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春宴话家常
春分这天,断星崖的日头暖得正好。药铺的院门上挂了串红绸子,风一吹,绸子飘飘荡荡的,映得门旁新抽芽的柳树枝都染上了点喜气。
“王婶,这边坐!”阿芷系着新做的蓝布围裙,忙着招呼街坊,“逸风,把那坛去年的梅子酒搬出来,让大家伙尝尝。”
李逸风应着,从地窖里搬出个陶坛,泥封一打开,清冽的酒香就漫了开来。“这酒埋了快一年,去年的梅子甜,泡出来的酒准不涩。”
院子里摆了两张长桌,拼在一起能坐下二十来个人。桌上摆满了各家带来的吃食:张猎户家的酱肘子,油亮亮的泛着红光;李婶蒸的糯米糕,撒着层白糖,像落了层雪;还有王奶奶腌的酸黄瓜,脆生生的,看着就开胃。
小石头和林婉儿在药圃边摘新冒头的香椿,嫩绿的芽儿带着股冲鼻的香。“这香椿拌豆腐最好吃。”小石头掐下一把嫩芽,“太爷爷说‘春吃芽,夏吃瓜’,这时候的香椿最嫩,过几天就老了。”
林婉儿把香椿放进竹篮,指尖沾了点绿汁:“等会儿我来拌,放些香油和醋,肯定爽口。”
小芽儿穿着新做的花布褂子,在院子里跑来跑去,给长辈们递瓜子。她刚学会了几句新的药诀,逮着谁都要背一遍:“紫苏叶辛,解表散寒……”惹得街坊们直夸她聪明。
白发老者坐在主位上,手里端着杯梅子酒,和几个老伙计聊着天。“想当年,老苏(小石头的太爷爷)在的时候,每年春分都要办这么一场宴,说‘春是一年的头,得热热闹闹开个好头’。”
“可不是嘛。”李大爷呷了口酒,“那年我家小子出疹子,还是老苏给的方子,三副药就好了。现在小石头这孩子,跟他太爷爷一个样,心善。”
小石头正好端着香椿豆腐过来,听到这话,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都是应该的。”
林婉儿跟在后面,端着盘刚炸好的春卷,金黄酥脆,冒着热气。“大家尝尝这个,用新采的荠菜做的馅。”
“林姑娘这手艺真好。”王婶夹了个春卷,咬了一口,“小石头,你可得抓紧了,这么好的姑娘,别让别人抢了去。”
林婉儿的脸一下子红了,低头给大家续酒,耳尖却悄悄红了。小石头也有些不好意思,转身去给阿芷帮忙,心里却像揣了块糖,甜丝丝的。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街坊们的话也多了起来。有的说今年的收成,有的聊镇上的新鲜事,还有的给小石头和林婉儿说媒,说得两人脸红心跳,却又忍不住偷偷相视而笑。
小芽儿吃饱了,拉着几个小伙伴去药圃边玩,指着刚长出来的药苗给他们讲名字:“这是当归,那个是桔梗,我爹说它们都是好东西,能治病……”
夕阳西下时,春宴渐渐散了。街坊们互相道别,手里都提着别人给的吃食,像是在交换一份心意。小石头和林婉儿收拾着碗筷,李逸风帮忙洗刷,阿芷则和白发老者坐在屋檐下,看着满院的狼藉,脸上却带着满足的笑。
“日子就该这样。”阿芷看着天边的晚霞,“热热闹闹,和和气气,比什么都强。”
白发老者点点头,喝了口剩下的梅子酒:“老苏要是能看到,准高兴。”
晚风起来了,吹得门旁的红绸子轻轻晃,带着新翻的泥土气息和淡淡的酒香。小石头看着林婉儿忙碌的身影,看着院里嬉笑的孩子,看着檐下闲聊的长辈,忽然觉得,太爷爷说的“好日子”,就是这样——有烟火气,有人情味,有盼头,在断星崖的土地上,一年年,一代代,稳稳地过下去。
药圃里的香椿芽还在悄悄生长,像这日子,不疾不徐,却总有新的欢喜在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