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备战洛阳,瓦岗军的紧急部署
杨辰的声音并不响亮,却像一柄无形的重锤,狠狠砸在议事堂内每一个人的心上。
“赌得起这一次。”
这五个字,带着一种近乎疯狂的自信,回荡在死寂的空气里。堂内众将,无论是桀骜不驯的单雄信,还是老成持重的王伯当,此刻都屏住了呼吸,目光灼灼地盯着那个站在沙盘边的年轻人。
他们的眼神里,有震惊,有疑虑,更多的,却是一种被点燃的,名为“希望”的火焰。
李密负手而立,玄色劲装将他衬得如同一尊铁铸的雕像。他没有说话,只是用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眸凝视着杨辰,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看个通透。
良久,他那紧绷的嘴角,忽然向上牵动了一下,露出一个极其细微的,谈不上是笑意的弧度。
“好一个赌得起。”
李密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我瓦岗的基业,确实是赌出来的。既然要赌,那就赌一把大的。”
他猛地转身,面向众将,原本内敛的气势轰然迸发,属于魏公的威严瞬间充斥了整个议事堂。
“传我将令!”
“在!”众将轰然应诺,甲叶碰撞之声铿锵作响。
“单雄信!”
“末将在!”单雄信踏前一步,声如洪钟。
“命你率本部玄甲骑兵五千,另拨付步卒一万,合计一万五千人。明日辰时,出城迎敌!记住,你的任务,不是决战,是作势!”李密的手指,重重地敲在洛阳城外的开阔地上,“动静要大,旗号要多,声势要足!务必将李世民的主力,牢牢地钉在城外,让他以为,我瓦岗要与他在此决一死战!”
单雄信的脸上,先是闪过一丝未能与敌军主力硬撼的遗憾,但随即,他便明白了此举的深意。这是为奇袭部队创造机会的阳谋。他咧开大嘴,露出白森森的牙齿:“魏公放心,末将就是豁出这条命,也得给罗成那小子撕开一道口子!”
李密的目光,转向了角落里一直沉默不语的白袍小将。
“罗成!”
罗成睁开双眼,那双平静的眸子里精光一闪,他抱着银枪,向前一步,并未言语,只是静静地等待命令。
“命你率麾下燕云十八骑为骨,再从全军中挑选三千精锐骑士,一人双马。只带三日干粮、火油、引火之物。”李密的声音压低了几分,透着一股森然的杀机,“你的任务,只有一个——烧!找到李世民的粮草,把它烧得干干净净!烧完就走,不可恋战!”
罗成那张俊美得有些过分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波动。他抬眼,深深地看了一眼杨辰,随即对李密抱拳,吐出一个字。
“诺。”
一个字,干脆利落,一如他的枪。
李密的目光再次扫过全场:“秦琼!”
“末将在。”秦琼出列,神情沉稳。
“你率领三万兵马,为全军总预备。驻扎于城北邙山大营。若单雄信正面战事不利,你需即刻驰援,接应他退回城中。若罗成奇袭得手,被敌军追击,你需出城策应,确保他能全身而退。两边,你都要顾着。”
这是一个责任最重,也最考验大局观的任务。秦琼没有丝毫犹豫,沉声应道:“末将领命!”
“王伯当、裴仁基!”
“在!”
“你们二人,负责洛阳四门防务。加固城防,搬运滚石擂木,组织民夫协防。我不管李世民在城外闹出多大的动静,洛阳城,不能出半点纰漏!”
“遵命!”
一道道命令,从李密口中清晰地发出,如同一架精密的战争机器,开始缓缓转动。原本还因派系之别而有些隔阂的众将,此刻在明确的军令之下,迅速拧成了一股绳。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职责,也清楚同伴的任务。一种同仇敌忾,生死与共的气氛,悄然在议事堂内弥漫开来。
翟让旧部与李密心腹之间的那点芥蒂,在这场决定瓦岗生死的战役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最后,李密的目光落回到杨辰身上。
“杨辰。”
“学生在。”杨辰躬身。
“你既为行军参军,便随军师府,居中调度。”李密沉吟片刻,又补充了一句,“你对李渊军情,似乎颇有见解。城防的细节布置,你多费些心思,拿出个章程来,辅佐茂公。”
这道命令,看似寻常,却等于给了杨辰极大的权力。他不仅能参与中枢决策,更能直接对具体的城防事务提出方案。这让在场的不少将领,再次对这个年轻人刮目相看。
“学生遵命。”杨辰应道,神色平静,无喜无悲。
“好了,都下去准备吧。”李密挥了挥手,“天亮之后,我要看到一支枕戈待旦的瓦岗大军!”
“诺!”
众将齐声领命,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出议事堂。沉重的脚步声和甲胄的摩擦声,汇成了一曲激昂的战前序曲。
很快,议事堂内便只剩下李密、徐茂公和杨辰三人。
李密走到巨大的沙盘前,久久不语。他伸出手,模拟着罗成那支奇兵的行进路线,眉头时而舒展,时而紧锁。
“福昌山道……”他喃喃自语,“这个地方,连我军中许多老斥候都未必知晓,你是如何得知的?”
这个问题,又一次触及了杨辰情报来源的秘密。
杨辰心中早有准备,躬身答道:“回魏公,学生此前在洛阳任职,主管民生。曾为勘探水源,修缮道路,几乎走遍了洛阳周边的山山水水。这福昌山道,便是那时无意中发现的一条废弃古道,当地山民称其为‘鬼愁涧’,寻常人根本不敢走。也正因如此,学生才敢断定,李世民绝不会在此设防。”
这个解释合情合理,将一切都归于他之前任洛阳令时的“勤勉”。
李密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没有再追问下去。他转头看向徐茂公:“茂公,后续的兵力调配、军械发放,就劳你多费心了。”
“魏公放心,此乃老臣分内之事。”徐茂公躬身道。
李密点了点头,最后看了一眼杨辰,那眼神复杂,似乎在说“别让我失望”,又似乎在说“最好别耍花样”。随后,他便转身离去,背影决绝。
直到李密的脚步声彻底消失,徐茂公才长舒了一口气,他走到杨辰身边,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那干瘦的手掌,却带着一股温和的力量。
“你小子,今晚可真是……唉!”老军师摇着头,脸上满是哭笑不得的神情,“一会儿是虎狼之药,一会儿又是惊天豪赌,老夫这颗心,迟早要被你吓得跳出来。”
杨辰脸上露出一抹歉然的微笑:“让军师忧心了。”
“何止是忧心。”徐茂公压低了声音,领着他向堂外走去,“你可知,你今晚的安排,除了军事上的考量,还暗合了制衡之道?”
杨辰目光微动,没有说话。
“让单雄信正面迎敌,既满足了他求战之心,也安抚了翟让大哥那边的旧部,让他们觉得受到了重用。而将奇袭粮道这等扭转乾坤的重任,交给我瓦岗最锋利的枪——罗成,则能让军中真正有才干的将领心服口服。”徐茂公赞许地看着他,“一碗水端得平,这很难得。但你也要小心,锋芒太露,易遭人嫉。尤其是王伯当他们,今夜见魏公对你如此倚重,心中怕是早已起了波澜。”
“学生明白,日后定当谨言慎行。”杨辰真心实意地说道。
徐茂公的提点,让他心中温暖。在这冰冷的权力斗争中,这份来自长者的关怀,弥足珍贵。
两人走出军师府,天边已经泛起了一抹鱼肚白。清冷的晨风吹散了长夜的压抑,却吹不散战争的阴云。
整个洛阳城,已经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兵营。一队队士兵手持火把,迈着整齐的步伐,从各处营房开赴指定的城防位置。城中铁匠铺的炉火烧得通红,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彻夜未停,一支支锋利的箭矢被赶制出来。百姓们也被动员起来,在官吏的组织下,将滚石、热油等守城物资,一筐筐地运上城头。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而肃杀的气息。
杨辰与徐茂公告别,独自一人向自己的府邸走去。他没有回那个象征着洛阳令身份的官署,而是回到了系统奖励给他的那处宅院。
他需要一个绝对安静的地方,来复盘整个计划。
回到书房,他摊开一张更为精细的洛阳周边舆图。这是他花费情缘点从商城兑换的,其精准程度,远超这个时代所有的地图。
他的手指,顺着福昌山道那条细细的黑线,缓缓移动。
计划,看似完美无缺。
正面有单雄信牵制,侧翼有罗成突袭,秦琼的预备队可随时策应两方。李密的指挥,徐茂公的后勤,整个瓦岗的力量都被调动了起来。
但是,战争,从来都不是纸上谈兵。
对手是李世民,那个被誉为“天可汗”的男人。他真的会那么轻易地,就让自己钻了空子吗?
杨辰的脑海里,再次浮现出系统给出的那份情报。他逐字逐句地回忆着,不敢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兵力估算:先锋部队约三万,由李世民亲领。后军约十万,粮草辎重无数,绵延数十里。】
一切似乎都没有问题。
可就在这时,他脑中灵光一闪,忽然捕捉到了一个之前被他忽略的细节。
系统的情报里,只提到了李世民亲领先锋,却并未提及,负责押运粮草的后军将领,是谁。
一个念头,毫无征兆地从他心底冒了出来,让他背脊瞬间窜起一股凉意。
按照常理,押运粮草这等重要的任务,李渊不可能交给一个无名之辈。会是谁?李建成?不可能,他要留守太原。李元吉?勇则勇矣,却太过鲁莽。
那么……
杨辰的目光,死死地盯在了地图上。他忽然发现,如果李世民的胃口足够大,他完全可以将计就计。用粮草作为诱饵,在福昌山道的另一端,张开一张大网。
而罗成那三千骑兵,就像一头兴冲冲扑向诱饵的猎豹,最终只会一头撞进猎人最致命的陷阱里。
能设下此等陷阱,并有能力指挥调度,将罗成这等猛将围杀的人,纵观李唐阵营,除了李世民本人,还有谁?
一个女人的身影,浮现在杨辰的脑海中。
平阳昭公主,李秀宁。
“不好!”杨辰低喝一声,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冷汗。
如果押运粮草的,是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