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吧。”柳景和挥了挥手,如同驱赶一只无关紧要的苍蝇,重新转向菱花镜,欣赏着自己镜中那依旧温婉美丽、眼底却结着寒冰的容颜。
成败与否,她柳景和都是得益者。
成了,沐颜汐声名狼藉,沈亦舟迫于压力回头,她柳家坐收渔利。
不成……也不过是风过无痕,与她柳景和又有何干系?
青州城东,客来香酒楼。
正值午市,三层高的酒楼人声鼎沸,觥筹交错。
跑堂的伙计穿着统一的青色短褂,肩上搭着雪白的汗巾,脚步如飞地在各桌间穿梭,报菜名、上菜肴、撤残羹,动作麻利,脸上带着热情却不谄媚的笑容。
后厨锅勺碰撞声、火焰升腾声不绝于耳,浓郁的饭菜香气混合着酒香,弥漫在整个大堂,勾得人食欲大动。
沐颜汐和楚无妄坐在二楼一个靠窗的雅座。
桌上摆着几碟精致的招牌小菜:水晶肴肉、清炒河虾仁、蟹粉狮子头,还有一盅热气腾腾的腌笃鲜。
沐颜汐慢条斯理地吃着,目光偶尔扫过楼下井然有序、热火朝天的景象。
当初沈亦舟缠着她要“一起做点买卖”,她嫌麻烦,只随意提了几个现代餐饮管理的理念——比如标准化流程、员工统一培训、注重食材新鲜和品控、营造舒适雅致的环境。
没想到沈亦舟这个看似不着调的少爷,执行力却强得惊人。
他砸下重金,亲自盯着装修、挖角大厨、训练伙计,硬是将这“客来香”打造成了青州城最火爆、口碑也最好的酒楼之一。
日常管理也基本由他负责,沐颜汐只需偶尔来看看账目,提点几句。
看着眼前宾客盈门、员工训练有素、菜品质量稳定的景象,沐颜汐不得不承认,沈亦舟在这方面的天赋和用心,远超她的预期。
这份“用心”,让她心底那点微澜又悄然平复了几分。
两人用完饭,正准备起身离开。
沐颜汐的目光不经意扫过楼梯口旁边一间虚掩着门的小房间——那是沈亦舟特意辟出来给账房先生算账的地方。
门缝里,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靛蓝色长衫、身形略显单薄的少年身影映入眼帘。
他正伏在一张堆满账簿和书籍的方桌前,背脊挺得笔直,神情专注,一手执笔,一手按着书页,口中似乎还在无声地默念着什么。
午后的阳光透过高窗落在他身上,在他清秀却带着书卷气的侧脸上投下淡淡的光影。
是潇景序。
沐颜汐对这个少年有些印象。
他是客来香聘用的账房学徒,家境似乎很是贫寒,但人极为勤勉好学。
沈亦舟提过一嘴,说他晚上就住在酒楼后面堆放杂物的狭窄隔间里,省下赁屋的钱来买书。
沐颜汐偶尔来查账,见过他几次,发现他算盘打得极快,账目清晰,人也老实本分,话不多,但眼神清澈,带着一股读书人特有的耿直和板正。
此刻看他埋头苦读的样子,沐颜汐脚步顿了顿。
她悄无声息地走到虚掩的门边,楚无妄如同影子般跟在她身后。
潇景序看得极为投入,眉头紧锁,嘴唇无声地翕动着,显然是被书上的内容难住了。
他面前摊开的,是几本纸张泛黄、边角磨损的旧书,还有一叠写满了密密麻麻小楷的纸,看标题,似乎是关于策论的练习。
沐颜汐扫了一眼他正在研读的那篇策论题目,又看了看他写在纸上的草稿,心中了然。
这种寒门出身的学子,没有名师指点,没有家学渊源,全靠自己摸索苦读,想要在竞争激烈的科举中脱颖而出,需要付出的艰辛和天赋,远超常人想象。
他能接触到的书籍有限,眼界和理解深度自然也会受到限制。
“此处‘重农抑商’之论,立意虽正,却过于拘泥古训,未能深究其弊。当今天下承平日久,商贸流通乃民生血脉,一味抑制,恐非强国富民之道。若能在‘固本’与‘通脉’之间寻得平衡,或许更见格局。”
沐颜汐的声音不高,如同清泉流淌,清晰地传入潇景序耳中。
潇景序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得浑身一激灵,手中的毛笔“啪嗒”一声掉在纸上,洇开一团墨迹。
他猛地抬起头,当看清门口站着的是沐颜汐和楚无妄时,脸上的惊吓瞬间转为慌乱和恭敬,连忙站起身,动作幅度太大带倒了身后的凳子,发出“哐当”一声响。
“沐……沐姑娘!楚护卫!”他慌忙拱手作揖,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结巴,眼神飞快地瞟了一眼旁边面无表情、抱着剑如同煞神般的楚无妄,只觉得那冰冷的目光让他后背发凉,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
他对沐颜汐是发自内心的敬佩,这位东家不仅生意做得好,懂得也多,偶尔指点他一两句,总能让他茅塞顿开。
但对这位沉默寡言、气势迫人的楚护卫,潇景序总是本能地感到畏惧。
沐颜汐微微颔首,神色平静:“不必多礼。”她径直走进这间略显拥挤的小账房,目光落在潇景序那张洇了墨迹的策论草稿上,很自然地在一旁的凳子上坐了下来。
楚无妄则抱剑倚在门框边,锐利的目光扫视着周围,确保安全无虞,对账房内的一切似乎漠不关心,只是那眼神偶尔掠过潇景序时,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沐颜汐拿起那张草稿,快速浏览了一遍。
潇景序的字写得端正有力,文笔也算流畅,引经据典,看得出是下了苦功的。
但正如她刚才所言,立意偏于保守,论证不够深入,缺乏一种高屋建瓴的洞察力和破旧立新的锐气。
“写得尚可,功底扎实。”沐颜汐放下稿纸,看向局促不安地站在一旁的潇景序,语气平和,“但要论出彩,论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还差些火候。”她顿了顿,补充道:“我并非科班出身,也非饱学鸿儒,只是有些……与众不同的浅见,或许可供你参考一二。听与不听,全在于你。”
她自己不过是占了前世信息爆炸时代的便宜,知识获取的广度和深度远超这个时代。
在真正的学问大家面前,她这点积累未必够看。
但在潇景序这样缺乏名师指点的寒门学子面前,她那些来自现代政治、经济、历史、哲学等领域的碎片化认知和批判性思维,无疑是降维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