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太后缓缓开口,声音冰冷:“皇后,你这是在拿自己的性命要挟哀家?哀家掌管后宫多年,岂会被你这般威胁。大皇子行事莽撞,此次受些挫折也并非坏事。”
皇后身子一颤,额头冷汗直下,却仍硬着脖子道:“母后,大皇子乃嫡子,是皇位的最佳人选,若他有失,这江山社稷恐生变数。”
太后冷哼一声,眼神犀利:“这江山还轮不到你来操心。皇上自会权衡利弊,你若再如此无理取闹,休怪哀家不客气。”
太后最烦别人要挟她了。
她要表现的强硬一些。
才不能被崔家拿捏。
皇后心中一凛,知道太后心意已决,不敢再言语,只能默默垂泪。
太后的性子皇后是知道的。
她不愿意插手,谁也强求不了。
看来,皇帝已经和她通过气了。
这是不是就表明,大皇子并不是太后和皇帝心目中最佳的太子人选。
凭什么?
这么多年。
皇后陪皇帝演戏。
皇帝要别人对他的评价,不能出现宠妾灭妻的字眼。
表面上,谁不夸皇帝对皇后情深义重。
其实这两母子最是薄情寡义。
皇后越想越生气,越想越委屈。
太后看着她这副模样,心中厌烦,挥了挥手道:“你且先回去,哀家去打听一下。”
皇后无奈,只得磕了个头,起身退下。
太后吩咐,”去把皇帝叫来。“
太后不会真的不管。
大皇子背后还有崔家呢!
很快,皇帝便匆匆赶来。
太后看着皇帝,脸色严肃道:“皇儿,大皇子之事你打算如何处理?皇后今日来哀家这儿闹了一场,崔家那边也不好交代。”
皇帝恭敬道:“母后,儿臣心中自有考量。大皇子此次行事确有不妥,但他毕竟是嫡子,儿臣不会轻易放弃。只是眼下需让他吃些苦头,方能有所成长。”
太后微微点头:“哀家明白你的意思,但崔家势力庞大,不可小觑。你需想个两全之法,既让大皇子得到教训,又能安抚崔家。”
在太后的心里,大皇子就是犯了天大的错,也是小惩大诫。
哪里就能真的杀了他。
皇后竟然用死来威胁她。
真是没有一点中宫该有的样子。直到今日,皇帝的皇位都不是稳如泰山。
最大的威胁就是来自这些皇子们。
大皇子和二皇子的妻族,都是他们千挑万选的。
他们早就想好了联姻。
崔家和陈家,在盛京的势力盘根错节。
崔家在皇帝面前总是示弱。
这也是他们的聪明之处。
不然,皇后也不是用死来威胁她了。
如果大皇子出事,皇后也没了。
崔家会发疯。
皇帝就没有安生的日子。
再说皇帝如今还是要利用崔家人制衡陈家。
这样朝堂才会平衡。
只是,如今豫亲王还在气头上。
皇帝也不敢去触他的霉头。
就让大皇子先在里面吃些苦头。
也给他长长记性。
事情要不就不做,要做就成功。
大皇子太蠢了。
不过这样也是好事。
如果大皇子有勇有谋。
他这个皇帝也就做到头了。
还不知道会被崔家把他发配到哪里去了呢。
皇帝思索片刻,道:“母后,儿臣打算先让豫亲王消消气,再从中斡旋。然后许诺崔家一些好处,比如赏赐些田地、珠宝,或者许个官职,先把这事压下来。
至于大皇子,就先让他在里面真正体验一段时间,对外宣称是让他修身养性,磨炼心智。”
太后点头,“如此也好,既给了豫亲王面子,也能安抚崔家。只是要把握好度,别让崔家觉得咱们在敷衍他们。”
皇帝称是。
这时,有宫女来报,说皇后在自己宫中晕倒了。
皇帝皱了皱眉,太后道:“皇儿,你去看看皇后吧,别让崔家觉得咱们对皇后不管不顾。”
皇帝领命,起身前往皇后宫中。
一路上,他心中暗自盘算,这皇后此番晕倒,不知是真病还是装病。
不过,也正好借此机会再安抚一下崔家。
皇帝匆匆赶到皇后宫中,只见皇后面色苍白地躺在床上,双眼紧闭。
皇后身边的宫女赶忙跪地请安,哭诉皇后自回来后便忧思过度,才晕倒过去。
皇帝坐在床边,轻轻握住皇后的手,唤了几声,皇后缓缓睁开眼,看到皇帝,眼泪瞬间涌出,哽咽道:“皇上,您可要为皇子做主啊。”
皇帝温声安慰:“皇后莫急,朕自会处理好此事,不会让大皇子受太多委屈。”
正说着,有太监来报,崔承翊进宫求见皇帝。
皇后挣扎着要起来。
你先安心养病,我会给你一个答复。”
皇帝不悦,这崔家果然坐不住了,是来皇宫兴师问罪来了。
他安抚好皇后,便前往御书房见崔承翊。
崔承翊这一次也没有再装鹌鹑。
皇帝想要世家俯首称臣。
崔家一直都低调。
平日里都是对皇帝毕恭毕敬,极大地满足了皇帝的虚荣心。
可是今日比以往不同。
大皇子落在了豫亲王的手里。
听闻是刺杀豫亲王。
这是死罪。
皇帝一点都不着急。
那就说明。
皇帝对继承人的人选,并不是大皇子。
崔家也就急了。
大皇子才是崔家更上一层楼的希望!
崔家没有皇帝这么乐观。
豫亲王可不是吃素的。
据他所知。
大皇子可不是第一次刺杀豫亲王。
豫亲王也不是傻子。
这一次这么好的机会,豫亲王怎么会放过。
崔承翊见到皇帝后,直接跪地,声音带着几分急切与强硬:“皇上,大皇子乃嫡子,此次之事必有隐情。豫亲王向来跋扈,莫不是故意针对大皇子。还望皇上明察,救大皇子于水火。”
皇帝眉头微皱,心中不悦崔承翊这般态度,但也知此时不能与崔家闹僵。他缓缓开口:“崔爱卿,朕自会查明真相。大皇子行事鲁莽,此次也该受些教训。”
崔承翊抬头,目光坚定:“皇上,大皇子是这江山未来的明主。若他有失,崔家上下难安,朝堂恐生动荡。”
这就是明晃晃的威胁了。
谁说这江山就是大皇子的了?
皇帝不悦,知道崔家在以势力施压。他思索片刻道:“朕答应你,会尽快解决此事,给崔家一个交代。但大皇子也需在狱中反省些时日。”
崔承翊见皇帝松口,不疑有他,便叩首谢恩。皇帝看着崔承翊离去的背影,心中盘算着如何平衡各方利益。
直到此时他都还不认为,豫亲王会杀自己的亲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