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源核心塔第三层(传承晶体层)是一个半球形空间,空间中央悬浮着一颗直径 3 米的 “星源传承晶体”—— 晶体通体淡金,内部流淌着星源文明的技术数据与能量波动,晶体周围环绕着四道 “能量束缚带”,分别对应绿、红、黑、金四色,与四大文明的能量频率一致,显然是获取传承的最后一道考验。
“能量束缚带的作用是‘筛选与适配’,” 阿紫的共鸣模块贴近晶体,模块屏幕上显示出束缚带的能量参数,“只有携带对应文明的‘共生印记’,且能量频率与束缚带完全匹配,才能解除束缚,获取传承;若频率偏差超过 0.5hz,束缚带会释放‘记忆冲击’,让接触者陷入星源文明的失败记忆,强化共生理念的重要性。”
绿华看着绿色束缚带,取出之前培育的 “星源适配植被”—— 这是用星源能量柱的能量培育的湍流藤变种,植被释放的生态能量与绿色束缚带的频率同步:“我的共生印记是‘生态共生’,适配植被的能量能证明我们对生态与科技平衡的坚守,应该能解除绿色束缚带。”
玄晶则从怀中取出暗晶域的 “暗能共生契约”,契约上有所有暗晶域居民的能量印记,泛着淡黑光:“暗晶域的共生印记是‘暗能平衡’,契约承载着我们与暗能共生、而非对抗的理念,符合星源文明的暗能技术核心,可解除黑色束缚带。”
赤锋的量子技术员通过远程通讯传输 “红晶量子共生协议”,协议中记录着红晶域与其他文明的量子技术共享数据:“红晶域的共生印记是‘技术共享’,协议证明我们摒弃技术霸权,坚持平等协作,能解除红色束缚带。”
阿紫手持三系能量晶,晶体中融入了超空间联盟各文明的能量样本:“超空间的共生印记是‘跨域协作’,能量晶承载着我们从暗能域危机到暗晶域救援的协作成果,符合星源文明的终极共生理念,可解除金色束缚带。”
王大锤点头示意,四人同时行动 —— 绿华将星源适配植被贴近绿色束缚带,植被的生态能量流入束缚带,绿色束缚带逐渐透明、消散;玄晶的暗能共生契约贴在黑色束缚带上,契约的淡黑光与束缚带融合,黑色束缚带随之消失;赤锋的量子共生协议通过量子信号传输至红色束缚带,协议数据与束缚带同步,红色束缚带溶解;阿紫的三系能量晶触碰金色束缚带,三色能量与束缚带交织,金色束缚带最后消散。
束缚带全部解除的瞬间,星源传承晶体释放出强烈的淡金光,一道 “数据光束” 射向阿紫的共鸣模块,模块屏幕上开始快速刷新星源传承的内容:
1. 虚空风暴中和技术:核心是 “生态 - 量子 - 暗能三系能量共振”,需将生态能量(绿藤域提供)、量子能量(红晶域提供)、暗能(暗晶域提供)按 4:3:3 的比例混合,形成 “中和能量波”,波频需稳定在 20hz,可抵消虚空风暴的能量冲击;中和能量波需通过 “跨空间能量网络” 释放,覆盖范围需达
光年,才能完全抵御中型虚空风暴(45hz)。
2. 星源空间修复技术:利用星源晶体的能量,修复被风暴破坏的空间结构,需在超空间与各文明域的交界处搭建 “星源修复站”,每个修复站需四大文明的技术人员共同维护。
3. 跨空间文明管理体系:建立 “共生议会”,由各文明派代表参与决策,议会下设 “技术共享委员会”“生态维护委员会”“危机应对委员会”,确保跨空间共生体系的长期稳定。
“传承数据已接收完毕!” 阿紫将数据同步传输给星核号的器远,“但晶体还传递出一个紧急信息 —— 虚空风暴的到来时间比预期提前了 15 天,当前风暴强度已达 40hz,预计抵达超空间边缘时会升至 45hz,我们只有 15 天时间准备中和方案!”
器远快速分析传承数据,眉头逐渐紧锁:“中和能量波的覆盖范围需要
光年,现有的跨空间能量网络仅覆盖 5000 光年,需在 15 天内扩展网络;而且中和能量的混合比例需要精确控制,误差不能超过 0.1%,需在星核号上搭建‘三系能量混合实验室’,提前调试参数;另外,跨空间能量网络的扩展需要各文明同步建设‘能量中继站’,绿藤域提供生态能量支撑,红晶域负责量子传输,暗晶域提供暗能稳定,超空间负责网络统筹。”
王大锤立刻通过量子通讯召开 “跨文明紧急会议”,各文明代表迅速响应:
? 绿华:“绿藤域将派出 50 艘生态补给舰,携带充足的共生植被种子,在 10 天内建成 20 个生态能量中继站,为网络提供生态能量。”
? 赤锋:“红晶域的量子工厂已全力生产量子传输模块,5 天内可交付 100 套,确保能量中继站的量子信号稳定。”
? 玄晶:“暗晶域将开放暗能共生核心的 30% 能量,用于稳定能量网络,同时派出 30 名暗能技术员,协助调试暗能参数。”
? 超空间联盟:“将调动所有可用的星环能量装置,在 7 天内完成超空间内部的能量网络扩展,同时协调末世、仙界等文明,提供物资与人员支持。”
会议结束后,探索队立即返回星核号,开始筹备能量混合实验 —— 器远在飞船的实验室搭建 “三系能量混合装置”,装置由绿藤的生态能量接口、红晶的量子能量导管、暗晶的暗能缓冲器、超空间的三系调控仪组成;阿紫负责用共鸣模块监测能量混合过程中的频率变化,确保波频稳定在 20hz;绿华带来的星源适配植被被种植在装置周围,提供持续的生态能量;玄晶的暗能技术员则调整暗能缓冲器的参数,防止暗能与其他能量对冲。
实验初期并不顺利 —— 当生态能量与量子能量按 4:3 的比例混合时,能量出现 “频率波动”,从 20hz 降至 18hz,不符合中和要求。“是量子能量的传输速率不稳定,” 赤锋的量子技术员分析道,“需要在导管中加入‘星源晶体碎片’,增强量子能量的稳定性,碎片的能量频率与星源传承一致,能同步两系能量的频率。”
器远立刻从星源能量柱上采集少量碎片,嵌入量子能量导管 —— 再次实验时,生态与量子能量的频率稳定在 20hz;加入暗能后,三系能量按 4:3:3 的比例混合,形成淡金色的 “中和能量波”,波频稳定在 20hz,能量检测仪显示:“中和能量波对 45hz 的虚空风暴抵消率达 95%,符合传承要求!”
“实验成功了!” 众人欢呼起来,器远将中和能量波的参数同步给各文明,“各中继站按此参数调试能量装置,10 天后完成跨空间能量网络扩展,15 天后在超空间边缘集合,共同释放中和能量波,抵御虚空风暴!”
星核号离开星源核心塔,朝着超空间方向返航 —— 舷窗外,星源遗迹的淡金光逐渐远去,但星源传承的能量与理念已深深烙印在探索队心中;阿紫的共鸣模块与各文明的能量中继站保持连接,实时监测网络扩展进度;器远在主控室绘制中和能量波的释放路线图,标注出各文明的部署位置;李三炮的战斗组开始训练 “能量波防御配合”,确保释放时不会出现能量漏洞;黑爷的探路鼠蹲在星源传承晶体碎片旁,背甲的探测器泛着淡金光,像是在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传承。
“15 天的时间很紧张,但只要所有文明齐心协力,我们一定能抵御虚空风暴,” 王大锤站在甲板上,望着超空间的方向,“星源文明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共生不是选择,而是生存的必需 —— 这一次,我们要让跨空间的共生之光,照亮对抗风暴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