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离去,会客厅内只剩下钟铭与李怀德二人。茶水散发着着热气,窗外是港岛半山独有的安静,与方才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
李怀德收敛了些许外放的热情,神色变得郑重起来。他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放在膝上,语气诚恳地说道:“钟先生,不瞒您说,我这次来,是带着家里边最高层面的嘱托和期盼。家里边对与贵方的合作,高度重视,也寄予厚望。”
钟铭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示意他继续。
“家里边如今的情况,钟先生想必也有所耳闻。”李怀德斟酌着词句,“正处于轰轰烈烈的社会改造和工业基础建设时期,百业待兴,尤其是在重工业、精密制造和部分尖端技术领域,与贵方在蒲北取得的成就相比,差距……不小。”
他顿了顿,观察着钟铭的神色,见对方并无不耐,才继续道:“所以,家里边迫切希望,能够通过合作,获得贵方在部分机械设备,以及……一些非核心贵方可以转让的关键技术上的支持。”
不得不说李怀德这姿态和语气就让人非常舒服了,虽然蒲甘革命军如今只是蒲甘政府下边的实际上独立的自治区,可李怀德依然把双方置于平等的位置。
其实李怀德来之前,就有人替高层交代过他。家里边的高层那都是些什么人?那可是历史级别的创业天团,尤其是那一位,更是t0级别的。他们可不会跟蒲甘政府那帮子二傻子一样,真以为蒲甘革命军就老老实实的甘愿当蒲甘政府名义上的下属?他们认定,等到条件合适,蒲甘革命军必然会统一整个蒲甘,这点他们是丝毫不怀疑的。
不过也是,全世界真没哪个国家跟家里边似的,哪怕普通老百姓,骨子里都传承着足够的政治天赋。就例如敌人与自己和解,然后请吃饭,家里边随便一个老百姓都会下意识的想到,握草,这是鸿门宴啊,咋滴?想噶了我?可其他国家人呢,他是真能穿着正装,兴高采烈的跑去准备参加pARtY。这就是差距!
“条件呢?”听李怀德讲完的钟铭放下茶杯,直接问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既然双方是合作,那就得是共赢,家里边打算用什么来换?”
李怀德早有准备,立刻答道:“家里边的意思,合作方式可以灵活。我们可以用国内的农产品,如粮食、油料、茶叶,或者一些特有的矿产资源,如钨、锡等来进行交换。当然,如果贵方需要,我们也可以提供一些国内目前能够稳定生产的初级工业产品,比如普通钢材、水泥、纺织品等。”
他话锋一转,语气带着几分谨慎和强调:“不过,有一点是家里的底线,还望钟先生理解。那就是关于所有权和经营主导权的问题。家里边正在进行全面的社会改造,在涉及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必须保持绝对的控制力。所以,像之前火先生零星传递回去的那种,希望以技术入股、参与管理的方式,恐怕……难以推行。”
钟铭点了点头,脸上看不出喜怒。这一点他早有预料,历史的轨迹大致如此。其实他也只是试探,实际上根本没这个搞合资公司的想法,未来倒是可以,但现在不可能。
李怀德见钟铭没有反驳,心中稍定,抛出了他认为最具分量的筹码:“为了表示诚意,也为了便于双方长期、深入地合作,家里边经过研究,初步有了一个设想。可以在与蒲甘接壤的滇南省,划出一块面积足够的区域,根据贵方产业发展的具体需求,由家里边负责投资建设一个大型的综合产业配套园区!”
他语气不由得带上了一丝激动:“园区内的交通、水电、通讯等所有基础设施,全部由家里边负责建设和保障!贵方可以将那些需要大量人力、或者对资源依赖较重的基础产业环节,比如重工铸造、普通冶金、标准化零配件生产等,放到这个园区内。这样一来,既能利用国内充足的劳动力,以及完善的初级工业体系,也能为贵方在蒲北专注于高精尖技术的研发和核心制造,提供稳定、可靠且成本更低的产业链支撑!”
说完这番话,李怀德屏息凝神,紧紧看着钟铭。这个方案,是他出发前,家里边智囊团反复推敲后确定的,旨在用市场、土地和基础配套,来换取技术和产业的机会,本质上是一种“产业融合,技术吸收”的策略。
钟铭手指轻轻敲着红木椅的扶手,发出笃笃的轻响。他脸上忽然露出一丝似笑非笑的表情,看得李怀德心里有些发毛。
“李特派员,”钟铭慢悠悠地开口,“家里边这算盘打得,我在港岛都听见响儿了。这不就是想着,先把配套的、基础的活儿揽过去,跟着学,跟着练,等时机成熟了,顺理成章地就把整个产业链都吃透,甚至反过来超越吗?”
对于这事儿,钟铭熟啊。几十年后家里边搞开放,不就是走的那个路子。甚至更过分,最后差点就把鹰酱等原先的工业大国给干废了,都快成金融+农业大国了,很多二三十年前能造的东西,二三十年后甚至连最基本的工人都凑不齐。
李怀德心里“咯噔”一下,脸上闪过一丝尴尬,正要解释,却见钟铭摆了摆手。
“不过……”钟铭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轻松起来,“无所谓,只要对双方都有利就行!”
“啊?”李怀德一时没反应过来。
钟铭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隐约可见的海平面,说道:“李特派员,你以为我看不清形势?蒲甘那地方,就算将来我们把整个中南半岛都整合了又能怎样?指望那些躺在地上只知道吃香蕉的土着去搞半导体?去玩精密机床?去啃航空航天材料?那不是做梦吗?还不如让他们继续躺着耻香蕉,起码能够省点心省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