粉品店”刚开门,就迎来了几个神色古怪的顾客。他们没像往常一样点粉,反而围着柜台问:“你们这粉条是不是加了胶质啊?我听人说,煮不烂的粉条都加了东西,吃了对身体不好。”
李二狗心里咯噔一下,连忙解释:“瞎说!咱这是纯红薯粉条,一点胶质都没加,不信你看,这都是从磨盘沟运过来的新鲜货!”他指着竹筐里的粉条,急得脸都红了。
可那几人却摇摇头,转身走了,嘴里还嘟囔着:“谁知道呢,现在的商家都黑心,还是少吃为妙。”
更让人心慌的是,谣言像长了翅膀一样,在大学城蔓延开来。有人在校园论坛上发帖子,说“磨盘山粉条煮不烂,疑似添加工业胶质”;还有人在学生宿舍楼下散播传单,画着夸张的漫画,把粉条说成“毒粉条”。
短短两天,小店的生意一落千丈。以前排到巷口的长队不见了,店里冷冷清清,偶尔有学生进来,犹豫着看了看,又摇摇头走了。营业额骤降七成,李二狗看着空荡荡的店面,急得直跺脚:“肯定是本地那家兴盛粉条厂干的!上次他们派人来探店,回去就没好事!”
许青山也猜到了。兴盛粉条厂是省城老牌企业,一直垄断着本地粉条市场,“磨盘山”的突然崛起,抢了他们不少生意,这次的谣言,分明是他们放出来的暗箭。
陈向东翻着校园论坛的帖子,脸色铁青:“这些谣言太恶毒了,再这么传下去,咱的店就毁了!要不咱也去散播他们的坏话?”
“不行。”许青山摆摆手,语气沉稳,“以牙还牙只会两败俱伤,咱得用事实说话。”他立刻做出决定,“向东,你去联系省质量监督局,把咱的粉条送过去检测,一定要拿到权威报告;二狗,你去校园里贴公告,告诉学生们我们会尽快拿出检测结果,让大家放心;我去联系省报,到时候把检测报告登出来,彻底粉碎谣言。”
周晓芸也主动帮忙,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园论坛上发帖,讲述磨盘沟粉条的制作过程,还附上了村民们手工漏粉的照片:“我从小吃着这粉条长大,它是纯红薯做的,没有任何添加。煮不烂,是因为红薯淀粉含量高,这正是它的优点!”
可谣言的威力远超想象,即便他们积极应对,店里的生意还是没有好转。李二狗看着冷清的店面,忍不住叹气:“这暗箭太伤人了,咱明明没做错什么。”
许青山拍了拍他的肩膀:“商业竞争就是这样,有明枪,也有暗箭。但只要咱行得正、坐得端,拿出实打实的证据,谣言迟早会不攻自破。”他心里清楚,这不仅是对小店的考验,更是对“磨盘山”品牌的考验,挺过去,品牌影响力会更上一层楼;挺不过去,可能就会在省城市场彻底消失。
几天后,省质量监督局的检测报告终于出来了。报告上清晰地写着:“磨盘山红薯粉条,未检出任何胶质、防腐剂,淀粉含量达85%,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许青山拿着报告,立刻联系了省报。第二天,省报就刊登了检测报告,还配了一篇题为《谣言止于智者,磨盘山粉条用品质说话》的文章。周晓芸也把报告复印件贴满了大学城的公告栏,学生们看到权威报告,又想起之前吃粉条的美味,谣言渐渐平息了。
小店的生意慢慢回暖,学生们又排起了长队,有的还特意说:“就知道你们的粉条是好东西,那些谣言就是瞎编的!”
而兴盛粉条厂,因为散播谣言被省工商局约谈,名声一落千丈。许青山站在重新热闹起来的小店里,眼里满是坚定:商业竞争可以靠实力,但绝不能用阴招。这次的抹黑,不仅没打垮他们,反而让“磨盘山”的品牌更深入人心——用品质说话,才是最硬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