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账号?”林辰的声音里满是难以置信,他快步走到监控屏幕前,调出下午的录像来回翻看,“不对啊,从下午两点到现在,除了我们项目组的人,就只有送道具的师傅来过一次,而且他全程没靠近古琴,怎么可能动手刮印鉴?”
沈清没说话,目光重新落回古琴琴底。
她伸手轻轻拂去琴底的薄尘,指尖忽然触到一处细微的凸起——那处木质比周围略硬,边缘还带着一丝极淡的胶痕。她心里一动,转头对场务说:“把工具箱里的强光手电拿来。”
强光透过手电照在琴底,那道胶痕瞬间清晰起来,沿着一个不规则的圆形边缘铺开,正好是印鉴该在的位置。
苏曼凑过来一看,脸色顿时变了:“是速干胶。有人先用速干胶把印鉴完整粘下来,再用细砂纸打磨掉胶痕,手法很专业,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可监控里没人靠近,他怎么粘?”林辰还是想不通,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把镜头拉近到极致,“难不成是我们中间……”
他的话没说完,就被沈清打断:“先别乱猜。送道具的师傅是什么时候来的?”
“大概下午三点,就待了十分钟,放下东西就走了。”场务回忆道,“当时我还帮他搬了箱子,没见他碰古琴。”
沈清沉吟片刻,突然想起什么:“三点左右,苏老师是不是中途离开过庭院,去了休息室?”
苏曼一怔,随即点头:“对,我去取备用的琴弦,大概走了五分钟。”
“就是这个时间。”沈清的眼神亮了些,她指着监控里一个细节——送道具的师傅离开时,曾故意把一个空纸箱放在离古琴不远的石凳旁,而那个位置正好是监控的盲区,“他根本不是来送道具的,是借送道具的名义,先把纸箱放在盲区,等苏老师离开,再趁我们都在调试设备没注意,快速从纸箱里拿出工具粘走印鉴,然后假装离开。”
林辰立刻按沈清说的去查送道具师傅的信息,可联系道具公司后,对方却说今天根本没安排人来送道具——那个“师傅”是冒名顶替的。
“这下麻烦了。”场务急得直搓手,“连人都是假的,怎么找印鉴?万一文物馆那边追究起来……”
沈清却忽然看向苏曼:“苏老师,你那位协会的朋友,能不能查到那个匿名账号的Ip地址?或者对方有没有留下联系方式?”
苏曼立刻给朋友发消息,没过多久就收到回复:“Ip地址是虚拟的,查不到具体位置。不过对方在评论区留了个暗号,说想谈印鉴的事,让‘林晓星’今晚十点,去老街的‘听松茶社’见面,只许一个人来。”
“听松茶社?”林辰皱起眉,“那地方在老城区,晚上乌漆麻黑的,万一有危险怎么办?而且还是点名要小林你去。”
“好,我去。”沈清没丝毫犹豫,她看向苏曼,“苏老师,古琴界的暗号您比我懂,要是对方问起专业问题,您能不能远程指导我?”
苏曼点头,从包里拿出一个小巧的录音笔:“你带上这个,把对话录下来,我随时在线。另外,我再让协会的朋友去茶社附近接应,保证你的安全。”
暮色彻底笼罩小镇,沈清换了身低调的深色衣服,把录音笔藏在口袋里,独自往老街走去。听松茶社坐落在巷子深处,门口挂着两盏褪色的红灯笼,推门进去时,只有角落里的一张桌子亮着灯,一个戴着口罩的男人背对着她坐着,桌上放着一个锦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