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夜话与交浅言深
回到宾馆房间,林辰并未放松警惕。他仔细检查了门锁和窗户,又用张硕提供的反侦察设备简单扫描了房间,确认没有异常的监听或监视装置后,才稍稍松了口气。但那种如芒在背的感觉并未完全消失。
张硕的消息再次传来,语气凝重:“失联的兄弟还没找到,对方手脚很干净。省城这边水比想象中深,你那边情况如何?”
林辰简要回复了苏晓宁的邀约以及咖啡厅那个可疑的夹克男,叮嘱张硕继续静默,优先确保自身安全。
处理完这些,已是深夜。林辰站在房间的落地窗前,俯瞰着省城滨州的璀璨夜景。与海州相比,这里的格局更大,灯火更密,但也意味着暗处的漩涡可能更深。苏晓宁的出现,像在这片迷雾中点亮了一盏灯,光线温暖,却照不清灯下的路是坦途还是陷阱。
她的欣赏是真实的,问题也是专业的,但那份过于主动的热情,在官场中并不常见。尤其是对他这样一个刚刚经历过调查风波、身处舆论漩涡的干部。是单纯惜才,还是另有所图?她背后,又代表着省里哪一方的力量?
就在这时,他的私人手机响了一下,是一个陌生的省城号码发来的短信。内容很短:“林市长,冒昧打扰。回房间后,发现有一份关于省里近期对地方重大项目评估导向的内部参考材料,或许对您明日与其他领导的交流有所帮助。方便的话,我让服务员给您送过去?——苏晓宁”
林辰目光一凝。这份“及时雨”来得太巧了。是单纯的示好,还是一种试探?他沉吟片刻,回复道:“苏主任费心了,非常感谢。不过时间已晚,就不麻烦服务员了,明日若有幸再见,再向您请教。”
他既没有拒绝这份好意,也没有在深夜接受一个陌生来源的文件,保持了谨慎的距离。
很快,苏晓宁的回复来了:“好的,理解。那明天见。晚安。”
干脆利落,没有任何纠缠。这反而让林辰对她的观感又好了一分。
第二天,经验交流会进入分组讨论环节。林辰所在的小组讨论气氛热烈,他结合海州的实际,就“如何建立民生实事项目的长效运维机制”做了发言,再次引来不少关注。苏晓宁作为省发改委的代表,也在这一组。她坐在林辰的斜对面,认真听着每个人的发言,偶尔低头记录。
轮到苏晓宁发言时,她并没有泛泛而谈,而是犀利地指出了当前一些地方在争取项目投资时存在的“重申报、轻管理”、“重建设、轻运营”的问题,并介绍了省发改委正在研究制定的相关评估和后续监管措施。她的发言逻辑清晰,数据翔实,展现出极强的专业性和掌控力。
在自由讨论时,两人不可避免地有了几次观点交锋和补充。苏晓宁似乎很享受这种思想碰撞,看向林辰时,眼神中带着棋逢对手的亮光。而林辰也必须承认,与苏晓宁交流,能激发出自己更多的思考。
会议间隙,苏晓宁自然地走到林辰身边,递过一个U盘,笑道:“林市长,这是昨晚提到的那份材料,我觉得电子版更方便些。里面还有一些我个人整理的关于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领域的案例,仅供参考。”
这一次,林辰没有再推辞,接过U盘:“让苏主任费心了,一定认真学习。”
“希望能对您有帮助。”苏晓宁看着他,忽然压低了些声音,语气变得有些微妙,“林市长,省城不比地方,有些风景看着好看,但路可能不太好走。多留份心总是好的。”
她这话说得有些突兀,又似乎意有所指。说完,她便若无其事地转身与其他地市的领导寒暄去了。
林辰握着那个小小的U盘,看着苏晓宁从容的背影,心中波澜微起。她这是在提醒自己吗?她是否知道些什么?这份看似单纯的专业交流之下,似乎开始涌动起更深层、更复杂的暗流。
傍晚,会议主办方安排了工作晚餐。餐桌上,气氛相对轻松。苏晓宁作为省直机关的代表,举止得体,周旋于各市领导之间,谈笑风生,游刃有余。她似乎有一种天生的亲和力,能很快与人拉近距离,但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分寸感。
林辰注意到,有几个其他地市的男性领导,对苏晓宁明显表现出超越工作关系的热情,但她总能巧妙地化解,既不伤对方面子,又明确划清界限。她的目光,偶尔会越过人群,与林辰有瞬间的交汇,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只有两人才懂的默契。
晚餐后,林辰婉拒了后续的联谊活动,准备回房休息。在电梯口,再次遇到了苏晓宁。
“林市长也这么早回去?”苏晓宁微笑着问。
“嗯,整理一下这两天会议的收获。”林辰回答。
电梯里只有他们两人。狭小的空间里,她身上那缕清冽的香水味似乎更加清晰。
“林市长觉得我们滨州的夜景如何?”苏晓宁看着不断变化的楼层数字,随口问道。
“很美,很有气势。”
“是啊,站得高,看得远,但也容易高处不胜寒。”苏晓宁似有所指,随即转头看向林辰,目光清澈而直接,“林市长,我这个人不喜欢拐弯抹角。我觉得你是个想做事、也能做事的人。海州那边的情况,我略有耳闻。在省里,想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有时候光靠埋头苦干是不够的,还需要看清楚风向,借一点力。”
电梯到达林辰所在的楼层,“叮”的一声轻响。
苏晓宁的话点到即止,她没有等林辰回应,便微笑道:“到了,晚安,林市长。”
林辰走出电梯,看着电梯门缓缓合上,隔绝了苏晓宁那张明媚又带着深意的笑脸。他回到房间,手里握着那个U盘,耳边回响着苏晓宁最后那几句话。
交浅言深。她是在向他抛出橄榄枝吗?这橄榄枝的背后,又是怎样的意图?
他打开电脑,插入U盘。里面除了她提到的材料,还有一个加密文件夹,密码是她短信发来的一个日期——正是今天。
林辰输入密码,文件夹里只有一份简单的文档,标题是:《关于“蓝海战略”项目潜在风险的初步分析》。
他深吸一口气,点开了文档。苏晓宁给他的,不仅仅是一份善意,更是一把可能打开新局面的钥匙,同时也意味着,他可能即将踏入一个更复杂的联盟与博弈之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