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金蝉脱壳
就在林晓团队于茶室中面对着那张来自深渊的电子邀请函,感受到巨大压力与决意的同时,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在更为广阔和现实的层面——资本与法律的战场上,已悄然分出胜负,或者说,达成了某种冰冷的“共识”。
顶峰资本亚洲区总部,位于城市cbd核心区的顶级写字楼顶层。这里视野开阔,足以俯瞰大半个城市的繁华,但与“彼岸花”地下实验室的混乱和黑暗相比,这里的一切都井然有序,光洁如新,充满了精英主义的冷漠与效率。
一场紧急的新闻发布会在顶层会议室举行。面对台下长枪短炮的媒体记者,顶峰资本总部特派的一位金发碧眼、面容冷峻的全球副总裁,用带着口音但流利无比的中文,宣读了一份措辞严谨、滴水不漏的声明。
声明核心只有三点:
第一,对旗下亚洲区前投资总监魏谦,以及其通过非法手段投资的“彼岸花”生物科技公司所进行的一切非法活动,顶峰资本表示“毫不知情”且“极度震惊与愤怒”。
第二,魏谦的所有行为均属其个人行为,严重违反了公司规章制度与职业道德,顶峰资本已立即与其解除一切劳动关系,并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调查,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三,顶峰资本一贯秉持合法合规、对社会负责的投资理念,此次事件系个别害群之马所致,公司已启动内部全面审查,并将加强全球范围内的投资监管流程,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声明宣读完毕,没有任何提问环节。副总裁在保镖的簇拥下迅速离场,留下满场哗然却又无可奈何的记者。资本巨鳄以一种近乎傲慢的姿态,轻松地将自己从泥潭中拔了出来,只留下魏谦这枚已经失去作用的棋子,在泥沼中独自沉沦。
几乎在同一时间,各大主流财经媒体和网络平台,开始被大量经过精心引导的“分析文章”和“权威解读”所覆盖。文章的核心论调惊人地一致:将顶峰资本描绘成“受害者”和“监管不力”的典型,而将所有的罪责与舆论的怒火,精准地引向已经被拘押的魏谦和那个神秘的“彼岸花”“总部”。
强大的公关机器开动,舆论的风向在无形之手的操控下,开始微妙地转向。
“山海轩”茶室内,安曼将新闻发布会和网络舆论的最新动态展示给林晓和苏杭。
“切割得真干净。”安曼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也有一丝无力,“他们利用了信息的不对称和法律管辖的复杂性,把所有实质性的罪责都推给了无法自辩的魏谦和一个虚无缥缈的‘海外总部’。顶峰资本最多承担一个‘监管不力’的次要责任,罚款了事,伤不了筋骨。”
林晓看着屏幕上那篇篇导向明确的文章,眼神冰冷。他早已料到对方不会坐以待毙,却也没想到对方的反应如此迅速、果断,且手段如此“高明”。这不仅仅是弃车保帅,而是将“车”本身也变成了一道防火墙,隔绝了所有可能烧向“帅”的火焰。
“资本……果然是最无情的。”林晓低声说。在巨大的利益和系统性的风险面前,个体的忠诚与牺牲,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苏杭冷哼一声,嘶哑道:“蛇蜕了皮,还是蛇。味道,没变。”
他的比喻一如既往地精准。顶峰资本虽然金蝉脱壳,暂时摆脱了法律上的主要责任,但其本质,其背后可能更深层的目的,并未改变。他们依旧是那条隐藏在暗处的毒蛇,只是暂时换了一层更光鲜、也更难以追踪的皮囊。
陈队长也打来了电话,语气带着几分疲惫和无奈:“林晓,情况你们应该也知道了。顶峰资本的律师团很强,提供的证据链也很‘完美’,将所有操作都与魏谦个人进行了绑定。目前的法律手段,很难再追究到顶峰资本更高层面。这条线……暂时只能到这里了。”
官方的调查,在法律框架内,似乎也触碰到了无形的天花板。
敌人以一种近乎“合法”的方式,从明处再次隐入了暗处。压力非但没有因为魏谦的落网而减轻,反而因为顶峰资本这番干净利落的切割操作,而变得更加沉重和无处不在。他们面对的,不再是一个具体的经理人或一个实验室,而是一个体系庞大、反应迅捷、且毫不留情的资本巨兽。
林晓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他们对于刚刚发生在资本高层和网络世界的这场无声风暴一无所知,依旧过着平静的生活。这种平静与他自己所处的暗流汹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想起魏谦那个诡异的、带着怜悯的眼神。当时他不解,此刻却似乎明白了几分。在魏谦,或者说在魏谦所代表的那个层面看来,林晓和他们团队的挣扎,或许就如同试图用螳臂去阻挡一辆滚滚向前的资本战车,其结果早已注定,故而显得可笑又可怜。
但是……
林晓缓缓握紧了拳头。
螳臂当车,固然不自量力。但若连举起手臂的勇气都没有,那便永远只能做车轮下无声的尘埃。
“他们脱了壳,以为能置身事外。”林晓转过身,目光扫过苏杭和安曼,眼神中重新燃起冷静的火焰,“但他们忘了,只要‘千味计划’还在继续,只要他们还在觊觎石磊,觊觎‘山海’的理念,我们就迟早会再次对上。”
他的目光落在安曼电脑屏幕上,那张依旧显示着的、来自“千味计划理事会”的华丽邀请函上。
“既然他们发出了邀请,那我们就去好好看看,这只‘金蝉’蜕壳之后,里面藏着的,究竟是怎样一副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