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风波之后,赵建国和李梅的关系,发生了一种升华。
他们之间的那层窗户纸,虽然还没有捅破,但彼此的心意,都已经了然。
赵建国不再躲着李梅,反而变得主动起来。
他会借着顺路的名义,每天送李梅回宿舍。
赵建国也会在周末,约李梅去公园散步,或者去新华书店看书。
李梅也总是欣然应允。
他们的身影,成了纺织厂一道风景线。
厂里的人见了他们,都会会心地笑笑。
周红和赵秀莲的红娘大计还没来得及实施,就发现形势已经一片大好,两人高兴得不行,天天盼着能早日喝上他们的喜酒。
而那个机械厂的厂长女儿,在食堂里丢了那么大的人,自然不会善罢甘休。
她不敢再去找赵建国和李梅的麻烦,就把所有的怨气,都撒在了她父亲身上。
她哭着闹着,让她父亲动用关系,去给纺织厂的领导施压,开除李梅,处分赵建国。
厂长被女儿闹得头疼,但他也知道,这件事是自己女儿不占理。
更何况,纺织厂的厂长和他平级,他也没那么大的面子。
就在他左右为难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市公安局的几名警察,突然来到了机械厂,走进了厂长办公室。
他们不是来协调矛盾的,而是来抓人的。
被抓的,正是那个厂长。
紧接着,警察又赶到了纺织厂,将正在和表妹逛街的厂长女儿也一并带走了。
这个消息,像一颗炸弹,在两个厂区同时炸响。
所有人都惊呆了。
经过公安机关的调查,真相大白。
原来,这个厂长和女儿,根本就不是父女,更不是什么厂长。
他们是一个婚骗团伙的核心成员。
这个团伙,专门针对各大国企里那些家庭条件不错、但年纪偏大、急于结婚的单身男干部下手。
那个女儿负责扮演各种白富美的角色,以相亲的名义接近目标。
一旦确立关系,他们就会以买三大件、买商品房、投资做生意等各种理由,骗取对方的钱财。
得手之后,他们就会立刻消失,去下一个城市,寻找新的目标。
他们用这种手段,已经在好几个省市作案多起,骗取了巨额的财物。
这次他们之所以会栽,是因为他们之前在另一个城市骗过的一个受害者,不甘心受骗,一路追踪到了这里,并向公安机关报了案。
而那个受害者,不是别人,正是市公安局一位副局长的亲戚。
公安机关高度重视,立刻成立了专案组,经过侦查和布控,终于将这个婚骗团伙一网打尽。
真相大白后,所有人都恍然大悟。
机械厂的工人们这才想起,这个厂长是半年前才空降来的,平时很少管事,但派头十足。
纺织厂的工人们也议论纷纷,都为赵科长感到庆幸。
“我的天,原来是个骗子啊!”
“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亏她还装得跟个千金大小姐似的。”
“幸亏咱们赵科长火眼金睛,没上她的当!”
“可不是嘛,赵科长这是因祸得福,不仅躲过一劫,还找到了真爱。”
大家的话题,很自然地就转到了赵建国和李梅身上。
赵建国和李梅得知这个消息后,也是一阵后怕和庆幸。
赵建国庆幸自己当初没有被那些物质条件所迷惑,坚持了做人的底线。
李梅则更加坚信,自己的眼光没有错,赵建国是一个值得托付的好男人。
这场风波,不仅没有影响他们的感情,反而让他们更加珍惜彼此。
就在家属院和工厂都沉浸在这场反转大戏的讨论中时,家属院里空置的最后一间房,也迎来了它的新主人。
陈锋和张兰回来了。
他们在南方躲了一段时间,彻底摆脱了张兰那个家庭的纠缠。
顾言洲动用关系,把陈锋的工作安排在了市公安局,成了一名人民警察。
正好家属院里有户人家调走,空出了一间房。
在张桂芬和一众热心邻居的帮助下,他们顺利地申请到了这间房。
搬家那天,家属院里热闹非凡。
高健开着厂里的卡车,帮他们拉行李。
赵建国、赵秀莲的丈夫等几个男人,负责搬运沉重的家具。
张桂芬、赵秀莲、周红等几个女人,则在屋子里帮着收拾、打扫。
张兰看着眼前这热火朝天的景象,看着每个人脸上真诚的笑容,眼眶湿润了。
她从小到大,第一次感受到家的温暖。
这个虽然不大,甚至有些破旧的筒子楼,在她眼里,却比任何豪宅都更让她感到安心。
陈锋看着妻子感动的样子,紧紧地握住了她的手。
他知道,他们颠沛流离的生活,终于结束了。
从今天起,他们将在这里,在这个充满人情味的家属院里,开始崭新的生活。
新邻居的入住,给这个家属院注入了新的活力。
也让这个由军人、工人、警察等不同身份的人组成的大家庭,关系更加紧密。
他们不知道的是,在不远的未来,他们将共同面对一场席卷全国的时代浪潮。
而这份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起来的情谊,将成为他们抵御风浪最坚实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