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华市行政服务中心大厅里,窗口工作人员小李正对着电脑屏幕发呆。今天是周五下午,前来办事的群众不多,他刚好可以抽空完成单位要求的“在线学习任务”。
“小李小李,快看这个!”隔壁窗口的同事小张神秘兮兮地凑过来,把手机屏幕递到他面前。
屏幕上显示着一个名为《新时代行政管理中指示传达与落实的艺术》的培训通知,主讲人署名为“行政管理研究院特聘专家吴教授”。
“这不就是普通的业务培训吗?”小李不以为然。
“你仔细看收费标准。”小张压低声音,“三天培训,收费八千八。而且...”他滑动屏幕,“这是系列课程,叫什么‘指示学’专题研修班。”
“‘指示学’?”小李愣住了,“这是什么新兴学科?”
一周后,市委办公室。
祁国栋正在审阅文件,秘书长送来一份某部门请求经费的报告,内容是组织骨干人员参加一个名为“指示学理论与实践高级研讨班”的培训。
“指示学?”祁国栋皱起眉头,“这是什么?”
秘书长犹豫了一下:“据说是行政管理领域的新理论,主要研究如何准确理解、传达和执行上级指示。培训费用不菲,每人次一万二。”
祁国栋的眉头锁得更紧了。他拿起红笔在报告上批注:“请详细说明该学科的理论基础、实践价值及费用构成”
批注下去后,该部门很快送来了一份长达二十页的说明材料,通篇充斥着“指示层级理论”、“指示解码方法论”、“指示落实效能评估体系”等生造词汇,却让人看得云里雾里。
周末,祁国栋与孙陆雨在华河边散步时聊起此事。
“你说现在这风气,”祁国栋摇头,“好好的工作落实,非要包装成什么‘指示学’,还搞出这么多花里胡哨的概念。”
孙陆雨苦笑:“我那边也遇到了。上周发改局报来的材料里,把简单的项目调度会议称为‘指示效能垂直贯通协调会’,我看了半天才明白是什么意思。”
正说着,祁国栋的电话响了,是市委督查室打来的紧急报告:某区在落实市里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指示时,不聚焦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反而组织全区干部参加“指示解码技巧培训”,培训费用从营商环境专项经费中列支。
“胡闹!”祁国栋挂了电话,脸色沉了下来。
周一,祁国栋决定亲自去这个区进行调研。
在区行政服务中心的会议室里,区长和分管副区长热情洋溢地汇报他们如何创新性地运用“指示学”原理,构建了一套“指示接收-解码-转化-反馈”的全新工作体系。
“我们专门成立了‘指示学应用办公室’,聘请了专家进行指导...”区长侃侃而谈。
祁国栋打断了他:“成立这个办公室,增加了几个编制?”
“呃...暂时从各部门抽调了五名同志。”
“办公经费多少?”
“这个...初步预算三十万。”
祁国栋转头看向窗外服务大厅里排队办事的群众,又回头盯着区长:“你们区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解决了多少?行政审批时限压缩了多少?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实现了吗?”
区长额头上开始冒汗:“这些...我们正在用‘指示学’的方法论系统推进...”
“我问你,”祁国栋的声音不高,却让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我问你我能不能指示?”
所有人都愣住了。
祁国栋站起身,走到会议室前方,指着墙上张贴的“指示学工作流程示意图”:
“我现在就给你们一个明确的指示:立即撤销这个所谓的‘指示学应用办公室’,所有抽调人员返回原岗位;已经发生的培训费用,参与人员自己承担;尚未发生的预算,全部取消。”
他环视在场所有干部:“我们党的干部,最基本的能力就是理解上级精神、结合实际情况、抓好工作落实。什么时候变成了需要专门学习什么‘指示学’才能开展工作?”
“看看外面排队办事的群众!”祁国栋语气沉痛,“他们不在乎你们懂不懂‘指示解码’,他们在乎的是事情能不能办成、问题能不能解决。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把日常工作神秘化,这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会议室里寂静无声,只有祁国栋的声音在回荡:
“什么是真正的‘指示学’?就是把中央的精神和省市的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转化为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这才是唯一的‘指示学’!”
调研结束回到市委,祁国栋立即召集常委会。
会上,他讲述了调研见闻,然后严肃地说:
“这种打着创新旗号的形式主义,危害甚至比懒政怠政更大。它浪费行政资源,扭曲工作导向,败坏工作作风。我建议,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整治,清理各类名不副实的‘创新工作’‘花式培训’,让干部把时间和精力真正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上。”
孙陆雨第一个表态支持:“我完全同意。我们要坚决刹住这种‘概念创新’‘名词创新’的歪风,让工作回归本质。”
很快,《榕华市关于整治形式主义、规范工作创新的通知》下发全市。那个花费不菲的“指示学”培训无人再提,区里的“指示学应用办公室”悄然摘牌。
一次全市干部大会上,祁国栋说得更加直白:
“有的同志热衷于造新词、编新概念,什么都要加上‘学’、加上‘体系’。我想问问,把这些心思用在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上,用在推动改革发展上,不好吗?”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全场:
“我问你我能不能指示?我能给的指示就是:少玩概念,多干实事!”
会场先是寂静,继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后来,“我问你我能不能指示?”这句话在榕华市干部中流传开来,成为反对形式主义、倡导务实作风的一个标志性话语。每当有干部又想推出华而不实的“创新”时,同事们就会半开玩笑地问:“怎么,又要研究新‘学’问?需不需要先请示一下,问问‘能不能指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