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厂一役,林逸“厄运使者”的名号不胫而走。这绰号带着几分调侃,但更多的是一种敬畏。能以那种匪夷所思的方式扭转战局,这在诡异局的历史上也是独一份。
他的待遇也随之提升。从原本的临时编外人员,转正为正式探员,虽然职级不高,但权限和资源配给都得到了优化。
胡老专门为他申请了一个独立的小型静室,方便他修炼那独特的“厄运引导”能力——现在被胡老正式命名为“概率偏转灵觉”。
“你这能力,本质上是极高灵觉对‘可能性’的感知和微干预。”胡老在静室里对林逸解释道,“你能看到那些即将发生的‘坏可能性’,并通过自身能量场或意念,对其进行极其细微的干扰,使其偏转到对己方有利或对敌方不利的方向。
这需要惊人的精准度和能量控制力,寻常人根本做不到,但你那‘天生倒霉’的体质,反而让你对‘坏可能性’异常敏感,成了施展这能力的基础。”
林逸听得似懂非懂,但大概明白了一点:他不是制造厄运,而是引导和偏转已经存在的厄运。
他开始在胡老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训练。不再是简单的《凝心诀》,而是更加精细的能量操控练习,比如用意念让骰子掷出想要的点数,虽然成功率低得感人,或者让倾倒的水杯恰好洒在指定的区域,呃,经常失败,弄得满地狼藉。
过程依旧充满“意外”,但林逸能感觉到,自己对那种“坏可能性”轨迹的捕捉越来越清晰,干预的尝试也不再是完全的瞎蒙。
与此同时,诡异局对“破界会”的残余势力进行了清剿,但那个戴金色鸟嘴面具的核心人物及其少数亲信却如同人间蒸发,线索暂时中断。
不过,从缴获的部分资料和俘虏口中,他们得知了更令人不安的消息——“破界会”并非孤例,在全球范围内,都存在类似企图打破两界平衡的组织或个人,他们统称为“界限撕裂者”。而里世界内部,似乎也并非铁板一块,存在着渴望入侵现实的激进派系。
世界,远比林逸想象的更加复杂和危险。
这天,林逸刚结束一次失败的“让笔立起来”训练(笔飞出去插进了天花板),就被陈卫东队长叫到了会议室。
会议室里除了陈队和林薇,还有一个林逸没见过的、气质冷峻、穿着与诡异局风格略有不同制服的中年男人,他的肩章是交叉的剑与橄榄枝。
“林逸,这位是总部特派员,龙骁。”陈队介绍道。
龙骁目光如电,扫过林逸,微微点头:“‘厄运使者’,久仰。你在化工厂的表现,总部很感兴趣。”
林逸有些局促地笑了笑。
龙骁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主题:“这次来,是有一个重要的联合任务。在我国西北边境,昆仑山脉边缘,发现了一处新出现的、极其稳定的‘界限薄弱点’。根据观测,其能量等级很高,而且……有迹象表明,可能有里世界的‘原生种族’在附近活动。”
“原生种族?”林逸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
“里世界并非只有混乱的能量和诡异,”林薇解释道,“那里也存在拥有智慧和社会结构的原生种族,有些相对温和,有些则极具攻击性。他们对现实世界的态度也各不相同。”
龙骁接过话头:“这个薄弱点位置敏感,靠近几个小国的交界,情况复杂。总部决定组建一支联合调查队,由我们诡异局主导,邀请几位对里世界有研究的民间人士参与,共同前往调查评估。陈队推荐了你。”
“我?”林逸一愣,“我这点能力……”
“你的‘概率偏转’能力,在未知环境中具有极高的侦查和风险规避价值。”龙骁语气肯定,“而且,根据情报,那个区域似乎存在某种……干扰运势的天然力场,寻常人进去会变得极其倒霉。对你来说,或许反而是如鱼得水?”
林逸嘴角抽搐了一下,如鱼得水?是如履薄冰才对吧!
“任务代号‘昆仑眼’。”陈队看着林逸,语气严肃,“风险等级初步评估为A级(高风险,可能遭遇强大敌人或极端环境)。林薇担任队长,你作为特殊顾问随行。这是对你能力的认可,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愿意接受吗?”
A级任务!昆仑山脉!里世界原生种族!
林逸感觉自己的“厄运”预感又开始隐隐作痛。这绝对是个大麻烦。
但他看着陈队和龙骁期待的目光,又看了看旁边神色平静却眼神坚定的林薇,想起了自己加入诡异局的初衷。
他想掌控自己的命运,想真正地帮助他人,而不是作为一个无能为力的“倒霉好人”活着。
昆仑山脉,界限薄弱点,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关乎两个世界平衡的重大秘密。他不能退缩。
“我愿意。”林逸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不安,眼神变得坚定。
“很好。”龙骁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准备一下,三天后出发。相关资料会发到你的终端上。”
离开会议室,林逸看着窗外繁华的城市,心情复杂。他才刚刚适应诡异局的生活,就要踏上更遥远、更危险的征途。
他的“度假世界”,真是越来越刺激了。
不过,这一次,他不再是那个只能被动承受厄运的倒霉蛋。他是诡异局的正式探员,“厄运使者”林逸。他将带着他那独特的能力,主动走向风暴的中心。
昆仑,我来了。但愿我这身“晦气”,能在那片神秘的土地上,发挥点正面作用。
林逸握了握拳,开始为即将到来的远征做准备。他知道,前方的路注定不会平坦,但他已无所畏惧。
前往昆仑山脉的旅程,远比林逸想象的要……颠簸。
他们先是乘坐军用运输机抵达西北某处秘密基地,然后换乘经过特殊改装、适合高寒山地行驶的全地形车,在茫茫戈壁和逐渐隆起的山峦间跋涉了整整两天。
随着海拔不断升高,空气变得稀薄寒冷,车窗外的景色也从荒凉壮阔变成了白雪皑皑、峰峦如刃的极地风光。
联合调查队算上林逸和林薇,一共七人。除了他们俩,还有:
扎西格桑:一位皮肤黝黑、沉默寡言的藏族向导,据说祖辈就生活在昆仑山脚下,对这片神秘区域有着外人难以理解的认知。
王胖子:一个自称“民间考古与民俗学者”的圆润中年男人,话痨,总爱吹嘘自己见识过多少奇闻异事,但眼神里透着精明。他是总部通过特殊渠道邀请的“民间人士”之一。
阿青:一个看起来只有十七八岁、神情冷淡的少女,背着个长长的布囊,据说是一位隐世道门的传人,对能量感知和阵法有独到研究。她是另一位“民间人士”。
雷涛:诡异局总部派来的精英外勤,身材高大,装备精良,负责队伍的武装护卫,性格沉稳干练。
林逸是队伍里最年轻的,也是看起来最“普通”的一个。王胖子一路上没少旁敲侧击地想打听他的“特殊能力”,都被林逸含糊地应付过去了。
阿青则始终一言不发,只是偶尔会用那双清澈却似乎能看透人心的眼睛打量他一下,让林逸感觉浑身不自在。
林薇作为队长,压力最大。她不仅要协调队伍,还要时刻关注着能量探测器的读数。越靠近目标区域,探测器的波动就越发异常,指针时不时疯狂摇摆。
“这里的能量场非常混乱,而且……确实有种让人心烦意乱的感觉。”林薇看着探测器,眉头紧锁。她注意到,队伍里的其他人,包括向导扎西,情绪都似乎受到了一些影响,变得有些焦躁,只有林逸和阿青看起来还算正常。
林逸确实感觉还好。这里的混乱能量场和他那天然的“厄运”气场似乎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共鸣,反而让他觉得……有点“亲切”?就像回到了家一样。
他那“概率偏转”的灵觉在这里异常活跃,不断捕捉到周围环境中各种细微的、不稳定的“坏可能性”——比如哪块雪岩可能松动,哪片雪地下面可能是空的。
“前面左转避开那块凸出的岩石,它半小时内可能会塌。”林逸突然开口提醒开车的雷涛。
雷涛虽然将信将疑,但还是依言操作。结果车队刚过去没多久,后方就传来一阵闷响,那块岩石果然滑落,砸在了他们刚刚经过的路上。
众人看向林逸的眼神都变了。王胖子更是啧啧称奇:“嘿!神了!小林同志你这比雷达还准啊!”
林逸只能干笑两声,难道要他说自己是靠“倒霉预感”判断的吗?
经过数日的艰难跋涉,他们终于抵达了目标区域附近——一个位于两座雪峰之间的无名山谷。根据卫星图片和前期侦察,那个稳定的“界限薄弱点”就在山谷深处。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进入山谷的前一晚,负责与后方基地联络的雷涛,脸色难看地找到了林薇。
“队长,联系不上基地了。所有频道都受到强烈干扰,信号完全中断。我们……失联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没过多久,出去探查周边环境的扎西也带回了一个更糟糕的消息。
他在山谷入口附近,发现了一些被积雪半掩埋的帐篷残骸和散落的科研设备,上面有国家地理和生物研究所的标识。他还找到了一本冻得硬邦邦的笔记本。
笔记本的主人属于一支半个月前进山、同样宣告失联的高原科考队。最后的记录停留在他们发现山谷内出现“奇特发光现象”和“无法解释的低频信号”,正准备深入调查。
“科考队……恐怕凶多吉少。”林薇合上笔记本,脸色凝重。任务等级恐怕要重新评估了。不仅要调查界限薄弱点,可能还要搜寻幸存者,查明科考队失联的真相。
山谷深处,那在夜色中隐约泛着诡异微光的区域,此刻在众人眼中,仿佛变成了一张择人而噬的巨口。
失联、未知的危险、可能存在的幸存者……所有因素都让这次任务充满了变数。
林逸感受着山谷方向传来的、那种混合着界限能量和某种冰冷恶意的气息,他的“厄运”预感前所未有的强烈。
他知道,这次昆仑之行,注定是一场九死一生的冒险。
“准备一下,明天一早,进入山谷。”林薇下达了命令,声音在寒冷的夜风中显得格外坚定。
所有人都明白,他们没有退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