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医生一看张道陵也是个大帅哥,就是嫩了点,以她的年龄有点老牛吃嫩草,但架不住养眼啊。
所以,张道陵一开口,她就一股脑都说了。
王桂花听着季医生说费用有点高,心里有点打退堂鼓,她拉了拉张道陵的袖子,说道。
“要不,吃点药算了吧。”
张道陵也皱了皱眉头,“季医生,那个做手术的费用有多少,我只有四百万现金,不知道够不够?”
“其实三万块钱就够了,如果有医保的话。”
她弱弱地说道。
季医生也是第一次听说四百万现金,是用“只有”这两个字形容的。
她要是有四百万现金,还干什么医生?
早就享受生活,到世界各地旅游了。
哪用不停地吃着辐射、熬着夜班,受着压迫?
张道陵一听只要三万块钱,也是松了一口气。
要是在一个月以前,他还把三万块当回事,自从交易了元青花后,那就是小菜一碟。
很快王桂花就办理了在心内科的住院,安排在星期三上午做手术。
当然能很快住下院来,还靠的是王承勋的人脉。
不过人情这个东西,你求我来,我求你,帮忙办的事越多,两家关系越深厚。
在住院之前,张道陵利用今天周一刷新的小道消息系统,问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妈妈王桂花治愈的希望在谁手里?
不多久,系统就给出了答案。
【小道消息(白色):宿主妈妈王桂花,心脏病治愈的希望在于任骏、徐清波、吴成文、葛均波.......季月......】
系统列举了一堆大佬的名字,其中就包括,季医生。
这才是张道陵能放下心来给王桂花做手术,最重要的原因。
即使浪费了一次获取奖励的机会。
但这个看似无用的消息,就是拿一百件元青花来换,他也不换。
无所事事的张道陵,原本还想找明月聚一聚,可是一打电话,明月竟然说,此刻她在京都搞“沪上阿姨”的分店。
他也没有想到明月的动作这么快,才在魔都爆火一个月的奶茶店。
她竟然魄力这么大,已经扩张到了京都。
在电话中,明月还邀请张道陵去京都,她说要请张道陵喝一杯自己做的奶茶。
京都,张道陵当然要去,可不是现在。
他不光要去那上学,主要还有一个他魂牵梦绕的人儿,此刻正在京都。
离别前,那一句誓言,他至今都记得。
“柳如烟,我们的故事还没有结束,你在京都等我!”
此刻,沁县出租房里,还有一部没有拆封的手机,正等着它的主人。
。。。。。。
没有明月的陪伴,张道陵略微有点失望。
星期二,王桂花抽血,做检查,结果很正常,手术定在星期三的早上九点。
张道陵趁着星期二下午有空,挂了一个精神科的号。
他听见叫的号码,刚站起来准备推门进去,竟然看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人从门里出来。
不是别人,正是韩长晋医生。
“韩医生,您?”
“嘘,保密昂。”
韩长晋鬼鬼祟祟地和张道陵说道,说完,他就快步离开了。
张道陵没有想到,看起来大大咧咧地韩长晋竟然会有精神方面的问题?
可是当他打开门,看到主治大夫的时候。
张道陵就知道,是他想多了。
主治医生也是一个大美女。
她还没开口,张道陵就觉得她讲得很有道理,那是真的傲娇。
“你好,请问你想要咨询什么问题?”
她一开口,便是成熟御姐的声音。
果然,长晋出品,必属精品。
张道陵坐下后,一五一十地说了,自己最近遇到了车祸,以及车祸中遇到的一切,包括了殉情的老大娘。
又描述了一下自己的困境,平时没事,但练车的时候,就会恐慌,集中不了注意力,甚至出现幻觉。
“很有道理”的医生姐姐,给出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
因为没有影响到正常生活,所以暂时不用药物治疗,而是采取认知行为治疗法、眼动脱敏再处理疗法。
说白了就是,你是被吓着了,多看看就脱敏了。
还有你对车祸的认知不够,讲清楚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你就不会恐惧。
张道陵看完之后,除了得到一堆专业名词,其实没有获得什么实际的帮助。
他其实也有心理准备,毕竟现在他的症状不重,让他吃药,他肯定是拒绝的,大不了以后不开车。
再说,他还有系统呢!
等上一周,系统肯定有解决的办法。
星期三,一切都准备好,王桂花上台了。
即使有系统提前告知会成功的,张道陵还是紧张了,毕竟做手术的部位在心脏。
好在医生医术高明,手术做的很成功,半个多小时就下了台。
在星期五,王桂花成功办理了出院手续。
张道陵为了报答季医生的恩情。
专门写了感谢信,定做了锦旗,甚至包了一个大红包。
季医生摸着那厚厚的红包,舍也舍不得放手,这里面可是自己全年的精华、水乳、粉底、面霜。。。。。。
最后她还是没有收下,退给了张道陵。
但是季医生的恩情,他是不会忘记的。
。。。。。。
回到沁县的当天,他就碰见了杨海。
“杨海,你考得怎么样?”
“成绩刚出来,考了560分。”杨海笑着摸摸头,看得出他对这个成绩也比较满意。
“那你想好自己去哪读书了吗?”
“还没有,大概率去上军校吧,因为军校不要学费,还发补助。”
杨海爷爷和爸爸都是军人,都为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军校对于杨海来说,确实是最佳的选择。
“那你母亲怎么办?上军校,可带不了你妈妈!”
张道陵随口说道。
这一句话,倒是提醒了杨海。
“上了军校,没办法照顾妈妈。不上军校,自己学费生活费凑不齐。”
杨海一下子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此时杨海妈妈春兰,也陷入了相同的选择。
自从杨海花钱给她输了几回补脑的药后,她的神智就越来越清楚。
现在已经有了十多岁的思维。
她见杨海为了学费生活费忧心,春兰便一个人去了杨海大伯的家里。
楼房里,只有杨海大娘在,她一见春兰就骂着,把她往外赶:“傻子你来我家干什么?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