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林听见这话,脚底板莫名有点发紧。
脑子里第一个念头就是 “要不回去算了”。
她攥着针织开衫的下摆,心里头跟敲鼓似的,反复默念:
卫书林你冷静!他是市长,他是市长,他官位大,他官位大!
念完这几句 “紧箍咒”,她深吸一口气,猛地抬起头,脸上瞬间堆起一副标准的 “职场社交笑”。
嘴角弧度恰到好处,眼神却带着点刻意的疏离,熟悉的大拇指又竖了起来:
“您真是会开玩笑。
这话真是让我的耳朵蓬荜生辉。”
她说着,还刻意往后退了半步,拉开一点距离,姿态放得极低,活脱脱一副 “下属对上级” 的恭敬模样。
其实心里头早慌了。
周时济看着她突然变脸的笑容,还有那刻意拉开的距离,眼底的笑意顿了顿,却没点破。
她完全听不得他说亲近一些的话,一听就跟只受惊的小猫似的,总想往壳里缩。
他侧身让开副驾驶的门,做了个 “请” 的手势,还特意补充了句轻松的话:
“先上车吧,秋日风凉。”
书林听他没再提之前的话,心里悄悄松了口气,赶紧弯腰坐进车里。
刚坐稳,就瞥见周时济绕到驾驶座那边,深咖色衬衫的下摆随着动作轻轻晃动,透着股不张扬的质感。
她赶紧移开视线,盯着自己的手指,心里还在琢磨:
等会儿吃饭的时候,得多找点话题,绝对不能再让气氛变奇怪。
车子发动后,车厢里一时有点安静。
书林憋了半天,硬找了个工作话题开口:
“您觉得这次无人机项目后续量产,在军工企业那边会不会遇到什么问题?”
她说得格外认真,仿佛只要聊起工作,就能找回熟悉的安全感。
周时济看了她一眼,从后视镜里捕捉到她眼底那点 “终于找到救命稻草” 的慌乱,忍不住勾了勾嘴角。
他顺着她的话题往下聊,语气也变得认真起来:
“应该不会吧,你们的标准都领先行业了。”
他顿了顿,又故意加了句轻松的话:
“不过现在咱们先不说工作,好不容易出来吃顿饭,你得给自己一点不想工作的时间。
你平时除了搞研究,还喜欢做什么?”
他没让书林一直躲在 “工作壳” 里,轻轻把话题往生活上引。
书林被问得一愣,下意识就想回答 “加班”,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她想了想,小声说:
“也没什么特别的,偶尔会在宿舍看看书,或者在校园里散散步。”
说完又赶紧补充了句,
“哎,你瞧我这记性,忘了恭喜你了,周市长!
听说您这次被破格提拔,政绩斐然!”
说着说着,又绕回了工作上,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让她觉得踏实。
周时济听着她的话,眼底笑意更浓。
他没再追问,只是轻声说:
“散步挺好的,能放松。我也喜欢。”
他说得随意,却悄悄距离又拉近了一点。
书林握着安全带的手紧了紧,脸又有点热。
她张了张嘴,想再端起 “职场客气” 的架子扯开话题,可看着周时济认真握着方向盘的手,话到嘴边又变成了小声的 “嗯,挺好的”。
她心里有点乱。好像不管她怎么刻意保持距离,周时济总能轻轻一句话,就把气氛弄得有点模糊。
没一会儿,车子就到了那家馆子门口。
是栋藏在巷子里的小楼,门口没挂显眼的招牌,只有个小小的木质门匾,写着 “听·说” 两个字,看着就很安静。
周时济先下车,绕到副驾驶这边替书林拉开车门,语气自然:
“到了,这家馆子的老板是王若凡的朋友。
王若凡就是我的秘书,我们从小一块长大的。”
书林头大,跟我说这些做什么?!
脑袋还是礼貌地点了点,表现出很认真听领导讲话的样子。
她跟着他走进馆子,里面果然清净,总共就几个包间,没什么客人。
老板早就候在门口,笑着迎上来:
“周先生,您来了!
包间早就准备好了,菜马上就上。”
说完就领着两人往二楼走,脚步放得很轻,生怕打扰到别人。
进了包间,书林刚坐下,服务员就端来一杯温热的菊花茶,笑着说:
“周先生特意交代的,给您泡的菊花茶,解腻又败火。”
书林捏着杯子,笑的标准。
周时济总是这样,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总能想得特别周到,让她想端着的架子,一次次破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