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官道以更快的速度向着帝国四方延伸;造纸署和书局规模不断扩大,
廉价书籍和《大秦朝闻》报如同血液般流向郡县;羽绒工坊开始尝试向外供货;甚至连牛痘接种都开始有计划地向偏远地区推广。
嬴琮变得更加忙碌,但他脸上温和的笑容却多了起来。
少了诸多掣肘,他协调事务顺畅了许多,甚至开始提出一些自己的改进建议,虽不算惊艳,却踏实可行,渐渐赢得了将作监上下乃至嬴稷的认可。
这一日,秦昭又从大集归来,这次她没带什么吃的穿的,而是宝贝似的捧回一个小巧的藤编盒子,里面铺着柔软的丝绒,丝绒上放着几根淡黄色、半透明、富有弹性的小圈圈。
“父皇父皇!你看!”她献宝似的跑到正在批阅奏章的嬴稷面前,拿起一根小圈,用力一拉,那小圈瞬间伸长,一松手,又“咻”地一下弹回原状。
“母后母后!这个可以绑头发!比绳子好看多了!”她又跑向正在查看账簿的萧皇后,笨拙地想用那小圈圈去束皇后如云的发髻。
“哥哥哥哥!这个弹起来好远!”她甚至拿起一根,试图弹向正在一旁核算书局账目的嬴琮。
嬴稷放下朱笔,饶有兴致地捏起一根,感受着那奇妙的弹性:“此乃何物?”
“卖货的姐姐说,叫……叫‘橡皮筋’!”秦昭眼睛亮晶晶的,“是用一种叫橡胶树的眼泪做的!可好玩了!昭儿用一对小珠花换了好多!”
“橡胶树?”嬴稷若有所思。他又轻轻拉拽着那富有弹性的小圈,目光微凝。
这东西看似只是个玩物,但这般良好的弹性……是否可用于其他地方?
若是再粗些,再长些,代替马车某些部位的皮革绳索?或是用于弩机?
萧皇后则笑着任由女儿在自己头发上捣鼓,感受着那橡皮筋确实比丝带更牢固不易松脱:“倒是别致。若能量产,宫女儿们梳妆倒方便不少。”
嬴琮被妹妹弹过来的橡皮筋吓了一跳,捡起来看了看,笑道:“这东西若做得再粗些长些,或许孩童们还能用它来跳着玩?”他随口一说,却不知给了秦昭多大的灵感。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咸阳宫里便常见如下景象:小雨宸公主带着几个小宫女,拿着连成长串的橡皮筋,挂在廊柱或树杈上,嘴里念着古怪的节奏“马兰开花二十一……”,灵巧地跳来跳去。
这种新奇有趣的“跳绳”游戏很快风靡宫廷,连一些年轻嫔妃都忍不住尝试几下。
而嬴稷,则派人暗中寻访那“橡胶树”的踪迹,并将那几根小小的橡皮筋送到了将作监,吩咐:“研究此物之弹性,看看能否用于军械、车马或工具之上。”
又逢大朝会。此次朝会气氛与以往截然不同,少了些许隐晦的对抗,多了几分务实与效率。
各部依次奏报,内容令人振奋:
“禀陛下,关中平原新式农具推广已逾七成,今夏麦收在即,据各地简报,亩产预计可比往年增两成以上!”
“陇西郡报,官营楮林长势良好,明年造纸原料可保无虞。”
“南阳郡守奏,依《朝闻》报所载租借之法,妥善解决贫户购犁难题,百姓感念皇恩,春播顺利。”
“将作监奏,水泥产量稳步提升,可支撑同时修筑三条驰道……”
捷报频传,嬴稷端坐龙椅,面色平静,唯有眼底深处一丝锐芒显示着他内心的波澜。
清洗之后,政令通达,成效立竿见影。果然手段强硬些也没什么不好。
然而,并非没有难题。
一位郡守出列,面露难色:“陛下,新式农具虽好,然损坏亦时有发生。郡中铁匠往往不善修理,送回原厂又耗时费力,影响农时,百姓颇有怨言……”
又一位官员奏道:“《朝闻》报分发至边远县乡,路途遥远,仍时有延误。且一地之新闻,于另一地百姓而言,未必关切。可否……”
这些问题琐碎却实际,关乎新政最终的落地效果。
就在这时,一向温和少言的嬴琮,在嬴稷目光的鼓励下,竟主动出列:“父皇,儿臣或有拙见。”
众臣目光聚焦于他。
“关于农具维修,”嬴琮声音尚带一丝紧张,但条理清晰,“或可于各郡县设立‘农械所’,招募巧匠,由将作监派遣熟手培训,专司新式农具之维修与养护,并可少量打造易损部件。如此,可解百姓燃眉之急。”
“至于报纸……”他顿了顿,忽然想起妹妹曾抱怨报纸送到学堂时新闻都变旧闻了。
灵光一闪,“或可仿效《朝闻》报,但内容不必全国一致。可否允各郡县,甚至大宗商品集散之地,依本地民情物价、风俗要事,自行刊印地方版‘小报’?只需遵循一定规制,内容报备查验即可。如此,新闻更近,百姓更愿看。”
建议提出,朝堂上一片低声议论。设立地方农械所倒还好说,这允许地方刊印“小报”,可是从未有过的先例!
嬴稷沉吟片刻,眼中却闪过一丝赞赏。
长子这两个建议,一个极其实用,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另一个则大胆且富有创意,在确保中央权威的前提下,给予了地方一定的灵活性,或许能更好地激活地方活力。
“准奏。”嬴稷当场拍板,“农械所之事,由将作监与治粟内史会同办理。地方小报之议……长安君,此事便由你牵头,拟定个章程出来,再议。”
“儿臣遵旨!”嬴琮强压激动,躬身领命。这是他第一次在朝堂上提出被父皇采纳的具体政见。
退朝后,嬴琮兴奋地找到秦昭:“昭儿,今日多谢你了!”
正用橡皮筋编手链的秦昭抬起头,一脸茫然:“啊?谢我什么?”
嬴琮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多谢你提醒哥哥,新闻要快,要近啊!而且,你这个清辉学院的工匠到时候哥哥看看能不能先用用,用于补缺。”
秦昭眨巴着大眼睛,完全不明白自己什么时候提醒过,但看到哥哥高兴,她也跟着傻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