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得格外粗重。
司马懿的话语让他彻底醒悟。
已无可能。
若不能采取行动,等待他们的只有缓慢消亡。
一旦曹舒被立为储君...
以曹操的作风,绝不会允许曹丕成为曹舒的绊脚石。
毕竟名义上,曹丕始终是曹舒的生父。
曹操在世时尚能压制,待其百年之后,曹丕的存在必将成为新君的隐患。
以曹操的深谋远虑,怎会容忍这个潜在威胁?
局势已至生死相搏之境。
不是曹舒死,就是曹丕亡!
曹丕久久不语。
最终,他沉重地颔首。
即将要做的事,无论成败,都将成为他毕生的污点。
......
街道上。
臧霸遭遇河南世家的伏击。
仅率一两千亲兵的他很快被俘。
更有人将臭袜塞入其口,堵住他的污言秽语。
河南世家众人假意支援城门守军。
然而战事已近尾声。
城外河北世家全军覆没。
曹彰、崔林、卢纾尽数被擒。
司马朗的三万兖州兵非死即降。
许昌城门缓缓开启。
夏侯惇率虎豹骑入城。
望着谄媚逢迎的河南世家,夏侯惇几欲作呕。
但他并未立即清算。
真正的较量,此刻才刚开始!
......
夏侯惇将兵权暂交心腹,直奔尚书令府。
府中棋局已至终盘。
大舅哥,还要继续么?
曹舒执子轻问。
荀彧含笑摇头:
舒公子棋艺超群,彧甘拜下风。
曹舒连连摆手笑道:
大舅哥,你未免太抬举我了。
方才那步棋,你明明能致我于死地,却故意放过了机会。
荀彧轻叹一声:
舒公子,那步棋看似胜券在握,实则暗藏玄机。
况且我不信,你没有后手。
两人对弈的并非寻常围棋,而是融合了多种规则的古老棋艺。
这种棋局比现代围棋更为复杂多变。
正说着,曹舒突然起身:
大舅哥,元让叔公将至,我该告辞了。
这盘棋,胜负未定。
荀彧一时愕然,不解其意。
无论是夏侯惇、荀彧,还是曹操,都已默许曹舒为继承人。
河北世家除辛毗外尽数落网,河南世家也已归顺。
眼看大局已定,曹舒为何突然离开?
未等荀彧追问,曹舒已在亲卫护送下悄然离去。
片刻之后,夏侯惇匆匆赶到。
见荀彧无恙,夏侯惇松了口气。
但听闻曹舒不知所踪,顿时独目圆睁:
文若,我大侄孙去哪了?
莫非有人要加害于他?
尽管曹舒早已独当一面,在夏侯惇心中仍是需要呵护的后辈。
荀彧连忙劝道:
元让,舒公子必是另有谋划。
难道你还不相信他的才智?
这世上能让他吃亏的人,怕是还没出生呢!
夏侯惇神色稍缓,却仍咬牙切齿道:
曹彰这次竟与卢纾、崔林等人厮混在一处。
待到孟德归来,定要好好教训这小子!
荀彧闻言只能苦笑,这话他可不好接茬。
夏侯惇能随意责打曹彰,但荀彧却没这个资格。
自家人与外人,终究是不同的。
处置曹彰之事交由夏侯惇。
而对付河北世家,则需荀彧出手。
可还未等荀彧提笔拟奏,
几名校事府密探慌慌张张跑来禀报:
令君,出大事了!
王凌、司马孚二贼率兵闯宫,
陛下猝不及防,竟遭贼子毒手!
虽已擒获二贼,可陛下...已然驾崩!
荀彧身形一晃,
幸得夏侯惇搀扶才未跌倒。
请令君速速入宫主持大局!
密探急声催促。
荀彧不及细想,匆忙赶往皇宫。
夏侯惇紧随其后。
宫墙内血迹斑斑,无声诉说着方才的惨剧。
荀彧心痛如绞。
虽对刘协早已失望,
但对汉室终究难舍旧情。
眼见宫闱化作修罗场,荀彧悲愤捶胸。
天子 已被收敛。
荀彧验明正身后,含泪痛呼:
陛下,是臣无能,未能护您周全。
转眸看向王凌、司马孚时,眼中杀意凛然。
近前细察,却发现二人早已断气。
看似咬舌自尽,畏罪自裁。
但随行的夏侯惇却眯起眼睛。
久经沙场的他看出端倪——
这分明是死后被人伪装的假象。
真正弑君又嫁祸于人的幕后 ,
答案已呼之欲出。
可夏侯惇会向荀彧道破 吗?
自然不会!
刘协在这场变故中丧生,可谓死得正是时候。
王凌与司马孚这两个谋逆之徒害死了天子,与曹公毫无干系!
刘协驾崩后,继承大统的只能是曹节与刘协的子嗣。
夏侯惇作为曹公心腹,自然清楚那个所谓的皇子实则是从曹氏旁支过继的冒牌货。
但他知晓内情,旁人却未必知情!
只要曹公与曹节一口咬定此子乃刘协血脉,那这孩子便是皇位唯一合法的继承人。
......
生活总要继续。
悲痛过后,荀彧立即着手处理各项政务。
最令他头疼的,莫过于那些疑似参与叛乱的河南世家。
河北世家必将遭到清算。
但对河南世家,却缺乏确凿证据证明他们图谋不轨。
除了出卖臧霸的河南世家外。
其余各家个个表现得安分守己。
法不责众。
作为昔日河南世家的领袖,荀彧实在难下狠手全部惩处。
况且这些曹营元老,若无谋反实据,岂能轻易问罪?
但若放任不管,必成后患。
正当荀彧进退维谷之际。
大量河南世家私养死士、 枉法的罪证被呈至尚书令府。
这下即便荀彧心有不忍,也不得不对河南世家开刀!
河南世家元气大伤。
没有数年光景难以恢复。
其中司马氏下场最为凄惨。
参与谋反的司马朗被判极刑。
弑君的司马孚毙命于宫闱。
二人子嗣皆被诛灭。
司马防与司马懿被抄没家产,贬为庶民。
显赫一时的司马氏,从此与世家大族再无瓜葛!
......
转瞬之间。
五日已过。
许昌城重归平静。
那场 仿佛从未发生。
夏侯惇再度领兵出征。
此番他真正挥师北上驰援幽州。
毕竟公孙渊与能臣抵之尚未平定。
幽州前线急需夏侯惇率军驰援。
刘协的丧礼尚未确定具体日期,此等大事须待曹操归来后再行定夺。
年仅三岁的刘曦,刘协与曹节名义上的“儿子”,已身着龙袍端坐于皇位之上。
众人心知肚明,这不过是走个形式罢了。
刘协之死,标志着汉室朝廷彻底步入覆灭的倒计时!
……
曹丕府邸
府中一片冷清萧索,与曹彰相比,曹丕已算幸运。
曹彰被夏侯惇当众掌掴之事早已传遍许都,随后更以谋反之名下狱,只待曹操回都发落。
即便侥幸保命,恐怕也将步曹植后尘,永无翻身之日。
曹丕轻手轻脚关上书房门,随后缓缓开启暗室机关。
密室中,司马防与司马懿的身影渐渐浮现。
司马家虽遭抄没,族人贬为庶民,但父子二人得曹丕庇护,仍藏身于此。
在他们眼中,一切尚未结束!
曹植倒台,曹彰入狱,如今有资格争夺继承权的,仅剩曹丕与曹舒。
若能设法让曹舒失去资格,曹丕便可不战而胜!
只要曹丕上位,司马家失去的一切,皆可重夺!
为此,父子二人日夜筹谋,不断完善计划。
此刻见曹丕现身,司马懿迫不及待道:
“主公,时机已至,计划可施!”
“虽不知曹舒如今身在何处,但只要散布他非曹家血脉之事,纵使他曾深得丞相信任,日后亦将沦为弃子!”
言罢,司马懿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若非曹舒,司马家岂会沦落至此?
但这一切,终将终结!
曹丕身为曹舒名义上的父亲,若亲口指认其为“袁舒”,与曹氏毫无血缘……
此消息一旦传出,必将掀起滔天巨浪!
什么?
你说曹丕是为了争权才编出这种话?
那曹营的文武官员和百姓们会怎么想?
文武官员们会觉得,曹舒从此与曹家基业再无半点关系!
百姓们则会认为,曹丕戴了绿帽,替别人养了这么多年儿子。
曹舒该怎么办?
他得拿出证据自证清白!
可除了滴血认亲,曹舒根本没有别的办法证明自己。
就算母亲甄宓站在他这边,曹丕仍能咬定自己是“喜当爹”,替别人养儿子。
无论结果如何,这事一旦传开,曹舒的名声必定毁于一旦!
心理承受能力差些,说不定还会想不开自尽。
任何时代,舆论的力量都不容小觑。
后世死于网暴的人尚且不少,何况是听风就是雨的古代?
见司马懿赞同“喜当爹绿帽计划”,曹丕狠声道:
“仲达,我已找到当年为曹舒接生的稳婆。”
“当年为甄宓诊出喜脉的医师,也会按我的意思改口!”
“这次,必须成功!”
曹丕眼中几乎迸出癫狂之色。
主动戴绿帽、承认喜当爹,正常人根本干不出这种事。
但如今,为了争夺继承人之位,曹丕不惜一切手段!
只要能赢,失去的都不值一提。
这便是支撑曹丕的动力!
至于曹操——
在曹丕看来,他本就疑心极重。
一旦“曹舒实为袁舒”的传言散开,即便曹操再宠爱曹舒,也必定翻脸!
失去曹操的宠爱与曹营上下的支持,曹舒能力再强也只是个外人。
毁掉曹舒拥有的一切,这就是曹丕的绝杀!
此招一出,他坚信胜利必属于自己!
尚书令府中,荀彧正批阅公文。
忽然,几名校事府密探匆匆来报:
“大人,许昌东西两市突现离奇谣言,称舒公子实为袁熙之子!”
“我们已抓获十余名造谣者,可流言蔓延之势难以遏制,坊间议论愈演愈烈。”
荀彧猛然起身,案几震响:
“何人胆敢散布此等谣言?”
随即又缓缓落座。
曹舒是否确为曹丕骨血,此事连荀彧亦难断言。
然以他对曹操的了解,
若曹舒血脉存疑,断不会受其偏爱至此,更遑论传以嗣位。
值此紧要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