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后的北京城,在短暂的死寂后,爆发出震天的欢呼与劫后余生的哭泣。阳光刺破阴霾,洒在残破的城墙、狼藉的战场和劫后余生的人们脸上。准噶尔二十万大军的溃败,以及那笼罩全城的恐怖邪魔被太后与皇上引动天威净化的事迹,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京城每一个角落。云澈与胤禛的名字,被赋予了神话般的色彩, “天命所归”、“真龙护体”的呼声,响彻云霄。
紫禁城内,虽也经历了一番动荡,但核心区域在云澈拼死守护下,受损相对轻微。首要之事,是稳定人心,清理战场,安抚百姓,救治伤员。这些繁琐却至关重要的善后事宜,在裕亲王福全的主持下,有条不紊地迅速展开。此刻,再无人对太后的权威有丝毫质疑,她的每一句话,都被视为金科玉律,得到最彻底的执行。
云澈在祭天坛力竭后,被送回承乾宫静养。她确实耗尽了心力,连续数日都处于一种半昏半醒的状态,依靠着星辰龟甲和玉牌中缓缓恢复的星辉之力滋养着近乎枯竭的神魂。但在沉睡中,她的感知却与这座帝都、与这片土地的联系前所未有的紧密。她能“听”到龙脉在创伤后缓慢而坚韧的自我修复,能“感”到民心在恐慌后逐渐凝聚的希望,也能隐约察觉到,那被净化后回归天地的能量,正以一种更温和的方式,滋养着万物生机。
当她再次完全清醒时,已是一旬之后。身体依旧虚弱,但眼神却更加深邃宁静,仿佛容纳了星河流转。铃铛儿红着眼眶,小心翼翼地伺候她用药进食,禀报着外面的情形:准噶尔残部远遁漠北,短期内再无威胁;京城秩序已然恢复,朝廷正在论功行赏,抚恤伤亡;各地方督抚的贺表如同雪片般飞来,表达对太后和皇上的忠心……
“皇上呢?”云澈最关心的还是胤禛。
“皇上无恙,只是那日受了惊吓,近日有些咳嗽,太医说静养几日便好。皇上每日都派人来问娘娘安。”铃铛儿连忙回道。
云澈微微颔首,心中稍安。她知道,经此一役,胤禛虽年幼,但其临危不惧、引动浩然正气的表现,已深深烙印在文武百官和天下人心中,其帝位之稳固,再无任何人能动摇。
数日后,云澈身体稍复,胤禛便迫不及待地前来请安。小家伙穿着明黄色的龙袍,小脸还有些苍白,但眼神却比以前更加沉稳坚定。他规规矩矩地行礼后,便扑到云澈榻前,紧紧握住她的手,声音带着哽咽和后怕:“母后,您终于醒了!那日……那日吓死儿臣了!”
云澈轻轻抚摸着他的头,柔声道:“禛儿不怕,都过去了。你做得很好,非常勇敢,母后为你骄傲。”
胤禛抬起头,眼中闪着复杂的光芒:“母后,那黑色的怪物……还有您引来的星光……儿臣都知道,那不是寻常的力量。母后,您是不是……神仙?”
云澈沉默片刻,看着儿子清澈却充满求知欲的眼睛,知道有些事无法再完全隐瞒。她斟酌着词语,缓声道:“禛儿,这世间有许多我们无法理解的存在和力量。母后并非神仙,只是……机缘巧合,得以窥见天地运行的一丝奥秘,获得了一些守护的力量。这份力量,源于对这片土地和其上生灵的责任,而非为了个人的神通。你要记住,为君者,真正的力量,在于明德、在于爱民、在于使天地各归其位,万物和谐共生。那日祭天坛上,你能引动浩然正气,正是因为你心怀天下,有守护臣民之念,这便是最大的力量。”
胤禛似懂非懂,但将云澈的话牢牢刻在心里,重重点头:“儿臣明白了!儿臣一定努力读书,学习治国之道,做一个像母后说的那样的好皇帝,守护大清江山!”
看着儿子稚嫩却坚定的脸庞,云澈心中充满了欣慰与希望。她知道,自己播下的种子,已经开始发芽。
又休养了半月,云澈基本康复。她重新开始过问朝政,但方式已与从前不同。她不再需要事事亲力亲为,更多的是在关键时刻,听取裕亲王等人的禀报,提出方向性的指导。她的存在,更像是一尊镇国神器,稳定着帝国的气运和人心。朝臣们对她敬畏有加,无人敢有异心。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云澈再次来到了慈宁宫。太皇太后似乎早已料到她的到来,屏退了左右,暖阁内依旧只有她们二人。
“皇祖母。”云澈恭敬行礼。
太皇太后看着她,苍老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极其复杂却又释然的笑容:“孩子,你做到了。哀家……没有看错人。先帝在天之灵,也可以安息了。”
云澈微微垂首:“孙媳只是尽了本分。”
“本分?”太皇太后轻轻摇头,“你的本分,早已超越了这宫墙。这大清的江山,因你而得以延续。哀家老了,以后的路,要靠你和皇帝自己走了。”
云澈明白,这是太皇太后将最终的守护责任,彻底交付给了她。她郑重承诺:“孙媳定当竭尽全力,护佑皇上,稳固社稷。”
离开慈宁宫时,云澈感觉肩上的担子似乎更重了,但心境却异常平和。她去了西苑琼华岛,那里已被彻底封禁,洞口被巨石填埋,并布下了由她亲自设定的、蕴含星辉之力的简易阵法,以防万一。她又去了一趟景山祭坛,那里的气息已恢复平静祥和,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夜色降临,云澈独自登上承乾宫最高的露台。初夏的夜风带着花香,轻轻拂过她的面颊。她仰起头,虽不能视,但感知中的星空,从未如此清晰璀璨。星辰龟甲在掌心温润流转,白色玉牌散发着宁静的光晕。她能感觉到脚下帝都的万家灯火,能听到远处隐约传来的市井喧嚣,能感知到龙脉平稳有力的搏动,也能察觉到胤禛在寝宫中均匀的呼吸声。
一切,似乎都回到了正轨,甚至比以往更加稳固。
然而,她的心中并无丝毫懈怠。璇玑传承带来的不仅是力量,更是责任与视野。她知道,天地平衡永无止境,潜在的危机或许仍在某个角落潜伏。大清王朝的未来,依然充满了挑战。但此刻,她不再迷茫,不再恐惧。
她轻轻摩挲着玉牌,目光(感知)投向无垠的星空深处。
“守夜人……”她低声自语,嘴角泛起一丝淡淡的、却无比坚定的微笑。
凤翼已展,垂天护佑。前路漫漫,星轨可循。
(第三卷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