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引:** 多年隐忍待今朝,罗列罪证劾权枭。雷霆一击清君侧,辅政集团自此消。
**内容:**
承熙七年的盛夏,一场酝酿已久的风暴终于在紫宸殿上演。经过数年隐忍、暗中布局、以及借助新政积累的威望和力量,苏璃与云承睿认为,彻底铲除蒲忌植集团的时机已经成熟。
这场决战,他们策划得极为周密。目标并非仅仅打压,而是**连根拔起**。
**一、战前准备:罗织罪证,分化瓦解**
在过去的一年里,借助苏璃通过小棋子等人建立起来的高效信息网络,以及张文远、李振、赵铭等亲信官员在吏部、兵部、将作监等关键部门的渗透,帝后二人已经秘密搜集了大量关于蒲忌植及其核心党羽的罪证。这些罪证并非凭空捏造,而是基于事实,经过精心筛选和放大:
* **蒲忌植本人**:结党营私,把持朝政,架空君权;纵容族人在江南盐政、漕运、矿冶等领域垄断经营,贪墨国帑;其子侄在地方上强占民田,鬻爵卖官;更有一封密信(真伪难辨,但笔迹模仿得极像)显示他曾对北境战事持消极态度,疑似有通敌之嫌(此为最重一击)。
* **其核心党羽(如户部左侍郎周文渊、工部尚书等)**:贪腐受贿,渎职枉法,在盐政、河工、军需采购中中饱私囊;利用职权打击异己,堵塞言路。
同时,苏璃运用高超的政治手腕,对蒲党内部进行了悄无声息的分化。她通过不同渠道,向一些并非核心、或与蒲忌植已有嫌隙的官员暗示,只要他们迷途知返,主动揭发,或是在关键时刻保持沉默,便可既往不咎,甚至有机会在清算后获得晋升。此举动摇了蒲党阵营的军心。
**二、雷霆一击:朝会发难,罪证公示**
这一日的朝会,气氛从一开始就不同寻常。云承睿端坐龙椅,面色冷峻。苏璃虽未临朝,但她的影响力仿佛无处不在。在例行议事之后,云承睿没有宣布退朝,而是对冯德微微颔首。
冯德上前一步,展开一卷长长的诏书,用他那特有的尖细嗓音,开始宣读。起初,众臣还以为是寻常政令,但随着一个个名字、一桩桩罪状被清晰念出,殿内的空气骤然凝固!
诏书并非普通的弹劾奏章,而是一份由皇帝亲笔裁定、罗列了蒲忌植及其二十余名核心党羽**数十条大罪**的清算檄文!从结党营私、贪墨国帑,到渎职害民、纵容亲属,再到那最要命的“疑似通敌”……条条罪状,有时间,有地点,有涉及人物,有大致数额,虽非件件铁证如山,但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触目惊心的权臣蠹国图!
蒲忌植起初还能强自镇定,但当听到“通敌”嫌疑时,脸色瞬间煞白,他猛地出列,须发皆张,声音因愤怒和惊恐而颤抖:“陛下!此乃污蔑!老臣对陛下、对大周忠心耿耿,天日可鉴!定是……定是有小人构陷!请陛下明察!”他目光如刀,狠狠剜向帝党官员的方向,最终,那怨毒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殿墙,直指凤仪宫。
他的党羽们也纷纷出列,跪地喊冤,声音嘈杂,试图以声势制造压力。
然而,云承睿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会被这种场面吓住的年轻皇帝。他冷冷地看着下方跪倒一片的蒲党官员,声音如同寒冰:“构陷?蒲忌植,你且看看这些!”他一挥手,冯德立刻命内侍抬上几个箱子,里面是部分查抄到的账本、书信副本等物证。
“这些,可是构陷?”云承睿拿起一本账册,重重摔在御案之下,“江南盐税,每年短少百万两,进了谁的口袋?漕运疏浚款项,层层盘剥,最后用泥沙糊弄了事,是谁在背后操纵?北境将士的冬衣,以次充好,冻死冻伤者众,又是谁的责任?!”
他每问一句,声音便提高一分,帝王的怒火如同实质般笼罩了整个大殿。蒲党官员们汗如雨下,瑟瑟发抖。
**三、尘埃落定:罢黜首脑,清算党羽**
就在蒲忌植还想做最后挣扎时,更致命的一击来了。之前被苏璃暗中策反、或本就对蒲忌植独揽大权不满的几名原蒲党中层官员,竟在此刻出列,纷纷“幡然醒悟”,或补充罪证,或揭发内幕,或痛哭流涕地表示自己是被胁迫无奈……
这一幕,彻底击垮了蒲党的心理防线。墙倒众人推,鼓破万人捶!
云承睿不再给他们任何机会,当庭宣布:
* **太尉蒲忌植**,革去一切官职爵位,抄没家产,其本人及核心子侄交由三司会审,严惩不贷!
* **户部左侍郎周文渊、工部尚书等二十余名核心党羽**,依据罪状轻重,或革职流放,或下狱论罪,或贬为庶民。
* **其余涉案较浅或主动揭发者**,视情节予以降职、罚俸等处分,以观后效。
冯德立刻带着如狼似虎的宫廷侍卫上前,当殿摘去了蒲忌植的冠戴,剥去了他的朱紫官袍。这位权倾朝野数十年的辅政首脑,此刻如同被抽走了脊梁骨,瘫软在地,瞬间苍老了二十岁,眼中只剩下绝望的死灰。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竟会以这样一种彻底而羞辱的方式倒台。
一场持续了近两个时辰的朝会,宣告了辅政大臣集团的彻底覆灭。云承睿凭借与苏璃精心策划的雷霆一击,一举肃清了亲政道路上最大的障碍。
当消息传回凤仪宫时,苏璃正站在窗前,望着庭院中盛放的夏花。她脸上没有太多的喜悦,只有一种如释重负的平静和更深沉的责任感。扳倒蒲忌植,只是扫清了旧时代的最大障碍。接下来,建设一个属于她和云承睿、属于云昭期望中的“新中国”,才是真正的挑战。
朝堂之上,经此一役,皇权空前巩固。再也无人敢小觑龙椅上那位日渐成熟的帝王,以及他身后那位运筹帷幄、智计深沉的苏皇后。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拉开序幕。
**章尾:** 多年隐忍蓄力深,一朝发难权臣沉。雷霆手段清君侧,皇权独揽新纪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