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阳光透过顾氏集团会议室的落地窗,将“投资协议”上的字迹照得格外清晰。陈曦握着笔的手微微用力,在乙方签名处写下自己的名字——这不仅是工作室获得的第一笔投资,更是她创业路上的重要里程碑。签完字的瞬间,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上“陆泽言”三个字让她心里一紧——创星传媒作为工作室的重要合作伙伴,这个时间点来电,大概率是有紧急事。
“陈小姐,抱歉打扰你签约的重要时刻,但事情实在紧急。”陆泽言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罕见的急切,“我们和家居顶流KoL苏蔓团队原定下周的直播合作,刚才被临时取消了。对方给出的理由是‘现有推广方案缺乏新意,无法满足粉丝期待’,可距离直播只剩5天,重新找合作方根本来不及,你们工作室能不能接下这个‘救场’的活儿?”
5天时间,从零开始做一套全新的直播方案?陈曦下意识地看了眼窗外,顾氏楼下的车流川流不息,像极了此刻需要快速推进的工作。这对刚拿到投资的工作室来说,无疑是块“硬骨头”——时间紧、要求高,一旦失败,不仅会影响与创星的合作,还可能让刚获得的投资信任打折扣。但反过来想,若能成功救场,苏蔓的千万级流量将为工作室带来巨大曝光,甚至能直接打开“头部KoL推广”的市场。
“陆总,我们接。”陈曦没有丝毫犹豫,语气坚定,“请您立刻把苏蔓团队的核心需求文档、本次直播的产品清单,以及她近3个月的直播数据(包括用户画像、转化高峰时段、互动热点话题)发给我,我今天就组织团队出初步方案框架。”
挂了电话,顾衍之刚好走过来,看到她紧绷的神情,笑着问:“又有新任务了?看你这表情,想必是不小的挑战。”
“是创星的紧急合作,5天内要给苏蔓做一套全新的直播方案。”陈曦简要说明情况,眼神里满是斗志,“虽然时间紧,但这是证明工作室实力的好机会,我不想错过。”
“有冲劲是好事,但也要注意团队节奏。”顾衍之递过一杯温水,语气带着前辈的关切,“顾氏刚投的资金,你可以先用在团队扩招或资源对接上,要是需要供应链或媒体资源支持,随时跟我说。”
离开顾氏后,陈曦直接打车回工作室,路上就用手机发起了紧急会议邀请。刚踏进工作室大门,就看到李萌正带着兼职学生整理新到的办公设备,她立刻拍了拍手,将所有人召集到会议室:“紧急任务!5天后要给顶流KoL苏蔓做一场家居产品直播,我们需要在48小时内拿出初步方案,72小时内完成方案落地准备。现在分三个小组,立刻行动!”
她指着白板,快速拆解任务:“第一组‘方案策划组’,由我和李萌负责,核心是跳出‘产品介绍+限时折扣’的传统框架,结合苏蔓粉丝的‘家居美学’需求,设计有记忆点的直播场景和互动环节;第二组‘数据支撑组’,由财务专业的小周带队,重点分析苏蔓近3个月的直播数据,找出用户转化高峰时段、高互动话题关键词,以及粉丝反馈的‘家居痛点’;第三组‘资源对接组’,由刚加入的应届生小林负责,联系我们之前合作过的家居供应链,确保所有直播样品能在48小时内送达工作室,同时对接直播技术团队,确认场景搭建的可行性。”
“5天时间做一套顶流KoL的方案,会不会太赶了?”小林小声提出担忧,眼里满是紧张——她刚毕业不久,还没接触过这么高规格的项目。
陈曦走到她身边,拍了拍她的肩膀:“时间紧才更能锻炼能力。我们不是‘赶方案’,而是‘精准解决问题’。你负责的资源对接,核心是‘快’和‘准’,只要提前跟供应链明确需求,做好备选方案,一定能完成。要是遇到困难,随时找我或李萌,我们一起解决。”
接下来的48小时,工作室彻底变成了“不夜城”。会议室的白板被写满又擦干净,再写满新的方案细节;数据组的电脑屏幕上,用户画像图表、转化曲线分析不断更新;资源组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小林甚至直接搬到了会议室办公,确保第一时间响应供应链的需求。
凌晨3点,陈曦揉了揉发酸的眼睛,看着方案里“直播场景设计”部分,总觉得还少了点“温度”。她走到数据组旁边,小周正对着电脑屏幕打哈欠,面前的咖啡已经凉透了。“苏蔓粉丝反馈的‘家居痛点’里,哪类问题出现频率最高?”陈曦轻声问道。
“是‘小户型改造难’,占比高达42%。很多粉丝说‘想装智能家居,但空间小,担心显得杂乱’。”小周立刻调出数据报表,指着其中一行说,“而且近几次直播里,‘粉丝晒家’环节的互动率最高,比常规产品介绍高30%。”
“有了!”陈曦眼前一亮,立刻回到座位上修改方案,“我们可以把直播主题定为‘小户型智能改造计划’,采用‘1个核心场景(20㎡客厅改造)+3个痛点解决(收纳难、采光差、风格不统一)’的结构。另外,加入‘粉丝共创’环节——直播前2天在苏蔓的社交账号征集粉丝的小户型照片和改造需求,直播时选3个典型案例,用本次推广的产品现场给出改造方案,最后还能抽1位粉丝免费提供‘智能改造套餐’。”
这个想法刚提出来,李萌就忍不住拍了下手:“这个思路太绝了!既解决了粉丝的实际需求,又能让产品自然融入场景,比硬推产品效果好太多。我现在就联系苏蔓团队,确认‘粉丝共创’的执行细节。”
就在这时,陈曦的手机屏幕亮了,是沈砚川发来的消息:“刚结束手术,看到你工作室的灯还亮着,猜你又在熬夜。给你点了热粥和小点心,已经送到工作室楼下的保安室了,记得去拿。别太累,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看着消息里的文字,陈曦心里一阵温暖。她起身下楼,保安室的大爷笑着递过一个保温袋:“送外卖的小伙子特意交代,让你趁热吃,还说要是你忙得没时间,他可以帮忙送上去。现在的年轻人啊,工作再忙也要注意身体。”
回到工作室,陈曦把粥和点心分给还在忙碌的团队成员,看着大家狼吞虎咽的样子,心里满是感动。“大家再加把劲,明天下午就要去创星对接方案了,我们一定要一次通过!”她举起手里的热粥,像是在举着“冲锋号”。
周三下午,陈曦带着最终方案走进创星传媒的会议室。陆泽言和苏蔓团队已经坐在里面,苏蔓穿着简单的白色卫衣,脸上没有化妆,却难掩出众的气质。看到方案封面“小户型智能改造计划”几个字,她眼睛立刻亮了起来,迫不及待地翻开方案。
“‘粉丝共创’这个环节,你们是怎么想到的?”苏蔓指着方案里的细节,语气里满是惊喜,“我之前跟其他推广公司提过,想做粉丝互动性强的内容,他们都觉得‘太麻烦,不如直接卖货’。你们不仅做了,还考虑到了‘痛点解决’,这正是我想要的!”
陆泽言翻到“数据化运营”部分,手指在“时段产品规划”页面停留许久:“你们连‘19-20点推低价引流款(智能小夜灯、无线充电器),20-21点推高客单价主推款(智能沙发、全屋灯光控制系统)’都分析出来了,还标注了‘这个时段25-30岁女性用户占比最高,消费意愿强’。这个细节太专业了,比很多做了五六年的推广公司考虑得还周全。”
方案顺利通过的消息传来,工作室的团队成员瞬间欢呼起来。接下来的两天,所有人都紧绷着弦,对接粉丝征集、确认样品到位、彩排直播流程,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完美。
直播当天,陈曦特意赶到现场,坐在后台监控室里盯着数据大屏。晚上7点,直播准时开始,苏蔓穿着休闲的家居服,站在精心搭建的“20㎡小户型场景”里,刚一提到“粉丝共创”环节,直播间的互动就瞬间炸了——“我家就是这样的小户型,求改造方案!”“这个智能收纳柜也太实用了吧,链接在哪?”
随着直播推进,在线人数不断攀升,突破300万时,后台响起一阵掌声。最终,这场直播的产品转化率达到28%,远超苏蔓团队15%的平均水平,其中“智能沙发”更是直接卖断了货。
直播结束后,陆泽言第一时间给陈曦发来消息:“陈小姐,这次合作太成功了!苏蔓刚才跟我说,以后她的家居类推广只跟你们工作室合作。创星也想跟你签署‘年度战略合作协议’,把公司30%的头部KoL推广业务交给你们负责,这是对你们实力的最大认可。”
消息刚看完,系统的提示音就响了:“嘀——宿主带领团队成功完成‘苏蔓紧急直播方案’项目,通过精准的用户需求分析、创新的方案设计和高效的执行落地,展现出色的项目管理能力与专业素养,工作室行业口碑显着提升,触发2.0版本‘事业进阶’任务:【职场能力认证】。”
“任务完成条件已全部达成:1. 创星传媒已提出年度战略合作协议,合作方认可度100%;2. 团队成员小林(资源对接)、小周(数据分析)已能独立负责小型项目,能力提升达标;3. ‘紧急项目应对流程’(需求拆解-数据支撑-资源联动-复盘优化)已形成文档,可复制性100%。”
“任务奖励发放:1. 解锁‘项目管理’技能(中级),可独立统筹百万级预算的大型推广项目;2. 陆泽言好感度+15,当前好感度33\/100(认可专业能力,深化长期合作意愿);3. 工作室等级提升至‘初级专业推广机构’,解锁行业协会‘优质项目推荐’权限,可优先获取头部品牌合作资源。”
更令人惊喜的是,顾衍之也关注到了这场直播的成功。当天晚上,他特意打来电话:“陈小姐,我看了苏蔓直播的复盘数据,转化率比预期高8个百分点,尤其是‘粉丝共创’环节,不仅带动了销量,还提升了品牌好感度。原本我以为投资后需要1年才能看到明显效果,现在看来,你的工作室3个月内就能达到中型推广公司的水平。顾氏决定追加10万元资源支持,帮你对接更多家居行业的头部品牌,助力工作室快速发展。”系统面板上,顾衍之的好感度也从69\/100涨到了75\/100。
晚上,工作室举办了小型庆功宴。李萌举着果汁杯,眼眶微微发红:“刚成立工作室的时候,我还担心我们做不大、做不强,怕辜负你的信任。现在我彻底放心了,跟着你,我们一定能在推广行业闯出一片天,成为别人口中的‘小巨人’!”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陈曦举起杯子,看向在场的每一个人,“小林这次资源对接零失误,确保了样品准时到位;小周的数据分析为方案提供了关键支撑;还有江屿,昨天特意带着同学过来帮忙筛选粉丝的改造需求,熬到凌晨才走。没有大家,就没有这次的成功。”
江屿坐在角落,听到自己的名字,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就是帮了点小忙,主要还是靠你们专业。以后工作室有需要,我随时都能来帮忙,复习之余还能学些推广知识,一举两得。”
庆功宴结束后,陈曦回到家,打开系统面板,看着上面的数据,心里满是成就感:
宿主:陈曦
颜值进度:69.1\/100
身材进度:50.9\/100(近期规律作息+团队协作愉悦奖励)
财富:元(待收创星年度合作预付款20万元,顾氏投资款50万元待到账)
技能:24项实用技能(新增“项目管理”中级、“财务分析”初级)
目标人物好感度:沈砚川71\/100,顾衍之75\/100,陆泽言33\/100,江屿58\/100,陆星辞38\/100
工作室状态:等级提升至“初级专业推广机构”,已签署创星年度战略合作协议,顾氏追加10万元资源支持
她想起刚创业时,自己只能接几百元的小文案订单,连租办公室的钱都要精打细算;而现在,工作室不仅能承接头部KoL的推广项目,还获得了行业大佬的投资认可。这一路的“职场晋升”,从来不是靠运气或人脉,而是靠一次次面对挑战时的不退缩,靠团队成员的并肩作战,靠对“专业”二字的坚守。
睡前,陈曦给沈砚川发了条消息:“沈医生,今天苏蔓的直播很成功,转化率破了她的历史纪录!谢谢你昨天给我们送的粥和点心,团队成员都说很好吃。等我忙完这阵,一定好好请你吃饭,跟你分享更多工作室的好消息。”
没过多久,沈砚川就回复了,还附带了一个可爱的“加油”表情包:“恭喜你,我就知道你一定能成功。吃饭不急,你最近肯定很累,记得多休息,别把自己逼得太紧。要是觉得压力大,随时可以找我聊聊,我永远是你的‘倾听者’。”
看着消息里的温柔字句,陈曦嘴角忍不住上扬。她知道,未来的创业路上还会有更多挑战,但只要身边有这些支持她的人,只要团队保持这份“靠实力说话”的初心,就没有跨不过的坎。而她的职场晋升之路,也会在一次次解决问题、突破自我中,走向更广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