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屿闭目养神的时间并不长,约莫一刻钟后,他缓缓睁开眼。窗外,夕阳已沉下大半,天边晕染着瑰丽的紫红霞光,工作室内的光线变得柔和而朦胧。那杯龙井茶的温热似乎还残留在指尖,连日紧绷的精神在这短暂的休憩中得到了些许缓解。
他动了动有些僵硬的脖颈,发现洛薇薇还坐在旁边,正低头安静地翻看着手机,屏幕的光映在她侧脸上,勾勒出恬静的轮廓。她似乎察觉到他的动静,抬起头,对他微微一笑:“醒了?感觉好点了吗?”
“嗯。”江屿应了一声,声音比之前松弛了些。他的目光掠过屏幕上已然定格的星轨模型,那些被称为“流转之眼”的节点依旧神秘,但之前那种被庞大信息压迫的紧迫感减轻了不少。“谢谢你的茶。”
“不客气。”洛薇薇收起手机,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发麻的腿脚,“看你这样子,估计也懒得自己弄吃的了。我知道附近有家私房菜馆,味道清淡,环境也安静,要不要一起去?”
这一次,江屿没有立刻拒绝。他看了看窗外已然降临的暮色,又看了看眼前女子带着关切的眼神,沉默了片刻。
胃里空落落的感觉提醒着他确实需要进食,而独自面对清冷外卖和继续沉浸在复杂模型中的选项,在此刻似乎失去了吸引力。
“好。”他点了点头,算是答应。这个简单的回应让洛薇薇眼底闪过一丝惊喜。
两人简单收拾了一下,便离开了被数据和仪器填满的工作室。步入傍晚的街道,晚风带着初夏的微暖气息拂面而来,与室内恒定的空调风截然不同。
周围是下班归家的人流、喧嚣的车声和沿街店铺亮起的暖黄灯火,充满了鲜活的生活气息。江屿下意识地深吸了一口气,感觉胸腔里那股因高度专注而凝滞的气息,似乎也随着这烟火气流转开来。
那家私房菜馆确实如洛薇薇所说,隐藏在一个安静的小巷里,门面不大,内部是雅致的原木风格,灯光温暖。他们选了一个靠窗的角落位置坐下。
点菜的过程很安静,主要由洛薇薇负责,她似乎了解江屿的口味偏好,点的几道菜都偏向清爽、原汁原味。等待上菜的间隙,气氛有些微妙的沉默。
江屿的指尖无意识地在温热的茶杯壁上轻轻划动,他的思维习惯性地想要回到那些未解的问题上,但看着窗外渐浓的夜色和对面洛薇薇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柔和的眉眼,那种冲动便淡了下去。
“有时候觉得,”洛薇薇率先打破了沉默,声音轻柔,“你和那块玉珏有点像。”
江屿抬起眼,略带询问地看向她。
“看起来冷静又难以接近,好像一切都得按照既定的规则和逻辑运行。”她笑了笑,眼神明亮,“但真正靠近了才发现,内部也有着需要被理解和共鸣的……‘流转之眼’。”
这个比喻让江屿微微一怔。他从未被人这样形容过。他习惯于将自己定义为观察者和分析者,而不是一个同样拥有复杂内在、需要被“理解”的存在。
他没有反驳,只是沉默着,仿佛在消化这个新奇的观点。恰在此时,菜品陆续上桌,精致的摆盘和诱人的香气暂时转移了注意力。
吃饭时,两人之间的交流依旧不多,但气氛却不再僵硬。偶尔洛薇薇会评论一下某道菜的味道,江屿则会简单地回应一句。这是一种不同于工作室里围绕数据和模型的高效沟通,更像是一种缓慢流淌的、无声的陪伴。
晚餐在一种平和甚至称得上温馨的氛围中结束。走出餐馆,夜风更凉了一些,带着湿润的草木气息。
“下次如果又钻进牛角尖,记得出来走走,或者……”洛薇薇侧头看他,路灯在她眼中映出细碎的光点,“找个人一起吃顿饭。”
江屿看着她在夜色中格外清晰的笑容,心中某个被数据和理性严密守护的角落,仿佛被那笑容带来的暖意轻轻触动了一下。他点了点头,声音低沉:“嗯。”
回去的路上,两人并肩而行,影子在路灯下被拉长又缩短。城市的霓虹依旧闪烁,但那古老的玉珏、复杂的星轨,似乎暂时被搁置在了意识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