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远征军在吕宋岛南部的成功登陆,如同一把尖刀,抵住了西班牙殖民统治的心脏。马尼拉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总督圣地亚哥被迫分兵防御,原本铁桶般的马尼拉湾防御体系,出现了致命的裂痕。决战时刻,已然到来。
一、 陆上鏖兵,步步为营
登陆的明军陆战队在沈廷扬的指挥下,稳扎稳打,并未急于冒进。他们深知,面对拥有坚固石质城墙和棱堡体系的马尼拉城,以及装备火绳枪和少量火炮的西班牙守军,强攻必然损失惨重。
明军首先清剿了城郊的零星抵抗,构筑起坚固的攻城营地。随后,工兵开始挖掘之字形壕沟,逐步向城墙逼近,以躲避守军的炮火和枪弹。新式火炮被推上前沿,开始对城墙特定段落进行持续而精准的轰击,尤其是城门和棱堡的突出部。
沈廷扬更派出大量小股部队,配合熟悉地形的土着向导,不断袭扰西班牙人的外围哨所和补给线,使其日夜不宁,疲于奔命。
圣地亚哥试图组织兵力出城反击,企图摧毁明军的攻城阵地。然而,在明军严密的火力网和严阵以待的陆战队面前,西班牙人的反击如同撞上礁石的浪花,一次次被粉碎,只留下更多的尸体。
二、 海上破局,雷霆一击
就在陆上战事陷入胶着,吸引住马尼拉守军绝大部分注意力之时,海上的黄龙,终于等到了他期盼已久的机会。
通过持续不断的侦察和土着提供的情报,他摸清了马尼拉湾入口处潮汐与守军换防的规律。在一个黎明前的至暗时刻,海面薄雾弥漫,能见度极低。
“传令!所有蒸汽动力舰只,启动轮机!保持静默,跟随旗舰,突入海湾!”黄龙站在“镇海”号舰桥上,压低声音下达了命令。
数艘装备了蒸汽机的明军战舰,如同沉默的巨鲸,悄然脱离主力舰队,借助微弱的蒸汽动力和熟练的操帆技术,以极低的速度和噪音,沿着航道边缘,险之又险地避开了水下障碍和岸防炮台的盲区,成功突入了马尼拉湾!
当晨曦微露,薄雾渐散,西班牙人惊恐地发现,数艘悬挂大明龙旗的战舰,已经如同鬼魅般出现在了湾内,直扑他们赖以倚仗的甲米地造船厂和停泊在港内的主力战舰!
“敌袭!明国人进湾了!!”凄厉的警报声响彻马尼拉湾。
仓促迎战的西班牙战舰,还没来得及完全起锚升帆,就遭到了明军突击舰队的猛烈炮击!尤其是装备了新式长管炮和开花弹的“镇海”号等舰,火力远超对手。爆炸的火光在西班牙战舰上不断腾起,木屑横飞,惨叫声不绝于耳。
与此同时,湾外的明军主力舰队,在确认突击队成功吸引了守军注意力后,也趁势对科雷希多岛等入口炮台发起了猛烈的牵制性炮击。
三、 烈焰焚城,末日审判
湾内的海战几乎是一边倒的屠杀。西班牙战舰接连被击沉或重创,甲米地造船厂也燃起了冲天大火。失去了海军掩护,马尼拉城彻底成为了一座孤城。
陆上,明军工兵的壕沟已经挖掘至城墙脚下。在沈廷扬的命令下,数支精干的“爆破队”,携带格物院特制的、威力巨大的“轰天药”炸药包,在火力掩护下,冒死冲至城墙根部的爆破点。
轰!轰!轰!
接连几声震天动地的巨响,马尼拉城南面的一段城墙在剧烈的爆炸中轰然坍塌,露出了一个数丈宽的巨大缺口!
“城墙破了!杀进去!”
蓄势已久的明军陆战队,如同决堤的洪水,从缺口处汹涌而入!城内顿时陷入了惨烈的巷战。西班牙守军和武装殖民者依托街道和石质建筑负隅顽抗,但面对人数、士气和装备都占据绝对优势的明军,抵抗只是延缓了灭亡的时间。
更致命的是,那些长期受西班牙人压迫的吕宋土着,见到明军破城,也纷纷拿起武器,从背后向西班牙人发起了攻击。复仇的火焰,在马尼拉的大街小巷燃起。
圣地亚哥总督见大势已去,试图乘坐小船从海上逃跑,却被在湾内巡弋的明军战舰发现并俘获。
四、 朝堂震动,功过之争
马尼拉城破、西班牙总督被俘的捷报以最快的速度传回北京。朝堂之上,再次为之轰动!如此遥远的一场跨海远征,竟能取得如此辉煌的、近乎完美的胜利,这大大超出了许多官员的预料。
崇祯皇帝龙颜大悦,连声称赞林宸举荐得人,黄龙、沈廷扬用兵如神。他当即下令,重赏远征将士,并让礼部开始筹备盛大的献俘仪式。
然而,在一片歌功颂德声中,不和谐的音符再次出现。
“陛下,马尼拉虽克,然吕宋远在海外,蛮荒之地,治理不易。我大军久驻,耗费钱粮,且与西夷结怨更深,恐非长久之计啊。”
“听闻破城之时,杀戮过甚,有伤天和,恐非仁义之师所为……”
“还有,那蒸汽船、新式火药,虽利战阵,然终是奇技淫巧,过于倚重,恐非国家之福……”
这些议论,看似从国家利益出发,实则隐隐指向了林宸主导的海外开拓政策和科技路线。胜利的荣耀越大,潜藏的忌惮与攻讦也随之而来。
五、 林府定策,深谋远虑
面对新的朝堂暗流,林宸的反应更为从容。他没有去争辩,而是向崇祯上了一道奏疏。
奏疏中,他首先肯定了远征将士的功绩,请求从优议赏。接着,他详细阐述了保有吕宋的战略意义:控制南洋贸易咽喉,获取香料、白银等巨大利益,威慑西夷,屏护大明海疆。最后,他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方案:设立“吕宋宣慰使司”,委派流官,驻扎军队,招募流民屯垦,同时利用归附土着进行羁縻统治,并大力发展与当地及周边地区的贸易。
他将军事胜利,迅速转化为一套长远的管理和发展规划。
林府内,林萧看着父亲草拟的奏疏副本,钦佩道:“父亲此策,高屋建瓴。不仅堵住了那些指责‘徒耗钱粮’之口,更将吕宋真正纳入我大明版图,利在千秋。”
林宸淡淡道:“打天下易,治天下难。军事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让这片土地和海洋,为我所用,惠及国家黎民。”
而林玥,则对前线送回的部分受损蒸汽机部件产生了浓厚兴趣。她指着一段扭曲的连杆和破裂的密封件,对格物院的工匠们说道:“材料强度和密封技术仍是瓶颈。我们需要更好的钢,更耐高温高压的密封材料。下次远征,我们的船应该更可靠。”她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更遥远的海域和更强大的动力。
六、 余烬与新篇
马尼拉的烈焰渐渐熄灭,象征着西班牙在远东殖民野心的暂时终结。大明龙旗在这片土地上高高飘扬。黄龙和沈廷扬开始着手肃清残敌,安抚地方,并按照林宸的规划,搭建起统治框架。
这场跨海征夷的辉煌胜利,不仅彻底解决了吕宋商团被屠的仇恨,更一举将大明的势力范围和影响力,实质性拓展到了南洋的核心地带,初步确立了西太平洋的霸权。一个属于东方帝国的海洋时代,正伴随着马尼拉的硝烟与余烬,昂然开启。
---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万里海疆,帝国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