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书说到万俟丑奴被贺拔岳摁在平凉活捉,本以为关中的乱子能歇口气,没成想他手下有个叫万俟道洛的部将,跟打不死的小强似的,带着六千残兵一头扎进了山里。这万俟道洛也是个硬茬,仗着山里地形熟,跟官府玩起了“躲猫猫”,官府几次围剿都让他溜了。
后来这小子琢磨着老在山里待着也不是事儿,得找个靠山。他打听来打听去,听说略阳有个叫王庆云的贼帅,手下人多势众,还挺讲义气(至少表面上是),就带着弟兄们投奔过去了。王庆云一见万俟道洛带着这么多人来,眼睛都亮了——这可是送上门的战斗力啊!俩人一拍即合,王庆云干脆拉着万俟道洛搞起了“创业”,直接称帝,封万俟道洛当大将军,打算在陇地当土皇帝。
消息传到尔朱天光耳朵里,这位刚跟着贺拔岳沾了点平定关中的光,正想再立个功巩固地位,当即拍板:“反了他了!还想称帝?我这就去把他的‘皇帝梦’砸了!”于是点齐兵马,浩浩荡荡往陇地进发,目标直指王庆云的老巢——水洛城。
这水洛城虽说不是什么天下险关,但城墙也还算结实,王庆云和万俟道洛又提前囤了不少粮草,打算跟尔朱天光打持久战。尔朱天光一到城下,没急着攻城,先围着城转了两圈,心里盘算着:“硬攻肯定要吃亏,得想个法子让他们自己出来。”
第二天一早,双方摆开阵势开打。万俟道洛仗着自己勇猛,提着大刀就冲了出来,左劈右砍,尔朱天光的士兵还真有点招架不住。尔朱天光在阵前看得清楚,知道这万俟道洛是对方的“尖刀”,得先把他拿下。他悄悄拉弓搭箭,瞄准万俟道洛的胳膊,“嗖”的一声,箭正好射中——万俟道洛疼得“哎哟”一声,手里的刀都掉了,赶紧掉头往城里跑。
尔朱天光趁机下令攻城,士兵们士气大振,没一会儿就把水洛城的东城给攻下来了。王庆云和万俟道洛退守西城,本想再撑几天,可没成想麻烦来了——城里的水源断了!夏天天热,士兵们口干舌燥,连马都渴得直刨蹄子,一个个无精打采,哪还有心思打仗。
有几个士兵实在撑不住了,趁着夜色偷偷溜出城投降,跟尔朱天光说:“将军,城里快没水了,王庆云和万俟道洛打算今晚半夜突围,您可得小心啊!”尔朱天光一听,心里乐了:“正愁你们不出来呢,这下可省事了!”
他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对投降的士兵说:“你回去告诉王庆云,我知道他们缺水,也不想赶尽杀绝。要是他们愿意投降,我保证不伤害他们性命,让他们好好考虑考虑,明天给我个答复。”说完,还故意下令让士兵们往后退了几里地,给城里的人留出取水的通道——这招叫“欲擒故纵”,就是要让王庆云放松警惕。
王庆云在城里正愁得睡不着觉,一听尔朱天光愿意招降,还让他们取水,心里顿时松了口气:“看来尔朱天光也怕跟我们硬拼,说不定是想放我们一马。”可万俟道洛在一旁提醒:“大哥,会不会是陷阱啊?”王庆云摆摆手:“都这时候了,还管什么陷阱?先出城取水,今晚趁他们没防备,咱们赶紧跑,等出了城,他还能追上咱们?”
到了半夜,城里的士兵们偷偷摸出城,到涧边喝水,喝饱了水,一个个精神头也回来了。王庆云和万俟道洛带着人马,悄悄打开城门,往城外跑——他们以为尔朱天光的人还在几里外睡觉,没成想刚跑出去没多远,就听见一声哨响,两边山上突然亮起火把,无数士兵拿着刀枪冲了出来!
原来尔朱天光早就安排好了埋伏,还让人在地上插满了木枪,就等着他们自投罗网。王庆云的人马一下子慌了神,你推我搡,不少人被木枪扎伤,哭喊声、惨叫声此起彼伏。万俟道洛想带着人冲出去,可刚跑几步,就被尔朱天光的人拦住,没一会儿就被活捉了。王庆云见势不妙,想掉头往城里跑,可城门早就被尔朱天光的人占了,最后也成了俘虏。
这一战,尔朱天光不仅活捉了王庆云和万俟道洛,还收编了不少残兵。不过他也是个狠角色,为了震慑其他不服的势力,下令把投降的一万七千名贼众全给坑杀了——这招虽然残忍,但效果立竿见影,三秦、河、渭等州的势力一看尔朱天光这么狠,吓得赶紧派人来投降,陇地的乱子也就这么平定了。
司马光说
《资治通鉴》记水洛城之战,着墨于尔朱天光之“诈”与王庆云之“疏”。夫兵者,诡道也,天光知贼众渴乏,不迫之而诱之,假招降以懈其心,设伏兵以断其路,此乃用谋之妙;王庆云既困于无水,又惑于虚言,不察敌之诈,轻举妄动,终致兵败被擒。乱世用兵,不仅在勇,更在审时度势、辨明真伪,若轻信敌言而无戒备,纵有兵众,亦难脱败亡之局。
作者说
尔朱天光这仗打得,像极了咱们生活里“扮猪吃老虎”的高手——明明手握主动权,却偏要装出“妥协”的样子,让对手觉得“有机可乘”,最后再一把收紧口袋。他最厉害的不是兵力有多强,而是把“人性弱点”玩得透透的:知道王庆云缺水,就用“允许取水”当诱饵;知道对方怕硬拼,就用“假意招降”卸防备。
但细想下来,这事儿也藏着个有意思的点:王庆云的失败,不是因为兵力不够,而是因为“急着脱困”的心态让他失去了判断力。就像咱们平时遇到麻烦,越着急想解决,越容易被表面的“好处”迷惑,忘了背后可能藏着坑。尔朱天光恰恰抓住了这一点——他没跟对手拼硬实力,而是跟对手拼“心态”,用一点点“甜头”,换来了整场战争的胜利。这也提醒咱们:越是急着摆脱困境,越要沉住气,别被眼前的“方便”冲昏了头。
本章金句
用兵如弈棋,不贪一时之利,不迫穷寇之险,以虚饵诱之,以伏兵待之,方为胜道。
如果你是文中的主人公,你会怎么选择?是像尔朱天光一样用“诈”设伏,还是觉得“赶尽杀绝”太残忍,会给投降的贼众一条生路?要是你是王庆云,发现城里缺水时,会选择相信尔朱天光的招降,还是另想其他突围办法呢?欢迎留言发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