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首次“安全区大会”:倾听所有人的声音
磐石安全区的广场上,又搭起了高台——不过这次不是挂牌仪式的喜庆模样,台上摆着几张从旧教室搬来的木桌,铺着洗得发白的粗布,林野和苏晴、瘸子刘他们坐在后面,面前放着空白的本子和铅笔。台下的居民按功能区分成几排坐:居住区的老人孩子坐在最前面,农耕队和工业区的人在中间,守卫队和拾荒队的队员站在两侧维持秩序,565个人坐得整整齐齐,却透着点拘谨,没人主动开口。
“今天开这个会,不是我给大家训话。”林野拿起话筒——是老陈用旧收音机改装的,声音能传得远些,“是想听听大家的心里话:住得舒不舒服?缺不缺粮食?有没有啥需要安全区帮着解决的。不管是大事小事,都能说,我们记下来,一定办。”
话刚说完,广场上静了几秒,有人低头抠手指,有人互相递眼神,还是没人说话。毕竟在废土上待久了,早就习惯了“上面说啥就是啥”,突然让自己提意见,反倒有点不敢开口。
林野也不着急,笑着看向前排的孩子:“小宇,你来说说?你上次跟我说想吃甜馒头,现在吃到了吗?”
被点名的小宇愣了一下,他今年8岁,父母在末世里没了,跟着张大爷过,上次领营养粉时跟林野提过一嘴想吃甜的。小家伙攥着衣角站起来,小脸蛋有点红,声音却很清楚:“吃到了!张爷爷给我加了糖。林叔叔,我还有个事想求你——我们能有个读书的地方吗?我想认识字,以后帮赵虎叔叔记台账。”
这话一出,广场上一下子安静了,接着有人轻轻笑起来。张大爷赶紧拉了拉小宇的衣服:“这孩子,瞎提啥……”
“不瞎提。”林野打断他,把“建读书点”三个字重重写在本子上,抬头看着小宇,眼神里满是认真,“你这个需求提得好!不光你想识字,肯定还有别的孩子想,这个事我记下来了,下个月就办。”
小宇眼睛一下子亮了,坐回位置上,嘴角咧得老高。有了他开头,台下终于有人敢说话了。住在居住区的王婶第一个站起来,她是平民医护员,每天背着急救包巡查,最清楚医疗站的情况:“林团长,我想提个医疗上的事。医疗站的感冒药和消炎药快见底了,上次去旧药店拾荒只找着几盒,能不能让拾荒队多去几个旧药库找找?还有老人用的降压药,一直没凑够。”
苏晴赶紧接过话:“王婶说的是实情,现在接诊量越来越大,常用药消耗得快。”林野点点头,在本子上写“补充药品”,旁边画了个圈:“这个交给赵虎,让他规划拾荒路线,重点去旧市第二医院和连锁药店废墟,优先找感冒药、消炎药和降压药。”
赵虎坐在台上,立刻挺直腰板:“放心吧林哥,我明天就跟拾荒队对接!”
接着站起来的是老周,他刚从农耕区过来,裤腿上还沾着泥:“林团长,农耕区的小麦快抽穗了,需要肥料。现在靠草木灰不够,我琢磨着能不能收集居民的生活垃圾,比如菜叶、果皮、剩饭菜,发酵成有机肥?既环保,又能给地里增肥。”
林野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既解决了垃圾处理,又有了肥料。赵虎,你安排人在农耕区旁边搭个发酵棚,每天组织人收集生活垃圾,交给老周负责发酵。”
老周笑着点头:“只要有肥料,保证小麦能增产!”
拾荒队的小张也站了起来,他上个月带队去东边的化工区拾荒,遇到过体型很大的变异蟑螂,差点折了人手:“林哥,东边的禁区变异兽太多,上次我们去捡废铜,被三只变异蟑螂追着跑,要是能派辆坦克护送我们拾荒,就能去更远的地方找物资,还能更安全。”
瘸子刘皱了皱眉:“东边禁区确实危险,之前就提醒过拾荒队别靠太近。”林野想了想,在本子上写“坦克护送拾荒”:“这样,以后拾荒队去高危区域,瘸子刘安排一辆坦克跟着,不用全程护送,在禁区外围警戒就行,既能保证安全,又不耽误坦克值守。”
瘸子刘立刻应道:“没问题!明天就跟孙强他们说,排个护送班表。”
你一言我一语,台下的话匣子彻底打开了。有人提“居住区的排水沟堵了,下雨积水”,林野让水爷负责疏通;有人提“工业区的工具不够用,想多做几把扳手”,老陈当场拍板“明天就安排生产”;还有老人提“夜里路灯太暗,走路不方便”,林野让赵虎找旧灯泡,多装几盏路灯。
林野手里的本子写得满满当当,每一条意见都记下来,要么当场指定负责人,要么定下解决时间,没有一条打马虎眼。坐在前排的张大爷看着这一幕,眼眶有点发热,他拄着拐杖站起来,声音有点沙哑:“我活了七十岁,末世前在村里,也没见过当官的这么听老百姓的话。以前在锈铁镇,赵雷说一不二,我们的话连他耳朵都进不去;现在不一样,我们提啥需求,林团长都记着,都答应办——这才是我们自己的安全区啊!我们的话有人听,我们的需求有人管!”
他这话一出,台下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比挂牌仪式时的掌声更响、更真切。有人擦眼泪,有人点头附和,连守卫队的队员们都跟着鼓掌,脸上满是自豪——这是他们守护的家园,是真正把居民放在心上的家园。
林野合上台子上的本子,看着台下激动的居民,心里暖暖的。他举起话筒,声音比刚才更沉:“大家记住,磐石安全区不是我一个人的,是565个人的。你们的需求,就是安全区的事;你们的声音,就是安全区要走的方向。以后每月都开一次大会,不管是大事小事,只要你们提,我们就一定办。”
夕阳落在广场上,把每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散会时,居民们三三两两地走,嘴里都在念叨着自己提的意见,脸上带着踏实的笑。小宇拉着张大爷的手,蹦蹦跳跳地说:“张爷爷,下个月就能读书啦!我要认识好多字,帮赵虎叔叔记台账!”
林野站在高台上,看着大家的背影,手里攥着记满意见的本子。他知道,开这个大会,不光是解决了几个需求,更重要的是让居民们觉得——这里是“自己的家”,他们的声音有人听,他们的日子有人管。而这份“被重视”的感觉,才是凝聚人心最牢的绳子,比围墙和坦克更能让安全区稳稳地站在废土上。
苏晴走过来,递给他一瓶水:“今天的会开得真好,比讲十句大道理都管用。”林野接过水,笑着点头:“以后要多开,多听大家的声音,这样安全区才能越来越好。”
远处的工业区,敲击声还在继续;农耕区的麦苗在晚风里轻轻摇晃;居住区的烟囱里,炊烟袅袅升起。林野看着这一切,心里清楚——磐石安全区的根基,正因为这些“有人听的声音”,变得越来越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