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子坐落于半城区,住三楼,楼上楼下的邻居也大都是林武峰的同事。
房子确实像司机说的那样,有三室一厅一厨一卫,虽然客厅有点小,但是采光和通风都很好,门口有一个大大的阳台,可以在这里晾晒衣服。
锦瑟和栋哲在房子里转来转去,三个房间,主卧肯定父母的,锦瑟直接选定了一间有着大大书柜的房间,林栋哲就选了剩下的那间,兄妹两个的房间挨在一起,和以前在小院里一样,只不过小院里是床和床之间隔着一张木板,这里是兄妹两个的书桌,对着书桌,毕竟兄妹两个都大了。
林武峰采纳了司机的建议,花钱找了蹲在路边的力工,把家具搬进新家。
一家人略略的收拾一番,当天就在外面吃的饭,第二天,林武峰就走马上任,开始正式上班。
宋莹有两个孩子陪着,开始规整家具的摆放,来的时候没有带锅碗瓢盆这些,还要去买。
林栋哲有着三年看港片的经验,磕磕绊绊的也能说上几句粤语,母子三人去商场给家里添置物件的时候,都是林栋哲在交涉。
晚上宋莹就和林武峰感慨,林栋哲长大了,现在已经比她还高了,也懂事了很多。
林家慢慢的就在广州安顿下来。
苏州的黄玲却觉得最近干什么事都不自在,打毛衣的时候,下意识的就会喊‘宋莹’,自己的这针是不是打错了,但转头看去,却是空荡荡的。
向鹏飞住进的林栋哲的小房间,小房间的隔板已经拆除了,两个小房间加起来的空间,就宽敞了很多,向鹏飞住的很是舒服,因为庄图南放家在家,就和他一起住在这里,庄筱婷也不用再搬到小阁楼上住。
宋莹给黄玲打电话时,黄玲已经找到了新的打发时间的方法,就是去同事家里去打麻将,宋莹听黄玲这么说后,一个劲的赞同:
“玲姐,你这样才对,不然每天围着孩子,灶台转,日子得有多无聊啊。”
黄玲听见宋莹夸她就很高兴,笑着问:“你们在广州那边都还好吧,住的地方怎么样,吃食方面习惯吗,你把地址给我,我邮一些苏州这边的特产给你解解馋。”
宋莹哈哈大笑:“行,我就不跟你客气了玲姐,我正想着苏州那边的吃食呢,你是不知道这边的饭菜,做什么都放糖,刚来那天在饭馆吃饭,差点没吐出来,真的是太,太,太难吃了。”
姐妹两人交流着自己的近况,虽然隔着电话线,但彼此的感情一如既往的好,在要挂断电话前,黄玲突然想到什么,叫停宋莹:
“对了宋莹,你们走的那天,珊珊打电话回来了,是我来接的,她说她因为学业的原因,不能来送你,让我替她向你问好,祝你们在广州有一切顺利 ,还说那边现在正在飞速发展,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
还和我要你那边的地址或是电话,说给你打电话。”
宋莹愣了下,没想到珊珊会打电话回来,问她家的事。实在是,自从珊珊考上了北大,就再也没有回过苏州,这些年她们这些街坊才知道,珊珊当初考走的时候,直接把户口也迁走了,这孩子是不要家人了啊。
也是被老吴伤了心,被张阿妹的动作给恶心到了!
“行,玲姐,你就把我这边的地址给珊珊吧。”
锦瑟见妈妈挂断电话,赶紧凑过来,把手里的写着电话的纸条给她:
“妈,我要给师父打电话,你快帮我拨号码。”
“好,我给你拨,不用纸条,我都记得呢。”
话筒里传出来嘟嘟几声后,一道苍老慈祥的声音从听筒内传出:
“喂。”
听见师父的声音,锦瑟的小鼻头一酸,带着哭腔喊道:
“师父。”
徐爱国听见这声师父,连忙追问道:“是囡囡吗?”
“是我师父,师父你好吗,这几天有没有好好吃饭,膝盖还疼不,师伯有回来了吗,还有这几天有没有给我的蔷薇花浇水。”
锦瑟脱口就是一连串的话,徐爱国对于徒弟的关心很是受用,笑呵呵的回答:
“师父好着呢,也有好好吃饭,膝盖也不怎疼,你的蔷薇花有好好浇水,开的花也很漂亮,你师伯已经回来了,你师兄还专门请了一个保姆来照顾我们两个,你小小的人儿就放心吧,你们在广州怎么样,还适应那边的生活吗,有没有水土不服,把地址给我,我给你们邮过去一些苏州这边的食物。”
在忙忙碌碌中,便到了开学的日子,这段时间宋莹带着栋哲,锦瑟已经把周边都给逛熟了,甚至偶尔也能说出一两句粤语来,不得不说,环境很能锻炼语言。
而林家这个新搬来的住户,在这栋小楼也很出名,因为每天他们家都有吴侬软语的江南小调,伴着嘈嘈切切的琵琶声,也让这些人见识到了,江南的温柔婉约,这就导致了,每个人看见宋莹和林武峰都很热情,也主动的帮了他们很多。
林栋哲是一个自来熟,锦瑟也不是个害羞内敛的性格,借此也和各家的小孩相处的都挺不错。
有了邻居的帮助,宋莹很快的就融入了家庭妇女的团体里,快速的摸清周遭的环境,像买菜,买生活用品,和周围人怎么打交道,不再像刚开那时候,手足无措了。
林武峰自到广州后,就每日在忙厂子里的事情,天不黑就看不见,导致宋莹想请邻居暖居,一直都没找到空闲的时间,终于在临近开学前,林武峰才有了空闲,就特意请邻居来吃饭。
一顿带着苏州风味的饭菜,吃的大家宾主尽欢。
等到开学后,栋哲和锦瑟在新的学习环境,学习的很吃力,这里的老师讲课喜欢用粤语,好在兄妹两个提前过来,也勉勉强强的听个半懂,课后还是要去找老师,和请教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