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相亲桌上的健康餐
林夏站在“轻食小筑”门口,第三次确认手机上的地址。玻璃门里飘出淡淡的牛油果香气,和她印象中“相亲餐厅”该有的烛光红酒味完全不搭。
“小林吧?”一个穿浅蓝衬衫的男人迎出来,手里捏着部手机,屏幕还亮着,显示的是社区健康中心的页面。“我是张凯,王阿姨介绍的。”
林夏点点头,跟着他往里走。店里的桌子都摆着小巧的扫码牌,旁边印着行字:“绑定手环,获取专属餐单”。张凯扫了码,抬头时笑了笑:“我妈说,这儿的老板以前是营养师,按规则改的菜单,专治‘增重期不敢吃、稳定期吃不下’的毛病。”
林夏的心轻轻动了一下。上次妈妈催她相亲,只说对方“工作稳定、人老实”,没提过他也对这些规则门儿清。
服务员很快送来餐单,是两份打印好的A4纸,顶端印着两人的手环数据——林夏:体脂率21%,增重期已储备8斤,建议摄入优质蛋白;张凯:血压135\/85mmhg(略高),推荐低盐高纤维饮食。
“看来咱俩都逃不过被数据支配的命运。”张凯指着她的餐单,“你这‘增重期储备’不错啊,我去年规则日减了20斤,到现在才涨回来12斤,我妈天天炖排骨汤逼我喝。”
林夏忍不住笑了。她想起自己刚进入增重期时,妈妈变着法儿给她做红烧肉,边夹边说:“趁现在能吃,多囤点肉,不然规则日一到,又得饿肚子。”那时她总嫌烦,现在听张凯这么说,倒觉得有点亲切。
“其实我以前特反感这些规则,”张凯搅动着面前的蔬菜沙拉,“去年为了减那20斤,我把烟戒了,酒也停了,同事都笑我‘被规则驯服了’。结果上个月体检,医生说我脂肪肝没了——你说怪不怪,以前自己怎么都戒不掉的坏习惯,被规则逼着逼着,倒成了好事。”
林夏想起自己的项目组,最近在整理用户反馈,有个货车司机的留言让她印象很深:“以前总熬夜跑车,觉得年轻扛得住,规则日被减了20斤后,手环天天提醒‘疲劳驾驶风险’,现在到点就进服务区睡觉,反而比以前赚得多了。”
“你呢?”张凯抬头看她,“听王阿姨说,你在做健康数据相关的工作?”
“嗯,帮着做个平台,把大家的手环数据变成能用的建议。”林夏舀了口清蒸鱼,鱼肉嫩得没腥味,“刚开始觉得这工作挺枯燥的,全是数字和图表。直到看到有人说,靠我们做的食谱把胃养好了,才觉得有点意义。”
服务员端来餐后水果,是切好的猕猴桃和蓝莓。“按您二位的手环数据,餐后补充维生素c最佳。”她笑着放下盘子,“张先生上次来还说蓝莓酸,这次要不要加份蜂蜜?”
张凯摆摆手:“不用,最近血压稳了点,能扛住酸。”他看向林夏,“说真的,以前相亲,俩人坐着大眼瞪小眼,除了工作薪水没话聊。现在倒好,先聊体脂率,再聊增重期吃啥,反而不尴尬了。”
林夏低头笑,叉子戳着猕猴桃。阳光透过玻璃窗落在餐单上,她的“增重储备8斤”后面,被服务员用铅笔标了个小小的笑脸。
离开时,张凯突然说:“下周末社区有个‘健康徒步’,据说走完能换超市的健康食品优惠券。你要是有空……”
“好啊。”林夏没等他说完就应了。她想起妈妈总说“找对象得找个能一起吃饭的”,以前不懂,现在看着张凯手腕上和她同款的手环,突然觉得:能一起聊怎么吃、怎么动,怎么在规则里把日子过舒服,或许比“条件匹配”更重要。
晚风里带着桂花香,林夏摸了摸手环,屏幕上跳出张凯刚发来的消息:“我查了路线,海拔不高,适合你这种‘增重期怕累’的选手。”
她笑着回了个“鄙视”的表情,心里却像被温水泡过似的——原来规则带来的不只是限制,还有这样不期而遇的、踏实的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