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默契升温与暗流信息
回到海州的林辰,仿佛一台重新校准过的精密仪器,以更高的效率和更坚定的意志投入工作。省城的肯定与支持,如同给他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而暗处敌人愈发狠辣的手段,则让他更加警醒和果决。
北苑片区改造项目周例会制度迅速恢复,林辰亲自主持,雷厉风行地解决了几个因他短暂“回避”而停滞的关键节点。与“长青实业”的合作谈判也加快推进,对方在感受到林辰地位的稳固和海州市政府的高效后,合作意愿明显增强。
教育均衡改革试点启动仪式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尽管仍有来自既得利益群体的微弱杂音,但在市委主要领导的明确支持和林辰的强势推动下,已无人敢公开阻挠。
一切都似乎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但林辰清楚,这平静的水面之下,陈海洋绝不会坐以待毙。他在等待,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发出致命一击。而林辰,同样在等待,等待张硕和黑子那边能找到更确凿的证据,也等待省城那股力量能带来更实质性的支持。
在这段高度紧张的日子里,与苏晓宁的联系,成了林辰繁忙公务中一抹亮色,或者说,一个重要的信息窗口和信息补充渠道。
起初,只是工作邮件往来。苏晓宁会将她看到的、认为对海州有参考价值的政策动态、兄弟省市的经验做法,甚至是一些内部研讨的观点摘要,分享给林辰。她的视角宏观,信息筛选能力极强,提供的东西往往能切中林辰正在思考的问题要害。
林辰也会将海州推进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普遍性难题,以探讨的口吻与苏晓宁交流。苏晓宁的回复总是及时而富有见地,她能从全省乃至更广阔的层面分析问题,提出颇具建设性的思路,常常能给林辰带来启发。
这种纯粹工作层面的交流,高效而务实,两人都保持着恰到好处的分寸感。
但不知从何时起,交流的频道开始出现一些微妙的偏移。
有时,在邮件正文讨论完正事后,苏晓宁会看似随意地附上一句:“海州近来多雨,林市长注意添衣。”或者,“看到一篇关于用古法学缓解疲劳的文章,觉得或许对经常熬夜的林市长有用,附后。”
林辰最初只是礼貌性地回复“谢谢关心”,但几次之后,他也会在回复工作邮件时,顺带问一句:“省城近日雾霾似乎有些重,苏主任也请注意防护。”
语言的温度,在字里行间悄然提升。
后来,交流的媒介从邮件扩展到了加密的即时通讯软件。时间也不再局限于工作时间,偶尔会在深夜,林辰批阅完文件感到疲惫时,或苏晓宁加班结束略显孤寂时,对话框会亮起。
聊的内容,依然以工作为主,但会夹杂一些对时事热点的看法,对某些社会现象的感慨。林辰发现,苏晓宁不仅专业能力出众,学识也极为渊博,对历史、经济乃至艺术都有独到的见解,言辞间透着成熟女性的睿智与通透。
而苏晓宁也渐渐察觉到,林辰沉稳持重的外表下,藏着极为敏锐的洞察力和一种深沉的理想主义情怀。他对于基层民众疾苦的真切关怀,对于权力责任的清醒认知,都让她心生敬佩,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怜惜——她深知,在当下的环境中,像他这样想做事、敢做事的官员,往往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和风险。
一种超越工作伙伴的欣赏与默契,在无声的交流中悄然滋生。
这天晚上,林辰刚刚与张硕通完电话。失联兄弟的后事已经妥善处理,抚恤金也通过隐秘渠道送到了家属手中,但追查凶手的事情依然进展缓慢,对方显然极其专业,抹去了一切痕迹。心情有些沉重的林辰,下意识地点开了与苏晓宁的对话框。
他还没想好要说什么,苏晓宁的信息却先一步跳了出来:“还在忙?”
林辰回复:“刚处理完一些事。你呢?”
“也刚看完一份报告。”苏晓宁回得很快,紧接着又发来一条,“感觉你今晚心情似乎不大好?”
林辰微微一愣,没想到隔着屏幕,她竟能如此敏锐地感知到自己的情绪。他沉默片刻,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晓宁,你说,有时候明知前路艰险,甚至可能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还要坚持走下去,值得吗?”
这个问题有些突兀,也有些交浅言深,但在此刻这种隐秘而信任的交流氛围中,林辰自然而然地问了出来。
对话框显示了片刻的“正在输入”,然后苏晓宁的回复来了,字数不少:
“值得与否,取决于你坚持的是什么。如果是为了虚名浮利,自然不值。但如果是为了内心认定的公理,为了那些需要被守护的人和事,再难也值得。我始终相信,历史的潮流终究是向前的,黑暗或许能一时遮蔽天空,但无法永远阻挡阳光。林辰,你不是一个人在走这条路。”
看着屏幕上这行字,尤其是最后那句“你不是一个人在走这条路”,林辰的心仿佛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一种久违的、被理解和支持的暖流,缓缓淌过心田。他知道,苏晓宁指的不仅仅是省里的力量,也包括她自己。
“谢谢。”他回复了两个字,却感觉重逾千钧。
“不必言谢。”苏晓宁回道,随即转移了话题,语气轻松了些,“对了,有个非正式的消息,或许对你有用。我听说,陈副书记最近似乎在频繁接触国家发改委层面的一些人,像是在为他的大项目寻求‘尚方宝剑’。你那边,要有所准备。”
这条信息,让林辰的眼神瞬间锐利起来。陈海洋果然不甘寂寞,试图从更高层面施加压力,绕过省里的制约!
“消息很重要,我会留意。”林辰郑重回复。
“嗯,万事小心。”苏晓宁最后发来一个简单的表情,结束了这次对话。
放下手机,林辰走到窗前,望着夜空中的寥寥星辰。与苏晓宁的这次深夜交谈,不仅缓解了他因兄弟牺牲带来的沉重心情,更带来了至关重要的预警信息。
他和苏晓宁之间,那种基于共同理念和相互欣赏的情感,正在以一种克制而又无法忽视的速度升温。这份情感复杂而微妙,夹杂着工作同盟的信任,知己般的懂得,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超越友谊的吸引。
它像暗夜里悄然生长的藤蔓,不知最终会缠绕出怎样的形状。但在此刻,它确实成为了林辰在惊涛骇浪般的权谋斗争中,一个可以暂时停靠、汲取温暖和力量的港湾。
他知道,这份情感必须谨慎处理,尤其是在他已有家庭的情况下。但理智的堤坝,似乎并不能完全阻挡内心情感的暗涌。前路依旧凶险,但因为有了一些新的牵挂和支撑,他感觉自己前进的脚步,似乎更加坚定了几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