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凡从百慕大“迷踪涡流”带回的数据,在凡雪山实验室乃至全球ImIt高层引发了地震般的效应。那些记录着风神之芯碎片如何搅动空间、抽取“权限”的实时能量图谱和规则交互模型,第一次将抽象的危机以近乎残酷的直观方式展现在所有人面前。
“数据确认了我们的推测。”灵灵指着屏幕上那清晰显示着“权限”(表现为一种维持空间稳定的基础能量场)被风神之芯碎片如同抽丝般剥离的曲线,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规则污染’点确实在持续消耗世界的‘根基’。而且,这种消耗是与污染点的活跃程度正相关的。”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之前还存有侥幸心理的人,此刻彻底哑口无言。
“不仅仅是消耗,”莫凡靠在椅子上,脸色苍白但眼神锐利,“我近距离感受过,那枚风神之芯碎片本身也处于一种‘饥饿’和‘不稳定’的状态。它似乎本能地需要汲取外界的‘权限’来维持自身的存在和运转。这或许就是‘神之芯’失控的根源——它们成了寄生在世界规则上的‘漏洞’。”
这个比喻让所有人不寒而栗。
“我们必须改变策略。”自由神殿的“堡垒”代表沉声道,“之前制定的‘极限突破计划’,如果大规模推行,必然会加剧全球魔法活动,进而可能刺激更多的污染点加速流失权限。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但如果我们停止发展力量,一百五十年后同样是死路一条。”亚瑟握紧了石中剑,眉头紧锁,“我们陷入了两难。”
“或许……我们不应该把‘发展’和‘消耗’完全对立起来。”一直沉默的苏小洛忽然开口,她调出了莫凡在污染区内抵抗次元风刃时的数据,“看这里,莫凡导师在动用他那种特殊的混沌之力时,虽然也引动了周围规则的波动,但他能量的‘质’,似乎与那些被污染点抽走的‘权限’有所不同。他的力量,更像是在……重新定义或者说 ‘覆盖’ 局部的规则,而非单纯地消耗它。”
这个细微的发现让灵灵眼睛猛地一亮!她立刻将莫凡的混沌能量频谱与“权限”流失的频谱进行叠加分析。
“有区别!虽然都涉及规则层面,但莫凡的混沌之力更偏向‘创造’和‘融合’,而污染点的抽取是纯粹的‘破坏’和‘掠夺’!”灵灵的声音充满了兴奋,“这意味着,可能存在一种高质量的能量运用方式,能够在提升力量的同时,减少甚至避免对世界‘权限’的过度消耗!”
峰回路转!
这个发现如同在黑暗中劈开了一道闪电!它指出了一条可能的出路——不在于是否使用力量,而在于如何使用力量!
“我们需要的是‘质’的飞跃,而不是‘量’的堆积!”莫凡总结道,他感觉自己抓住了关键,“我们需要引导全世界的法师,从追求魔能的浩瀚和魔法的威力,转向追求对力量本质的理解、对规则的精妙掌控、以及对自身能量‘质量’的提纯!”
这个战略方向的转变,意味着对整个现有魔法教育和发展体系的巨大颠覆!
“但这太难了。”一位来自阿尔卑斯学府的教授叹息道,“对力量本质的理解需要极高的天赋和漫长的积累,远不如直接提升魔能等级来得快捷。我们有一百五十年,但普通法师呢?他们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触摸到规则的门槛。”
“所以,我们需要‘催化剂’。”莫凡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些代表着危险与机遇的“神之芯”和规则污染区,“既然我的混沌之力可以通过吞噬规则碎片来提升‘质’,那么其他人呢?是否也存在某种‘安全’的,或者风险可控的,利用这些污染区域进行‘淬炼’的方法?”
这个想法极其大胆,相当于主动靠近瘟疫来获取免疫力。
“我们可以建立‘可控污染试验区’。”灵灵迅速构思着方案,“选择能量相对温和、范围较小的污染区,比如百慕大外围区域,或者一些新发现的低活性死魔区。在里面设置严格防护的修炼点,让经过严格筛选的、有潜力的法师进入,在承受规则压力的同时,尝试感悟和提纯自身力量。”
“同时,”苏小洛补充道,“我们需要重新编纂魔法教材,从基础阶段就引入对元素本质、能量结构、规则共鸣的概念,而不仅仅是咒语和星图的记忆。我们需要培养的是‘思想家’和‘探索者’,而不仅仅是‘施法者’。”
一场静悄悄的魔法革命,在“归墟”危机的倒逼下,悄然拉开了序幕。
ImIt框架下,全球最顶尖的魔法理论家、教育家和实战法师被召集起来,开始着手制定新的魔法发展纲要和“高质量力量”评定标准。
凡雪山实验室则集中精力于“可控污染试验区”的建设和技术攻关。他们利用从百慕大带回的数据,设计能够模拟规则压力、并实时监测“权限”消耗的特殊修炼舱。第一批志愿者,主要是凌霄、苏小洛等已经触摸到规则门槛的年轻天才,开始进入这些修炼舱进行初步尝试。
结果喜忧参半。喜的是,在规则压力下,他们对自身力量的掌控确实变得更加精妙,能量的“质”有微弱提升;忧的是,过程极其痛苦和危险,对精神力和意志力要求极高,且依旧无法完全避免微量的“权限”消耗,只是远比在外界施展同等威力魔法要少得多。
这是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但至少,他们看到了方向。
而莫凡自己,在经历了两次险死还生的规则吞噬后,决定暂时停止这种极端冒险。他需要时间彻底消化之前的收获,并将自己的经验和感悟系统化,为后来者铺路。他开始着手撰写一份关于《规则感知与混沌之力初探》的手稿,这将是新魔法体系的重要基石之一。
世界依旧在按照原有的惯性运转着,绝大多数人对此一无所知。但在看不见的地方,一场关乎文明存续的转型正在痛苦而坚定地进行着。人类不再是被动地等待灾难降临,而是开始尝试着,以一种更加谨慎、更加智慧的方式,去触碰力量的本源,去探寻在毁灭的阴影下,那一线渺茫的生机。距离“收割者”苏醒,还有一百四十九年。时间,从未如此宝贵,也从未如此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