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骄阳似火,酷热难耐,整个省城被炎炎烈日无情地炙烤着。空气中似乎没有一丝流动的气息,闷热异常,让人感到窒息和压抑。时光荏苒,转眼间已经过去了将近三个星期,而就在这段时间里,林峰毅然决然地做出了一个关系到自己生死存亡的重大决定。
然而,令人诧异的是,尽管这个决策如此关键且影响深远,但在这漫长的三周内,一切看上去竟然风平浪静,甚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平静许多。这种诡异的氛围使得林峰以及他身边的核心圈子成员们心生警惕——他们敏锐地察觉到,一股看不见摸不着的巨大压力正在悄无声息地从各个方向汇聚而来,并逐渐形成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将他们紧紧包围其中。
走进林峰的办公室,可以看到窗户的窗帘总是半遮半掩着,阻挡住外界刺眼的光芒。屋内的光线因此变得略显昏暗,给人一种神秘莫测之感。前来向林峰汇报工作的各级干部们也一改往日作风,说话语气越发恭敬谨慎,遣词用句更是严丝合缝、无懈可击,就好像每一个人都戴上了一副隐形的面具,让人无法窥视其真实内心想法。房间里虽然有空调吹出的阵阵凉风,还有淡淡的茶香袅袅升起,但这些都无法掩盖那种如影随形的沉重气氛,它宛如一场即将来临的暴风雨前夕所特有的低压环境一般,沉甸甸地压在众人心头。
海外调查小组的成员已按照最高预案,全部安全、隐秘地撤回,并进入深度静默状态。李锐和秦风对暴露事件的分析报告也已呈送林峰案头。报告明确指出,对方在非洲展现出的反制能力,其效率、专业度和资源调动能力,远超普通商业安保,高度疑似有国家级情报力量在幕后提供支持或直接参与。这份报告,成为了林峰手中那份“特殊汇报”材料中最具分量的佐证之一。
经过长时间深思熟虑之后,并与仅有的几位核心人物(包括周岚在内)多次商讨研究后,林峰才下定决心要走这一步惊险万分的棋局。他并未像往常一样采取传统正规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同时也未曾利用自己所拥有的公开人际关系去处理此事;相反地,他另辟蹊径——借助于李老背后那个神秘莫测而又值得信赖至极的秘密人际网,成功地把一份经过精雕细琢、剔除掉一切有可能被顺藤摸瓜查出其真实出处的数据资料,以一种名为内部状况反馈的独特形式递交至一个可以直通国家最高层安全决策圈的特别办公地点。
这份材料,没有激昂的控诉,没有个人的情绪,只有冷静到近乎冷酷的事实陈述和逻辑推演:
这份材料全面而深入地展现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的现象和问题:一方面,技术遭受着不公平的打压,这其中或许隐藏着一些非技术性的干扰;另一方面,国创协同基金凭借其国资背景,企图侵入并掌控关键产业链,这种异常举动引起了人们的警觉。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当海外调查小组着手研究非洲某稀有金属矿项目时,他们竟然遭到了一股具备国家级情报机构特点的强大势力的阻拦和反侦察。整个过程被作者用精确且严密的情报分析术语加以描绘,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到事情发展的来龙去脉以及相关方面所做出的专业性判断。不仅如此,材料还附带了一份有关该矿业项目与袁家海外离岸网络之间存在巨额反常资金流动的间接证据链条,进一步加重了事件本身的复杂性和敏感性。
总而言之,这份材料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于国家核心利益以及技术安全可能会受到严重威胁的深深忧虑,但它并未明确表达出任何具体诉求,只是如实地把实际状况和心中疑惑向上级部门汇报而已。
这仿佛是一场悄然降临的惊天动地之变!林峰茫然无措地站在这片混沌之中,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安。他无法预测这道神秘而强大的“惊雷”将会在哪一个领域轰然炸裂开来,也无从知晓它将激起何等惊涛骇浪般的连锁效应。或许,这一切都只是虚妄泡影,最终会如石子落入深海一般,悄无声息地消失无踪……然而,无论结果如何,林峰深知自己别无选择。此时此刻,他唯一能做的便是默默守候,并在漫长的等待时光里,全神贯注地准备好迎接那注定接踵而至的更为狂暴凌厉的反击浪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