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南齐永明八年的春天,比往年暖得早些。建康城里的柳树刚抽芽,皇宫里就传出一道让满朝文武都有点懵的圣旨——武帝萧赜要把隔城之战俘虏的两千多北魏兵,全给送回去。

这事儿说起来有点蹊跷。去年隔城那仗,南齐将士拼着命才把北魏兵摁在地上揍,俘虏的两千多人,要么是能干活的壮丁,要么是懂点兵法的小头目,留着能当苦力,放了简直像把刚到嘴的肉又吐出去。兵部尚书捧着圣旨,站在太极殿上直挠头:“陛下,这俘虏留着能修城墙、造兵器,送回去岂不是给北魏送兵?”

武帝坐在龙椅上,手里把玩着玉佩,慢悠悠开口:“你当朕傻?北魏去年吃了败仗,心里正憋着气,边境上天天小打小闹。朕把这些人送回去,一是显咱们大齐有气度,二是让北魏知道,咱们不想把仗打到底。”这话听着在理,可底下大臣还是嘀咕——两千多号人,说送就送,也不知道北魏会不会领情。

送俘的队伍出发那天,建康城门口围了不少看热闹的百姓。被俘的北魏兵个个灰头土脸,有的还带着伤,手里拎着南齐给的干粮,眼神里又是感激又是疑惑。带队的南齐校尉扯着嗓子喊:“都好好走!到了北魏地界,可别再说咱们大齐亏待你们!”有个北魏小兵凑过来,怯生生问:“将军,咱们回去真能活命?”校尉踹了他一脚:“少废话!我家陛下说话算话,比你们北魏皇帝靠谱多了!”

队伍走了半个多月,才到北魏边境。北魏守将听说南齐送回俘虏,先是不信,亲自到城楼上一看,好家伙,两千多人排着队,手里还举着“感谢齐帝恩典”的木牌,差点没笑出声。他赶紧派人快马加鞭往洛阳报信,孝文帝拓跋宏接到消息,正在御花园里赏花,一听这话,手里的酒杯差点掉地上:“萧赜这老小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旁边的大臣说:“陛下,南齐这是想休战啊!不如借坡下驴,先把人接回来,再看看他们的动静。”孝文帝琢磨了半天,点头说:“行,就接回来,顺便派个人去南齐道谢,看看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可谁也没料到,南齐这边刚送完俘虏,北魏边境就不消停了——地豆干部落跳出来闹事了。这地豆干是草原上的小部落,平时靠放牧为生,偶尔也抢抢北魏的边境城镇,以前都是小打小闹,这次不知道吃了什么豹子胆,居然连着抢了北魏三个哨所,还杀了十几个守兵。

消息传到洛阳,孝文帝气得把御案上的奏折都扫到地上:“朕刚想喘口气,这群蛮子就来添乱!传旨,让阳平王拓跋颐去收拾他们!”拓跋颐是北魏的征西大将军,打仗是把好手,接到圣旨当天就点了一万骑兵,浩浩荡荡往边境开拔。

地豆干的首领听说北魏派了大军来,一开始还嘴硬,说要跟拓跋颐“决一死战”,可等他看到北魏骑兵排着整齐的队伍,手里的长矛闪着寒光,腿立马就软了。双方刚一照面,地豆干的士兵就往后退,拓跋颐大手一挥:“冲!”北魏骑兵像潮水一样涌上去,地豆干的人哭爹喊娘地跑,连帐篷都来不及拆。拓跋颐追了几十里,抓了几百个俘虏,才下令收兵。回去的时候,他还特意把地豆干抢的东西都送还给边境百姓,百姓们敲锣打鼓地迎他,都说:“阳平王真是咱们的守护神!”

可这安稳日子没过上一个月,又出事了——库莫奚部落又来了。这库莫奚比地豆干还横,不仅抢东西,还把北魏安州的一个粮仓给烧了。安州都将楼龙儿气得直跺脚,这粮仓里的粮食是给边境士兵过冬用的,烧了粮食,冬天士兵们就得饿肚子。楼龙儿当即点了五千步兵,带着弓箭和盾牌,往库莫奚撤退的方向追。

库莫奚的人以为烧了粮仓就没事了,正慢悠悠地赶着抢来的牛羊往回走,没成想楼龙儿追得这么快。双方在一片草原上遇上,楼龙儿一声令下,士兵们举着盾牌往前冲,弓箭像雨点一样射向库莫奚的人。库莫奚的人没带多少盾牌,被射得东倒西歪,想跑又被北魏士兵拦住。楼龙儿拿着大刀冲在最前面,一刀就砍倒了库莫奚的一个小头领,剩下的人吓得赶紧投降。楼龙儿把抢来的牛羊还给百姓,又让人重建粮仓,安州的百姓都说:“楼将军真是好样的,有他在,咱们就不怕蛮子来捣乱!”

这边北魏忙着收拾边境部落,南齐那边也收到了消息。武帝萧赜听了,笑着对大臣说:“你看,朕送回俘虏,北魏没找咱们麻烦,倒是忙着收拾部落,这就对了,大家都别打仗,好好过日子多好。”大臣们纷纷点头,可心里都明白,这安稳日子能不能长久,还不一定——草原上的部落多着呢,说不定哪天又有哪个部落跳出来闹事,北魏要是应付不过来,保不齐又要找南齐的麻烦。

果不其然,过了没多久,就有探子来报,说北魏在边境加派了兵力,还在修堡垒。武帝听了,也不慌,只是下令让南齐边境的守将加强戒备,又让人给北魏送了些绸缎和茶叶,算是“友好往来”。北魏那边收到礼物,也派人回赠了些马匹和皮毛,两边表面上客客气气,可暗地里都在提防着对方。

而那些被南齐送回去的北魏兵,日子过得也不怎么样。有的被编入军队,继续守边境;有的因为在南齐待过,被北魏官员怀疑通敌,天天被盘问。有个小兵私下跟同伴说:“早知道回来是这待遇,还不如在南齐当苦力呢,至少能吃饱饭。”这话被长官听到,当场就被打了五十军棍,吓得再也没人敢说这话。

这一年的边境,就像个调皮的孩子,一会儿安静,一会儿闹腾。南齐想休战,北魏想维稳,草原部落想抢点东西,三方各有各的心思,却也暂时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只是谁也不知道,这种平衡能维持多久,下一次战火,又会在什么时候点燃。

司马光说

南齐释俘,示之以仁;北魏御寇,行之以武,二者皆为保境安民之举。然南齐之仁,需以实力为盾,否则易被视作软弱;北魏之武,需以节制为度,否则易启战端。边境之事,非一味求和可安,亦非一味用武可定,当刚柔并济,方能长久。萧赜释俘之策,虽显气度,却未深思北魏内部之复杂;拓跋颐、楼龙儿御寇之勇,虽保一时安稳,却未虑及部落反复之性,此皆为憾事也。

作者说

这桩边境往事里,最耐人寻味的不是“送俘”的仁或“御寇”的勇,而是各方在“利益平衡”里的小心算计。南齐送俘,看似是“好心”,实则是不想陷入长期战争,毕竟刚打完仗,国力需要恢复;北魏御寇,看似是“保境”,实则是怕部落闹事动摇统治,顺便在边境秀肌肉,威慑南齐;就连地豆干、库莫奚部落,也不是真的想跟北魏开战,只是想抢点东西过日子。

这里面没有绝对的“好人”或“坏人”,只有各自的生存需求。可有意思的是,各方都在为“安稳”努力,却偏偏让边境变得更紧张——南齐怕北魏翻脸,北魏怕南齐偷袭,部落怕北魏报复。这就像一群人围着一个火药桶,谁都不想点燃,可谁都在往桶边凑。

其实,真正的边境安稳,从来不是“你让一步我让一步”的表面和谐,而是要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利益点。南齐要是能和北魏约定“互不侵犯”,北魏要是能给部落一些生存资源,或许就不会有这么多闹剧。可惜,古代的统治者们,大多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却忘了长远的和平——这大概就是历史上边境战事不断的根源吧。

本章金句:边境的和平从来不是单方面的退让,而是各方在利益天平上,都愿意往中间挪一挪的默契。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神话版三国纵天神帝神魂至尊武逆焚天大魏宫廷内无敌升级王内超级锋暴三国之佣兵天下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丝路大亨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抗战之关山重重三嫁夫君超宠的蜀汉之庄稼汉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煮酒点江山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醉枕江山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万历小捕快寒门宰相大唐第一闲人我姐夫是太子,我纨绔点怎么了?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大明新命记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北雄浴血山河明贼大唐不良人替天行盗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三国:以大汉之名,镇全球亡命之徒重生柯南当侦探那些年西游的兄弟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山河血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天才回归:第一傲世毒妃嘻哈史诗看古今穿越造反,我是认真的三国之他们非要打种地的我蒙山军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我来自大明辽东大人,得加钱三国:家父董卓,有请大汉赴死!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我在三国和诸葛做邻居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十七世纪富二代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三国:开局强抢甄氏五姐妹朱棣:什么?咱家老四是全球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