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里那款宣称能“监测脑波”的智能头戴设备,像一根细小的刺,扎在了林辰高度警觉的神经末梢上。尽管初步调查显示那家科技公司背景清白,是国内一家正经的上市公司,与“圣·乔凡尼”或任何可疑境外资本没有直接股权关联,但其产品概念与对手“备用计划”的核心技术方向的重合,让他无法完全安心。
他指示相关部门,以抽检电子产品质量和新功能合规性为名,对市面上几款主打“脑波监测”、“神经反馈”概念的消费级设备进行了秘密采样和深度检测。结果需要时间,但这步棋必须走。
与此同时,“深蓝项目”首席科学家团队基于“共鸣阈值”数学模型,开始了更深入的理论推演和有限的模拟实验。他们尝试在高度屏蔽的环境下,对培养的细胞样本和志愿者(经过严格筛选和知情同意)施加极其微弱、严格控制的特定频率能量场,观察其生理反应。初步数据显示,这种定向刺激确实能引起某些细胞活性和脑电波模式的细微改变,但距离诱发真正的“共鸣”还相差甚远,且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和不确定性。
“理论可行,但实践路径漫长且充满风险。”首席科学家在视频会议中向林辰汇报,“要达到对方可能追求的效果,需要更精确的频率、更强的能量以及更长的作用时间,这远远超出了目前消费级设备的能力范畴,也必然带来不可控的健康风险。我们判断,对方即便掌握了相关技术,其‘备用计划’在短期内也难以产生实质性威胁,更像是一种长期布局和心理威慑。”
这份相对理性的评估让林辰稍感安慰,但他不敢掉以轻心。技术的迭代速度超乎想象,今天的不可能,明天或许就会被打破。他要求团队继续监控相关领域的技术进展,并加强对叶瑾瑜孩子生理指标的持续监测,以其作为衡量潜在威胁的天然“标尺”。
境外方面,John chen结束了东南亚之行,悄然返回国内。他的行程看起来毫无异常,回归了实验室和教室,继续扮演着优秀海归学者的角色。但国安部门的监控发现,他回国后,与国内几家新兴的生物科技初创公司接触频繁,这些公司的主营业务恰好涉及“非侵入式神经调控技术”和“个性化健康数据分析”。
是正常的学术交流?还是为“分布式网络”物色技术和载体?林辰指令监控继续,但暂不采取行动,他要放长线,看看John chen到底想钓什么鱼。
经济战线出现了新的变化。之前稀土的管制政策在经历初期的市场震荡后,逐渐趋于稳定。国内下游企业在政府的协调和引导下,开始积极寻找替代材料和优化工艺,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适应性。而国际市场上,那几种特定稀土的价格虽然仍处高位,但疯狂炒作的势头已经平息,似乎对手意识到正面强攻难以奏效,暂时偃旗息鼓。
多条战线似乎都进入了短暂的相持阶段。但这种平静,反而让林辰感到更加不安。他知道,对手绝不会轻易放弃,沉寂往往意味着在积蓄力量,或者策划更阴险的攻击。
这天下午,他正在审阅一份关于明年全省科技创新重点工作的规划草案,秘书小陈进来通报,省委主要领导请他过去一趟。
林辰心中微动,放下文件,来到了书记办公室。
书记的脸色比平时更加凝重,他示意林辰坐下,递给他一份薄薄的、没有任何标识的绝密文件。
“林辰同志,你先看看这个。”
林辰接过文件,快速浏览起来。文件内容是关于近期国际局势和地缘政治风险的内部评估报告,其中有一部分,重点分析了某些西方国家和跨国集团,在面对新兴大国科技崛起和资源控制力增强时的战略焦虑和可能采取的“非常规”遏制手段。报告提到,除了传统的经济、军事和外交施压外,利用生物技术、信息网络、甚至操纵意识形态和社会认知等手段,进行“超限战”的风险正在显着上升。
“领导,您的意思是?”林辰合上文件,看向书记。
书记站起身,走到窗前,背对着林辰,声音低沉而有力:“我们面临的斗争,是全方位、立体化的。西南的发现,让我们在某些领域占据了先机,但也成了众矢之的。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像之前那个筛查幼儿的基金会,还有可能出现的什么‘刺激设备’,这些都是‘暗箭’。”
他转过身,目光锐利地看着林辰:“你的位置很特殊,既在明处,主持日常工作,维护稳定发展;又在暗处,牵头应对这些看不见的威胁。省委,乃至更高层,对你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也寄予了厚望。”
林辰立刻站起身:“我明白,责任重大,我一定恪尽职守。”
书记摆摆手,示意他坐下,语气缓和了一些:“找你来,是有一项新的考虑。中央决定,依托‘深蓝项目’的前期基础和本省的科研资源,成立一个跨领域的‘前沿科技与战略安全研究院’,级别很高,直接对中央负责,但地点放在我们省,作为产学研用和人才培养的基础。这个研究院的院长人选,经过综合考虑,认为由你来兼任最为合适。”
兼任研究院院长?林辰愣了一下。这意味着他的工作重心将更加向“深蓝项目”及相关领域倾斜,权力和责任都将进一步扩大。
“这……我怕自己能力有限,辜负组织的信任。”林辰谨慎地回应。
“能力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你在前期处置中的表现,证明了你具备这方面的潜质。”书记语气坚定,“这个研究院,明面上是搞前沿科技研究,实际上是我们应对复杂挑战的一个重要支点。你需要统筹协调各方资源,不仅要加快对‘那个发现’的研究,更要建立起一套能够预警、识别和防御各种‘超限战’威胁的体系。任务很艰巨,但意义重大。”
林辰深吸一口气,他明白,这已经不是商量,而是组织的决定。他站直身体,郑重表态:“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我一定全力以赴,不负重托!”
离开书记办公室,林辰的心情复杂而沉重。新职务意味着他正式站到了应对未来挑战的最前沿,但也意味着他将更深地卷入那个充满未知和风险的漩涡。他的人生,再次走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他看着窗外熟悉的城市风景,知道从今以后,他眼中的这座城市,乃至这个世界,都将增添一层不同的色彩和重量。
他拿起电话,第一个打给了沈清秋。
“清秋,晚上回家吃饭吗?我有点事想和你商量。”
有些决定,需要和最亲近的人一起面对。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