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夕阳的余晖透过穹顶洒在基地,给整个基地披上一层金色外衣。队员们结束一天忙碌,迎来了八月十五这个特殊的夜晚。基地内挂起了一盏盏彩灯,营造出了浓浓的节日氛围。大家齐聚在基地的露天广场,广场中央摆放着一张张桌子,上面摆满了各种美食和水果,其中自然少不了中秋节的传统美食——月饼。这些月饼,有各种口味,豆沙的、莲蓉的、五仁的等等,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在这个远离地球的地方,这些美食让大家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就像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节日的美食,分享着团圆的喜悦。
关羽和张飞这对兄弟互相打趣逗乐,张飞一边大口嚼着食物,一边含糊不清地说:“二哥,你看你,吃起饭来还跟练武似的,风卷残云啊!”关羽笑着回应:“三弟,你就别笑话我了,你这吃相才叫一个豪迈,简直是饿虎扑食啊!不过,三弟,你这力气要是能用在对敌上,那可就天下无敌啦!”张飞哈哈大笑:“二哥,你就等着瞧吧,下次战斗,我一定让敌人见识见识我的厉害!”
孙尚香和貂蝉也积极参与到谈话中,孙尚香笑着说:“你们这些大男人,整天就知道打打杀杀,有时候也该像我们一样,轻松一下嘛!你们看,我和貂蝉姐姐就会经常一起聊些有趣的事情。”貂蝉接着说:“就是就是,要是我们都像你们那样严肃,这日子可就太无趣啦!不过,你们大男人也有可爱的一面,就像关将军和张将军,总是那么幽默风趣。”关羽和张飞听了,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诸葛亮与黄月英则沉浸在科技研发的思考中,诸葛亮神秘兮兮地说:“月英啊,我最近研究的这个新玩意儿,要是成功了,可咱们在战场上就如虎添翼啦!”黄月英笑着打趣道:“哟,孔明,你可别吹牛哦,要是没成功,我可要笑话你啦!不过,要是真成功了,那咱们可就成了大英雄啦!”诸葛亮笑着点头:“那是自然,有你在,我信心满满!”
“今晚,我们来点不一样的活动吧。”刘备微笑着提议,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每个人讲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中华神话故事,让我们的思绪穿越时空,感受那些古老传说中的神奇与温暖。”
关羽微微点头,率先站起身来。他的身姿挺拔,如同一位古代的侠客。“我要讲的是关于盘古开天的故事。”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仿佛带着众人回到了那个混沌初分的时代。关羽缓缓讲述着,盘古在混沌中沉睡了一万八千年,醒来后用巨斧劈开天地,用自己的身体支撑着天与地,最终化为世间万物的壮丽景象。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这位创世英雄的敬仰之情,也让队员们感受到了一种为守护世界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
“接下来,我来给大家讲一个女娲造人的故事吧。”黄月英轻声说道,她的眼神中透着一丝温柔。她娓娓道来,讲述了女娲在孤寂的世界中,用黄土捏造出人类,赋予他们生命和智慧,并为了人类的繁衍创造了婚姻制度。黄月英的讲述细腻而生动,让队员们仿佛看到了女娲那慈爱的形象,也让大家对这个充满温情的创世神话有了更深的感悟。
张飞哈哈一笑,拍着胸脯说道:“俺老张也来一个!俺要讲的是夸父逐日的故事。”他的声音洪亮,充满激情。张飞讲述了夸父为了追逐太阳,不畏艰难险阻,一路奔跑,最终渴死在大泽边的英勇事迹。讲完后,张飞还说:“俺就觉得夸父这劲儿特别像俺们这些在基地奋斗的人,不管前面有多难,咱都不能怕,得一直往前冲。就像夸父追太阳,咱在这基地也是为了实现那伟大的目标,不停地努力。”
诸葛亮微微一笑,摇着羽扇,缓缓站起身来。“我要讲的是后羿射日的故事。”他的声音悠扬而富有磁性。诸葛亮讲述了远古时期天空中突然出现了十个太阳,炙烤着大地,百姓苦不堪言。后羿挺身而出,凭借着精湛的箭术,射下了九个太阳,拯救了苍生。诸葛亮还分享说:“后羿射日让我想到咱们在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有时候就像那九个太阳,看似没法解决,但只要我们像后羿一样,有智慧找到办法,有勇气去试,就一定能克服。”
孙尚香则讲述了一个关于嫦娥奔月的故事。她用轻柔的声音讲述着嫦娥为了保护百姓,吞下仙药,飞向月宫的凄美传说。孙尚香的讲述中充满了对嫦娥善良和勇敢的钦佩,也让队员们感受到了一种为了大义而牺牲自我的高尚情怀。她说道:“嫦娥虽然独自一人在月宫,但她的心中始终牵挂着人间,她的故事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思念。”
赵云静静地听着每一个人的故事,最后他站起身来,目光深邃。“我要讲的是大禹治水的故事。”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赵云讲述了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成功驯服洪水的传奇经历。他的讲述中透露出对大禹那种公而忘私、坚韧不拔的精神的崇敬,也让队员们明白为了大家的幸福,有时候需要付出巨大的牺牲。
这时候,一直坐在旁边、手里还端着半块月饼的黄忠老爷子,慢悠悠地站了起来,拍了拍衣角的碎屑,清了清嗓子,笑呵呵地说:“哎呀,听你们年轻人讲得这么热闹,我这把老骨头也忍不住想凑个趣,讲一个我打小就爱听的故事——愚公移山!”
他这一开口,大家都安静下来,连最爱插话的张飞都闭上了嘴,眼睛亮亮地盯着黄忠。老爷子可是队里的“活化石”,经验丰富,说话稳当,他讲的故事肯定有味道。
黄忠扶了扶老花镜,慢条斯理地讲了起来:“话说从前啊,有一座太行山、一座王屋山,挡在愚公家门前,出门得绕老远的路。愚公就召集全家说:‘咱们一起把山挖平,开出一条路来!’他媳妇儿还开玩笑说:‘你连小土包都搬不动,还想动大山?’可愚公怎么说的?他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山不会长高,总有一天能挖平!’”
黄忠一边说,一边比划着,仿佛自己就是那个挥着锄头的老头儿。他声音不高,却特别有劲儿:“后来天帝被他打动,派神仙把山搬走了。你们说神不神奇?可我觉得啊,真正厉害的不是神仙,是愚公那股子‘认准了就干到底’的劲儿。”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语气温和却坚定:“我年轻那会儿,跟着部队在边境建基地,那地方风沙大、缺水缺电,啥都得从头来。有人泄气说:‘这地方根本没法待,别白费力气了。’可我们就像那愚公,一铲一铲地挖,一砖一砖地垒,硬是把荒漠变成了能住人的地方。那时候我就想啊——山再高,也高不过人的脚底板;难再大,也大不过人的决心。”
他笑着摆摆手:“我现在年纪大了,跑不动了,可看着你们这群年轻人,还在为地球的未来拼着、干着,我就觉得,咱们干的,不也是在‘移山’吗?敌人像山,技术难题像山,可只要咱们不放弃,一代接一代地干下去,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说完,他轻轻叹了口气,又咬了一口月饼,眯着眼望向天空的明月:“这月亮啊,几千年来都照着愚公的山,也照着咱们的基地。时代变了,可咱们骨子里那股劲儿,没变。”
刘备笑着点头:“老黄这故事讲得好啊!愚公移山,靠的是坚持;咱们守这基地,靠的也是坚持。咱们每个人,都是新时代的‘愚公’!”
张飞一拍大腿:“嘿!这么说,俺老张天天搬装备、修设备,也算是在‘挖山’啦?那俺可得加把劲儿,争取早日把‘敌人这座山’给搬走!”
大家一听,全都笑开了,广场上又恢复了热闹的气氛。而黄忠的故事,像一颗种子,悄悄落在每个人心里——在这远离地球的基地里,他们不只是战士,更是传承着千年精神的“移山人”。
在这远离地球的基地里,这些神话故事就像一座桥,连接着刘关张天团和故乡文化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