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暗流与像素
赵副书记离开后的海州,像经历了一场精密解剖的手术台,每个部件都在无影灯下暴露无遗。表面愈合的切口下,组织的震颤仍在持续。
林辰站在市数字城市指挥中心,巨大的曲面屏正以每秒万亿次的速度吞吐着数据流。这是他在北苑片区改造后力推的“城市神经中枢”项目,将交通、能源、安防等138个系统接入同一平台。
“实时人口热力图显示,新开通的地铁3号线日均分流旧城区12.7%车流。”工程师指着屏幕上流动的彩色光谱,“但开发区板块数据异常——夜间活跃度比规划预测低43%。”
光谱在东部区域显出病态的暗斑。林辰凝视着那片缺失活力的像素群,想起赵副书记考察时那片荒草丛生的土地。数字不会说谎,这片被寄予厚望的产业新区,正在成为城市肌体上的坏死组织。
“接入土地交易数据库。”他下令。
屏幕瞬间分裂出数十个法律文书窗口。红色标注的产权纠纷像血管瘤般遍布地块档案——七家塑料厂、三家纺织作坊的拆迁补偿陷入僵局,还有两处清代祠堂被列为不可移动文物。所有问题都指向同一个名字:金湾实业。
张硕的调查报告此刻在平板电脑上弹出:
【金湾实业法人变更记录】
·2008.03 原法人李金水(植物人状态)
·2008.05 现法人周翠花(李金水之妻,小学文化)
【资金流向】
·近六个月接收境外汇款叁笔,合计1200万美元
·汇款方为开曼群岛注册的“星辉资本”
林辰用指尖轻敲平板边缘。傀儡法人,离岸资金,完美的不在场证明。但真正让他警觉的是时间节点——金湾实业停止运营是在三年前,而这些资金注入恰好始于他启动开发区规划之时。
对手不是临时起意,这是个埋藏多年的定时炸弹。
回到家时已近午夜。玄关的感应灯应声亮起,他看见恒温箱显示屏上的60c标识,以及压在微波炉下的便签:
“湛湛退烧了,呼吸平稳。明日复查。”
落款处画了支温度计,水银柱降到正常区间——这是沈清秋从医以来的习惯,用图形符号代替文字情绪。
他推开儿童房门,妻子蜷在陪护床上睡着了,手边还摊着《儿科急症处理预案》。林湛的小脚丫从被窝里钻出来,脚踝上戴着医院给的定位腕带,幽蓝的指示灯在黑暗中规律闪烁。
这个家越来越像她的另一个IcU病房。每件物品各安其位,所有风险严控在安全阈值内。就连他脱下的西装,也会在十分钟内被挂进防尘罩,如同处理医疗废弃物般规范。
加密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新消息来自未知号码:
【开发区地块土壤检测报告(加密附件)】
【苯系物超标47倍 重金属污染等级:严重】
【建议:立即启动环境应急响应】
附件末尾的采样时间戳,显示为赵副书记离开海州的当天下午。这不是举报,是宣战。
林辰走到阳台,初夏的风裹挟着远处工地的水泥味。他打开市政府App,民生诉求板块正滚动着开发区居民的投诉:
“自来水有汽油味”
“孩子身上起红疹”
“家里老人连续头晕”
每条投诉都被系统自动标记为“已转办”,在数字迷宫里循环流转。而此刻他的平板电脑里,正躺着能让这些像素点汇聚成滔天巨浪的证据。
手机再次震动,这次是沈清秋的主任医师:
“林市长,疾控中心通报开发区有聚集性皮疹病例,病原体未知。沈医生明天要去现场流调。”
听筒里传来纸张翻动的脆响,“她主动申请的。”
林辰望向卧室,妻子在睡梦中无意识抱紧了手臂。她总说流行病学调查像刑侦,要赶在病毒犯罪前破解它的作案手法。而现在,有双手正在把她的手术刀引向埋着毒物的雷区。
数字屏幕上的暗斑在夜色中持续扩散。那些灰色的像素点,是抱着孩子排队挂号的母亲,是守着祖宅不肯离开的老人,是正在连夜撰写流调报告的医生。
也是等待被点燃的引信。
他关掉App,给张硕发送定位:
【明早七点 开发区拆迁办】
是时候让那些躲在像素背后的影子,现出真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