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西北一直是窦国觊觎的地盘,不仅是土地资源,西北边关一带遍布河流,河域之下金矿煤地遍布,地下物产资源丰富,这也正是成了两国相争的源头,窦国不会轻易罢手。
潜野言道:“陛下放心,只要臣在,定会竭力护住西北,保姜国一方太平,姜王安心处理国政即可,不必忧心西北战事。”
姜显云一手在潜野肩头拍了两下,道:“你是姜国最得力的武将,把西北交给你朕放心,对了,兽猎一事本王是秘密进行,却还是遭遇了行刺,看来姜王朝内确实混进了窦国的人。”
“姜王,”潜野道,“窦军屡次破防我方据点,这次兽猎一事便更加证实这件事情,陛下可有在朝内查出任何线索?”
姜显云摇了摇头:“一无所获,朝内接触重要文献的大臣都是元老,也是先帝身边最得力的人,若真想动手不必等到今日,先帝战死那年是出手的最好时机,可是并没有任何动向发生,其他大臣不好查,太过明显,是对其的不信任,君臣之间最忌讳猜疑,现在局势不稳,不好直接去内审。”
“一点儿眉目都没有吗?”潜野追问,“臣上报的密文少则也有二十几封,居然一点破绽都没有,这细作竟藏的如此深?”
姜显云叹了口气道:“此事犹如大海捞针,细作可以是臣子,也可能是军中之人,也可能是千万子民中的一人甚至几十人,大到朝中臣将,小到侍卫宫女,没有那么好查。”
潜野又问:“姜王召我入朝是想让臣暗查此事,还是有别的事情?”
姜显云移步至楼角,抬眼望向远处,天色阴暗,雷鸣响动。
姜显云扶栏道:“朝内不可一日无君,军中不可数月无将,你离开西北三月有余,是该回军营巡检一番了。”
“姜王是想声东击西,引出内鬼,”潜野说。
姜显云点头应声:“还是你明白我的意图啊,现下不能将目标对准朝内,不然必会引起内乱,你此行去西北,一是让大臣知道你不在姜王城,他们便会放松警惕,到时朕再找时机暗查,看看能不能查出什么。”
西北是君王的忧虑,也是潜野的难题,潜野接道:“敌在明我们在暗,我们的一举一动对方甚至都察觉得一清二楚,陛下须静待时机,切勿打草惊蛇。”
“这是自然,”姜显云正声道:“对了,此次带上卿辰一起,在外面跑野了,该带他去见见边关战场的事态。”
北桀王府内
宿卿辰今日去了城郊书院,给书院的学子们带了些书册,院里的孩子们都熟悉他了,也时常同他玩乐。
“这里的学子都是十里街的吗?”宿卿辰问夫子。
“大部分都是市里的,有少数是村里来的,听说不用交银钱,前几日便又送来好几个,”回答的人是书院的夫子,叫宣策,同宿卿辰相识。
宣策凑近宿卿辰,说:“伯公让我给二爷带话,前几日姜王兽猎一事有人密透了消息,伯公安排的人找到了一位接应人,发现了一封信和一张画。”
宣策说着从怀里拿出一张纸,上面画了画,是一颗桃。
宿卿辰看着纸上的桃:“一颗桃?什么意思?信上写的什么?”
信上所写为:
“中月初,姜王猎,随行之百余人,至矗峰而立,猎之以吉,慰国之太平,藉民之安生。”
宿卿辰沉默片刻,道:“伯公近日可好,他的寒疾如何?”
宣策回答说:“一直在用药,寒疾在冬日对身体的伤害最为致命,如今的时令,伯公身体尚且受的住。”
二人口里的伯公,就是窦王朝内的姬伯,是宿卿辰的长辈兼良师。
“那就好。”
宿卿辰心想,这么说就不是秦岩透的密,王府应该不会有人如此,就算王府有细作,这么冒险的事那人不会这么傻,除非…此人身份特殊,让人很难怀疑到他身上,宿卿辰想起了那日在北院看到的身影。
“对了主子,这是国公让我交给你的,”宣策拿出一个木盒交给宿卿辰。
“秦岩?”宿卿辰接过后打开,“玉脂膏?”
宣策继续说:“国公说姜国地处南方,气候湿润,在炎夏时节蚊虫甚多,南方人喜好熏香,国公知道你最是不喜欢那味儿,便给准备了一盒玉脂膏。”
宿卿辰一脸嫌弃的说:“他这是当我去了一个穷乡僻囊之地了,姜国是坐拥天下无数珍宝的地方,区区一个玉脂膏还是有的,给他送还回去,顺便告诉他,以后都别送了,我府上…北桀王府上多的是。”
宣策笑了笑,说:“你们两个不管见没见着面,都喜欢给对方挑刺,不逮着对方说几句,心里就不痛快,对了主子,近日在王府可还好,那个北桀王没有为难你吧?”
“为难?”宿卿辰说的轻松,“他要真的为难我,今日我就不会站在这里同你说话了。”
宣策担心主子,道:“听闻北桀王是个不好对付的主儿,脾性古怪,性情多疑,主子在王府还是要注意些。”
之于他人可能有防着的必要,可宿卿辰倒不至于如此:“放心,我好的很,姜显云亲自送给他北桀王的人,他好生招待都来不及,不会对我怎样,那封信现在在哪儿?信上可还发现其他线索?”
宣策回答:“在伯公那里,信上除了刚才说的内容和那幅画外,未发现其他异样,伯公本打算彻查那小厮,奈何动用刑法,那人只是求饶,什么也不说,伯公心想此人也就是个跑路的,并不知道背后人是谁。”
“伯公将人放走了?”宿卿辰问。
“没有,关在刑房。”宣策说。
宿卿辰又问:“伯公接下来有何打算,那封信应该是查不出什么,至于那幅画…想必有一定的含义。”
宣策继续说:“伯公将信交给了程方里,暗查写信人。”
“程方里?姜显云身边随侍?”宿卿辰道,“伯公将信交给程方里应该是核查字迹,可是在朝内核查字迹的话,只有官臣上交的折子才有,程方里敢去阅览奏折?”
“程大人在姜显云身边多年,平时一直伺候在侧,多少会参阅一些,只是耗时会有些久,但总归是有希望的。”宣策说。
宿卿辰拿起手里的画:“这颗桃应该是关键信息,代表了此人的身份,这样看到的人才会知道信上的消息是可信的,从而安排人去布署此次行刺一事,”宿卿辰皱着眉头,念叨着。
这颗桃究竟代表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