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光阴倏忽而逝,镇北县的面貌已焕然一新。
曾经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的土路已然消失不见,
被一条条平整如镜、坚若磐石的灰色“砼”路取代。
尤其是连接各城之间的主干道,还有连接镇渊城与灵渊出口的“镇渊大道”,
宽阔可容八驾马车并驰,蔚为壮观。
这一日,一辆来自远方的奢华马车正平稳行驶在镇渊大道上。
车轮碾过砼路面,只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几乎感觉不到颠簸。
车窗帘幕被一只保养得宜的手掀开,天堑赵氏的外事长老赵坤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景象,眼中满是惊叹。
他此次特意护送族中子弟前来镇北学府,并亲眼看看这片传说中的土地。
“难以置信……”赵坤喃喃自语,“如此平坦坚固的道路,竟真由那‘水泥’所筑?”
车内一位先期抵达的赵氏子弟笑道:
“坤长老,这便是‘格物’之力了。
此路修成半年,历经暴雨风沙,依旧完好如初。
商队通行效率何止倍增?
您看这车流,比之半年前又稠密了许多。
据闻,如今陆路运输,成本不足翼舟两成。”
赵坤放下车帘,喟然长叹:“化泥潭为通途,此乃改天换地之伟力。
这镇北学府,所图非小啊。”
他话锋一转,压低声音,“族老们最关心的,还是那件事……
此地灵根觉醒率,当真如此骇人?”
那子弟神色一正:“千真万确。
神州大陆年满十六者,觉醒灵根者平均超出一成。
而在这镇北学府及周边……恐怕接近甚至超过三成。”
“三成?!”赵坤倒吸一口凉气,手指猛地攥紧衣袖。
天堑之地,这个数字仅半成多!
这意味着同样的家族人口,在这里繁衍一两代,能诞生的修士数量将是天堑的数倍!
“原因呢?查清了吗?”
那子弟摇头:“众说纷纭——
有人说是《基础引气诀》之功,有人归因于富足生活,
还有人认为是灵气潮汐变化……但学府对此讳莫如深。
唯一可确定的是,凡在学府就读或长期居住于此的孩童,觉醒概率确实显着增高。”
赵坤目光闪烁。
真相如同迷雾中的宝藏,引人探寻却不得其门。
但既然结果明确,加入学府远比探究原因更为紧迫。
“此次送来的孩子,虽是凡骨,却都是族中精心挑选的。
务必让他们留下,无论代价!”赵坤沉声道。
然而,当他抵达学府,接待执事却给出意外答复:
“赵长老,抱歉。学府近来申请者众多,尤其是王廷子弟,已超承载之限。
府主有令,对新生名额进行限制。”
“限制?那我赵氏……”
执事露出歉然微笑:“即便神州世家,名额也有限制。
天堑的名额分配……由王廷负责协调,
您或许需要前往王城,拜会大王子殿下。”
“姬允殿下?”赵坤愣住了。
这明明是大有油水之事,镇北学府为何决定权交给了王廷?
与此同时,镇北学府书房内。
林墨正向陈飞汇报:“府主,近日天堑大族纷纷派人请求增加名额,甚至愿献重宝。按您的吩咐,已一律推给大王子处置。”
陈飞站在窗前,望着楼下操场上正在进行的“军训”,嘴角含笑:
“姬允那边,反应如何?”
“大王子殿下极为欣喜。”林墨笑道,
“他第一时间传来口信,说‘多谢府主厚赠,允必不负所托’。
此后,镇妖军在天堑的一切事务,姬允殿下的人都给予了最大配合。”
陈飞轻轻颔首。
将名额分配交给姬允,是一步妙棋:
既将各世家的压力转移给王廷,避免学府成为众矢之的;
又增强了姬允的影响力,换来镇妖军在天堑的畅通无阻;
更向外部表明了镇北学府专心“格物”与“育人”,无意涉足各家权力分配的态度。
“很好。”陈飞转身,“让姬允去平衡那些诉求吧。我们的精力,要放在更重要的地方……”
他走向书案,指尖轻抚过摊开的名册,语气平和却意味深长:
“镇妖军立身之本,便在二字。
经商不垄断,教学不站队,这才是我们在各方势力间游刃有余的关键。”
窗外传来学子操练的口号声,铿锵有力。
陈飞的目光变得深远:“我们只管播种,不求收获。
不偏不倚,有教无类,这才让各方放心将子弟送来。”
林墨会意地接话:“正因为如此,这些年各世家大族内部,已积累大批学府毕业生。
据我们了解,如今各大世家的商队管事、账房主管、工坊监造等职位,已有三成以上是学府所出。
就连王廷工部、户部,也有不少毕业生。”
陈飞负手立于窗前,唇角扬起一抹从容的弧度。
“他们或许分属不同势力,但既入我学府,
所接受的便是同一套学问,遵循同一种思维之法,认同同一个求真务实的理念。”
他声音平稳,却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底蕴,仿佛在陈述一个天地至理。
“这才是最根本、最珍贵的收获。
至于他们出身何处,将来身居何位,反在其次。”
夕阳的金辉流淌入室,为他周身镀上一层淡金光晕。
楼下操场上,来自不同阵营、甚至彼此家族素有旧怨的年轻人,
正三五成群,讨论着方才的课业,言笑间不见隔阂。
陈飞凝视着这融洽的一幕,目光深远,语气淡然却笃定无比:
“我们不争一时之长短,不谋一地之得失。
只需将健康饱满的种子撒下去,给予合适的土壤与光阴,
它们自会生根发芽,长出我们期望的森林。”
林墨循着他的目光望去,看着楼下那些朝气蓬勃,已被悄然塑造了思想根基的学子,
再回味府主那平静话语下绝对的自信,虽然没有全部明白,但已经有了方向。
“墨,明白了。虽未能尽悉府主深意,然前路已清,知所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