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王书吏几乎是跌进来的。

他手里捏着一封皱巴巴的军报抄件,脸色煞白,嘴唇哆嗦着,连平日里最讲究的吏员仪态都顾不上了,冲到沈砚秋案前,声音发颤:“大、大人!京城……京城来的消息,陛下……陛下在朝会上发了好大的火,把、把都察院一个替王府说话的御史当场革职拿问了!”

沈砚秋正在批复一份关于水渠日常维护的文书,笔尖一顿,一滴浓墨落在宣纸上,迅速洇开一片。他缓缓放下笔,抬眼看向王书吏,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有搭在案沿的手指微微收紧了些。“慢慢说,什么情况,说清楚。”

王书吏喘了口粗气,努力平复心绪:“是徐光启徐大人设法递出来的消息。说昨日大朝,王巡按联名陕西三州府的奏本到了,陛下当庭让念了。念到李老栓家破人亡、赵石头被强占田产那几段时,陛下的脸色就沉了下去。等念完,陛下半晌没说话,然后突然就问……”他模仿着那种天威莫测的语气,“‘朕的皇叔,便是这般为朕牧守地方的?’”

沈砚秋心头一跳,崇祯这话,重了。他示意王书吏继续。

“当时就有御史出列,说什么‘宗室乃国本,不可因小民一面之词轻动’,还说大人您……您是在米脂邀买人心,蓄养私兵,其心可疑。”王书吏咽了口唾沫,“陛下当时就抓起龙案上的镇纸砸了下去,没砸中人,落在金砖上碎成了几瓣。陛下指着那御史骂……骂他‘眼中只有宗亲,没有百姓,不配为言官’,直接让锦衣卫拖出去了。”

沈砚秋沉默地听着,指尖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叩。崇祯的反应,比他预想的还要激烈。这位年轻皇帝登基以来,一直试图扭转朝局,整顿吏治,对结党营私、贪腐无能之辈深恶痛绝。朱常浩此事,恐怕是正好撞在了刀口上,成了崇祯立威、敲打宗室的一个契机。

“后来呢?”他问,声音依旧平稳。

“后来陛下就问徐大人意见。徐大人出列,没直接说王府如何,只奏报了大人您在米脂安置流民、兴修水利、剿匪安民的具体政绩,还有……还有那棉纺公坊使得县衙税收大增,百姓得以糊口。徐大人最后说,‘沈砚秋或许行事刚直,不谙圆滑,然其心为民,其行务实,若因此等能干之臣被构陷去职,恐寒了天下实干官员之心。’”

苏清鸢不知何时也走了进来,静静地站在一旁听着,眼眸低垂,看不出情绪。

王书吏继续道:“陛下听完,沉吟良久,又让内阁和司礼监当庭议处。听说……听说争执得很厉害,最后还是陛下乾坤独断,定了调子。”他深吸一口气,终于说出了最关键的那句,“圣旨……圣旨应该已经在路上了!内容虽不知详实,但徐大人暗示,对大人您……应是无碍了!”

后堂内一时间静得只剩下几人深浅不一的呼吸声。王书吏脸上是劫后余生的庆幸,苏清鸢微微松了口气,抬眼看沈砚秋。

沈砚秋脸上却并无多少喜色,反而眉头微蹙。无碍?只是无碍吗?崇祯此举,看似回护了他,但更深层的用意是什么?是真心认可他的作为,还是仅仅需要借他这把“刀”来敲打日益跋扈的宗室?天威难测,今日能借他打压朱常浩,他日若需平衡朝局,是否也会毫不犹豫地将他舍弃?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院中的老槐树在冬日阳光下投下光秃秃的枝影,带着一种萧瑟的冷硬。他知道,这道即将到来的圣旨,绝不会是这场风波的终结,反而可能是一个新的、更复杂局面的开始。

“王书吏,”他转过身,声音恢复了平时的冷静,“圣旨抵达前,县衙一切照旧。水渠维护、乡勇操练、棉纺公坊的运作,不得有丝毫懈怠。尤其是乡勇营,告诉周老憨,外松内紧,没有我的手令,一兵一卒不得妄动。”

“是,大人!”王书吏连忙躬身应下,脸上带着由衷的敬佩。到了这个时候,沈大人最先想到的依然是地方的安稳。

王书吏退下后,苏清鸢才轻声开口:“大人似乎在担忧?”

沈砚秋目光落在窗外遥远的天际,那里云层堆积,似乎预示着另一场风雪。“清鸢,陛下此举,固然是还了我一个清白。但你想过没有,朱常浩是万历爷的儿子,是陛下的皇叔。陛下可以罚他,可以申饬他,但绝不会因为几个佃户的证词,就真的将他如何。最终,板子高高举起,恐怕还是会轻轻落下。”

苏清鸢默然,她何等聪慧,立刻明白了沈砚秋的顾虑。皇权的平衡术,从来不会将一方彻底打死。陛下保下了沈砚秋,对朱常浩也必然会有惩戒,但这惩戒能否让那位跋扈的皇叔真正收敛?还是会因此埋下更深的怨恨?

“那我们……”她迟疑道。

“等。”沈砚秋吐出两个字,“等圣旨到来,看清楚陛下的真正意图。同时,让我们在米脂的根基,扎得更深一些。”他回头,看向苏清鸢,眼神锐利而清醒,“只有让米脂离不了我沈砚秋,让这里的民生、防务与我牢牢绑在一起,下次再遇到类似的风波,我们才不至于如此被动。”

他走到案前,拿起那份被墨迹污了的文书,轻轻撕掉,重新铺开一张干净的宣纸。“去吧,帮我将近期乡勇营扩编后的名册、粮饷支用明细,还有棉纺公坊这几个月来的税收、流民安置数目,再详细核算整理一遍。这些,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苏清鸢看着他沉静执笔的侧影,心中那点因为京城好消息而产生的松懈瞬间消失无踪。她郑重地点了点头:“妾身明白。”

几天后,携带着皇帝旨意的钦差终于抵达了米脂县城。没有预想中的旌旗仪仗,只有几名风尘仆仆的骑士和一乘低调的马车。圣旨是在县衙大堂宣读的,沈砚秋率领县衙一众属官跪听。

旨意措辞严谨,透着皇家特有的冷硬威严。对于朱常浩,旨意中斥其“治家不严,纵仆为恶,疏于管教,有负圣恩”,最终处罚是“罚俸一年,禁足王府三月,深刻反省”。而对于沈砚秋,旨意肯定其“在米脂知县任上,安抚流民,剿匪安境,兴利除弊,卓有劳绩”,结论是“治县有功,免予追责,仍管米脂乡勇营,望尔恪尽职守,勿负朕望”。

钦差宣读完,将圣旨交到沈砚秋手中,脸上带着公式化的笑容:“沈知县,接旨吧。陛下对您,可是寄予厚望。”

沈砚秋双手接过那卷沉甸甸的黄绫,叩首谢恩:“臣,沈砚秋,领旨谢恩,必竭尽驽钝,以报陛下天恩。”

他站起身,面色平静无波。一切都如他所料。朱常浩被轻轻放下,罚俸禁足,不痛不痒。而他,得到了“免予追责”和一句轻飘飘的“望尔恪尽职守”。

大堂外阳光正好,照在青石板上,反射出有些刺眼的光。沈砚秋捧着圣旨,一步步走出县衙大堂。王书吏、苏清鸢等人跟在他身后,神情复杂,既有事态平息的放松,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憋闷。

沈砚秋走到院中,停下脚步,抬头看了看湛蓝的天空。皇权之下,真相和正义,终究需要权衡和妥协。这一次,他借势过关,但也更清晰地看到了自己位置的微妙与脆弱。

他将圣旨轻轻拢在袖中,转身对众人道:“都散了吧,各司其职。”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定力。

风波看似平息,圣旨已下,定调分明。但沈砚秋知道,朱常浩那道怨毒的目光,绝不会因为这一纸诏书就轻易消散。而他自己脚下的路,也从未因这一次的“胜利”而变得平坦。

他低头,看了看袖中隐约透出的明黄色一角,眼神深处,是一片冷凝的坚定。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神话版三国纵天神帝神魂至尊武逆焚天大魏宫廷内无敌升级王内超级锋暴三国之佣兵天下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丝路大亨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抗战之关山重重三嫁夫君超宠的蜀汉之庄稼汉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煮酒点江山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醉枕江山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万历小捕快寒门宰相大唐第一闲人我姐夫是太子,我纨绔点怎么了?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大明新命记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北雄浴血山河明贼大唐不良人替天行盗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三国:以大汉之名,镇全球亡命之徒重生柯南当侦探那些年西游的兄弟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山河血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天才回归:第一傲世毒妃嘻哈史诗看古今穿越造反,我是认真的三国之他们非要打种地的我蒙山军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我来自大明辽东大人,得加钱三国:家父董卓,有请大汉赴死!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我在三国和诸葛做邻居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十七世纪富二代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