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流近期的“财政赤字”虽然她自已觉得没什么,但那几位对她格外上心的老师还是敏锐地察觉到了。一种想要回报、却又怕伤了小姑娘自尊心的微妙情绪,在几人之间蔓延。这一次,他们的“回礼”变得更加含蓄和体贴,融入了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并以一种轻松、甚至带着点玩笑性质的“惩罚”作为包装。
诸葛亮的“知识投资”:
物理课后,诸葛亮叫住希流,递给她一个崭新的、质感很好的U盘和一个厚厚的笔记本。
“希流,这是下个章节的拓展资料和一些经典例题的我的手写解析。”诸葛亮语气平常,“U盘里是相关的模拟软件和视频教程。”
“谢谢诸葛老师!”希流接过,这对她学习确实很有帮助。
“不过,”诸葛亮推了推眼镜,话锋一转,“这些东西不是白给你的。‘惩罚’你,必须在两周内,至少向我提出五个关于这些拓展内容的有价值的问题。如果做不到……”他顿了顿,似乎在思考一个合适的“惩罚”,“就‘罚’你把笔记本里的例题亲手重新抄写一遍。”
这个“惩罚”前提很低,提出五个问题对好学的希流来说并不难,甚至是一种促进。而礼物则是实实在在的学习工具和珍贵资料,价值远超一个U盘和笔记本本身。希流立刻领会了其中的好意,用力点头:“保证完成任务!谢谢老师!”
百里守约的“厨房共享”:
这天,百里守约提着一个大大的、印着超市logo的购物袋敲开了希流的门。
“希流,超市打折,买多了。”守约的语气一如既往的平淡,将袋子递过来。里面是各种品质上乘的肉类、新鲜蔬菜、鸡蛋和牛奶,分量足够一个人吃好几天的。
“守约哥,这……”
“一个人吃饭容易凑合,这些东西需要尽快吃掉。”守约打断她,红色的眼眸看着她,“‘惩罚’你,必须把这些食材在我标注的保质期内吃完,不许浪费。”他指了指袋子里几张便签,上面果然工整地写着各类食材的建议食用期限。“如果被我发现在过期前你没吃完,或者又去吃泡面……”他想了想,说,“就‘罚’你下周来我家厨房,帮我打下手处理同样分量的食材。”
这哪里是惩罚,分明是变着法儿给她送新鲜食材,还怕她懒得做,用“帮忙”当借口督促她好好吃饭。希流看着满袋子的食物,心里暖乎乎的,知道这是守约哥独特的关怀方式。“嗯!我一定吃完!”
韩信的“实验室福利”:
化学实验室里,韩信把一个看起来很高档的护目镜和一双厚实的防酸碱手套放在希流面前。
“喏,看你那副旧护目镜都刮花了,影响观察实验现象。”韩信语气还是那么欠揍,“这新的,实验室‘福利’,给你用了。”
“韩老师,这……”
“别高兴太早,”韩信挑眉,“‘惩罚’你,以后我的实验课,你必须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负责检查我指定的那几台精密仪器是否归位、清洁。持续一个月。”这个要求稍微有点麻烦,但并非难以完成。“要是让我发现一次没做到,或者仪器有损坏……”他露出标志性的坏笑,“就‘罚’你用这双新手套,把实验室所有试管刷一遍!”
新的个人防护装备是实打实的实用品,而“惩罚”则是赋予了她一点小小的责任,本质上并无坏处。希流拿起护目镜和手套,无奈又感激:“知道了,韩老师。”
李白的“精神食粮”:
李白夹着一摞书找到希流,都是些装帧精美的诗词集、散文选和文艺评论。
“希流啊,这些书我读完了,放着占地方,你拿去看着玩吧。”李白潇洒地说。
“李老师,这太珍贵了……”希流看着那些书,有些甚至是绝版或签名本。
“先别急着谢,”李白摇着折扇,“‘惩罚’你,从这些书里,选一本你最喜欢的,写一篇不少于五百字的读书笔记给我。不许抄袭,要写真心话。”这个任务对喜欢文学的希流来说简直是享受。“如果写不出来,或者敷衍了事……”李白眼中闪过狡黠的光,“就‘罚’你……嗯,罚你下次见面时,给我背三首你最喜欢的、我写的诗!”
送的是精神财富,要求的是真诚的交流。希流抱着沉甸甸的书,感觉像收到了宝藏,开心地应下:“没问题!我一定认真写!”
赵云的“健康关怀”:
赵云递给希流一张公交卡和一个可爱的卡通图案保温杯。
“希流,这张公交卡我充多了,你用着吧,平时出门方便。”赵云笑容温和,“这个杯子也是,多喝热水对身体好。”
“赵云哥,这……”
“当然,有条件的。”赵云语气轻柔,“‘惩罚’你,以后每周至少要有三天,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并且用这个杯子带水。我会……偶尔问问你用了没有。”这个“惩罚”几乎是鼓励她养成环保和健康的好习惯。“如果被我发现你偷懒总是打车,或者还是喝冷水……”他笑着说,“就‘罚’你……周末早上陪我晨跑一次,怎么样?”
公交卡是实实在在的交通补贴,保温杯是贴心的小礼物,“惩罚”则是健康生活的引导。希流接过卡和杯子,感觉心里甜甜的:“好,我尽量做到!”
玄策的“运动赞助”:
玄策兴冲冲地拿来两双崭新的、款式潮流的运动袜和一件吸汗速干的运动t恤。
“希流!看!这是我们体育教研组搞活动多出来的!给你了!”玄策嗓门洪亮。
“啊?可是……”
“没有可是!”玄策打断她,“‘惩罚’你,以后上我的体育课,必须穿这套!要是让我看见你没穿,或者穿别的……”他挠了挠头,想出一个“狠”招,“就‘罚’你课后绕着操场多跑两圈!”
运动装备是学生党的实用品,而“惩罚”则带着玄策式的直白和活力。希流看着手里质量不错的袜子和t恤,知道这肯定是玄策特意准备的,心里感动于他的细心(虽然表达方式很粗线条),笑着答应:“知道啦,玄策老师!”
希流抱着书,提着食材,戴着新护目镜,揣着公交卡,拿着新衣服……她感觉自己被老师们各种贴心又实用的“关怀”包围了。这些“惩罚”前提简单,甚至本身就是一种正向引导,而“回礼”则精准地切入了她生活的不同方面,实实在在地减轻了她的经济压力,又丝毫不显得刻意和施舍。
她明白,这是他们商量好的(或者说默契达成的),用一种最不伤她自尊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感谢和爱护。这份细心和体贴,比任何昂贵的礼物都更让她动容。
而对门的公寓里,几位老师看似平静,内心或许都在暗自思忖,自已这份“务实的关怀”,是否足够巧妙,是否……能比其他人的,更得那小姑娘的一句真心欢喜和一抹轻松笑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