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药静修·沉淀积累
木青璇凝视着眼前这对刚刚苏醒不久的年轻人,目光温和中带着医者的审慎与长者的关怀。她并未因他们表面的伤势痊愈而放松警惕,反而做出了一个更为深远的安排。
“你们二人,此番经历非同小可。”她的声音清越,在静谧的殿宇中回荡,“腐骨毒虽解,经脉虽复,但生死之间的大恐怖、大压力,对你们的心神、意志乃至修行根基,都造成了无形的震荡与损耗。这股力量若不能及时疏导、沉淀,化为己用,反而会成为未来道途上的隐患,如同精美瓷器上难以察觉的暗裂。”
她顿了顿,看着子谦和娴云瞬间变得凝重的神色,继续道:“万药阁深处,有一处‘静心药庐’,乃我平日闭关潜修、炼制重要丹药之所。那里不仅灵气充沛远胜外界,更因我常年炼丹,空气中弥漫着无数珍稀药力与一丝‘清静道韵’,最能抚平心绪波澜,稳固神魂本源,夯实修行根基。”
她的目光扫过二人,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接下来的一段时日,你们便在那药庐中静修。没有我的允许,不得踏出药庐半步,亦不会有人前来打扰。你们需要这段绝对安静的时间,来消化此次生死历练的所得,彻底抚平创伤,让力量与心境达成新的平衡。这,比任何灵丹妙药都更为重要。”
子谦与娴云闻言,心中凛然。他们确实能感觉到,体内虽然圣力运转无碍,但神识深处总有一丝难以言喻的疲惫与躁动,仿佛惊弓之鸟,对力量的掌控也不如受伤前那般圆融如意。木长老的安排,正切中了他们此刻最隐秘也最关键的需求。
“是,谨遵长老安排。”两人相视一眼,齐声应下,语气中充满了感激与郑重。
木青璇微微颔首,袖袍轻轻一拂。一股柔和却磅礴的力量包裹住二人,下一刻,他们只觉得眼前景物变幻,已然离开了那座疗伤的大殿,穿过数重流光溢彩、符文隐现的玄奥阵法光幕,踏入了一处奇异的所在。
这便是“静心药庐”。
甫一进入,便觉一股混合着千百种清雅药香的纯净灵气扑面而来,沁人心脾。抬头望去,穹顶并非岩石,而是一片朦胧柔和的光,仿佛晨曦微露时的天光,温暖而不刺眼,洒满整个空间。庐内面积不算广阔,布置也极为简朴——两个看似普通却隐隐散发着宁神静气波动的青色蒲团置于中央,一张光洁温润的白玉案几摆放一旁,角落处矗立着一尊半人高的紫色药鼎,鼎身古朴,隐隐有氤氲紫气升腾,散发出令人心神宁静的淡淡药香。
最奇异的便是此地的灵气。它不仅浓郁得几乎化为液态,呼吸间都能感到修为的细微增长,更重要的是,灵气中蕴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静”之意境。置身其中,仿佛外界一切纷扰都被隔绝,内心深处因生死危机而产生的惊悸、后怕、乃至力量暴涨带来的虚浮感,都在被这股力量缓缓抚平、沉淀。
“此地灵气经我以独门秘法引聚,并融入了我多年炼丹时逸散的药力与心神意念,故而拥有安定神魂、淬炼心境的奇效。”木青璇的声音在庐内响起,为他们解惑,“在此修炼,事半功倍,尤其利于夯实根基,明心见性。你们安心在此,每日会有药童按时送来精心调配的药膳。若有修行疑难,可随时通过玉案上的那枚青色传讯玉符与我沟通。”
交代完毕,木青璇不再多言,身影缓缓淡去。那厚重的石门无声合拢,将这片静谧的洞天与外界彻底隔绝。
真正的静修生活,就此开始。
子谦率先在一个蒲团上盘膝坐下,闭上双目,并未急于运转圣力,而是首先催动了《星脉凝元诀》。在这片充满清静道韵的空间里,他的神识仿佛鱼儿回到了大海,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蔓延、感知、凝练。他“看”到了自己经脉中那些细微到几乎不可察的、因强行运功和毒素侵蚀留下的暗伤,在浓郁灵气和特殊道韵的滋养下,正在缓慢而坚定地愈合;他“听”到了自己血液流淌、心脏搏动的声音,甚至能隐约感知到背部那龙翼烙印深处,浩瀚力量如同潮汐般缓慢起伏的韵律。
他彻底沉下心来,将提升圣力境界的念头暂且压下,全身心投入到对神识的锤炼和对空间之力的感悟中。意念微动,指尖一缕银芒闪烁,周围的空气泛起肉眼难辨的涟漪。他不再追求“诡剑”的诡异轨迹,而是尝试着让自身的气息、让攻击的意图,都融入到周围的空间波动之中,追求一种“无迹可寻”的境界。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但在此地特殊环境的辅助下,他的进步速度远超以往。同时,他也开始以更温和、更精细的方式,去接触、引导体内那丝祖龙血脉的力量,每一次成功的引导,都让他对这源自本源的伟力多一分敬畏与理解。
火娴云则在另一个蒲团上,专注于巩固她新突破的圣兵境后期修为。她运转朱雀圣山的核心功法,赤红色的圣力在经脉中奔腾流转,却不再有之前的灼热躁动,反而多了一份温润与厚重。她小心翼翼地引导着那蜕变后的“守护之焰”,金红色带着琉璃光泽的火焰不再仅仅萦绕在体表或剑身,而是尝试着将其蕴含的“守护”、“维系”、“生机”的意念,融入到每一次圣力的运转,每一式剑法的施展之中。她发现,当守护之焰的意念与朱雀圣力完美结合时,其威力并非简单的叠加,而是产生了一种玄妙的升华,攻防一体,生生不息。她也时常向子谦请教《星脉凝元诀》中关于神识运用的法门,子谦自是毫无保留,两人相互印证,共同进步。
修炼之余,这片小小的洞天便是他们全部的世界。他们会偶尔起身,在有限的空间内缓缓踱步,感受着脚下玉石传来的温凉,欣赏着角落药鼎上升腾的、变幻不定的氤氲紫气。更多的时候,他们会并肩坐在玉案旁,面前摆放着药童准时送来的、色香味俱全且药力精纯的膳食。
“谦哥哥,你看这‘清心莲子羹’,里面的莲子仿佛蕴含着星辰之光。”娴云舀起一勺晶莹的羹汤,轻声说道。
“嗯,这是‘星纹玉莲’,百年开花,百年结子,蕴含的灵气温和而纯粹,最是滋养神魂。”子谦仔细感知后答道,顺手将自己碗中一块明显蕴含更多气血之力的“龙血茯苓糕”夹到了娴云的碟中,“你损耗更大,这个对你恢复更有益。”
娴云脸颊微红,没有拒绝,低头小口吃着,心中甜意蔓延。她也会在子谦长时间凝神感悟空间之力,眉宇间露出疲惫之色时,取出随身携带的一张古琴。琴身暗红,名为“焦尾”,是爷爷炎煌所赠。她素手轻抚,并不弹奏复杂的曲调,只是几个简单、空灵的音符反复流淌,如同山间清泉,叮咚作响,带着奇异的安抚力量,总能让子谦紧蹙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在这绝对安全、不受丝毫打扰的静谧世界里,时光仿佛失去了意义。日升月落被穹顶永恒柔和的光线所取代,唯有体内力量的稳步增长和彼此间愈发深厚的默契,记录着时间的流逝。他们谈论修行心得,分享各自对功法的奇思妙想;他们回忆圣山趣事,说起凌清羽师兄的严谨与偶尔的笨拙,发出会心的微笑;他们也憧憬着模糊的未来,对即将展开的天院生活既期待又带着一丝谨慎。
子谦的话似乎比以前多了些,眼神中的沉静也愈发深邃。娴云则褪去了最后一丝劫后余生的惊悸,眼神更加清澈坚定,那守护之焰在她眸底深处静静燃烧,如同永不熄灭的灯塔。
这一日,子谦从一次长达三日的深层次入定中缓缓醒来。他睁开双眼,眸中竟无半分精光外泄,反而如同两口深潭,幽深宁静。但若仔细看去,会发现他瞳孔周围的空气中,有极其细微的银色空间波纹在自然生灭。他轻轻抬手,指尖一缕圣力流转,不再是单纯的炽热或锋锐,而是带上了一种圆融如意、仿佛与周围空间浑然一体的韵味。他感觉到,自己对力量的掌控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神识强度更是暴涨,《星脉凝元诀》已然接近第二层“凝神化虚”的瓶颈。对于体内那浩瀚的祖龙血脉,他依旧只能引动微不足道的一丝,但这一丝力量,却如臂指使,温顺而强大。
他看向对面同样结束一轮修炼的娴云。只见她周身气息完全内敛,如同未经雕琢的美玉,光华尽藏。但当她抬眼望来时,那双眸子清澈见底,深处却仿佛有金红色的火焰在静静流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韧与温暖。她的修为已然在圣兵境后期彻底稳固,守护之焰更是与她自身的朱雀血脉几乎完美融合,不分彼此。
两人相视,无需言语,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信息——沉淀已然足够,根基已然夯实。这段被“雪藏”的静谧时光,如同一次彻底的淬火与回炉,让他们褪去了所有的浮躁与创伤,无论是力量还是心境,都完成了一次至关重要的蜕变与升华。
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子谦伸出手,娴云自然而然地将手放入他的掌心。两人携手站起,目光投向那扇紧闭的石门。
门外,便是凌霄天院,便是等待着他们的广阔天地,与未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