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刺破云层时,林凡正蹲在溪边清洗一把野菜。昨夜梦中他似乎听到了野猪的哼叫,但今早巡查陷阱时却一无所获。那头受伤的林猪比他想象的更狡猾,血迹在溪流边就消失了踪影。
他用新修补的铁罐打水,注意到罐底的松脂补丁经过一夜浸泡依然完好。这个发现让他心情愉悦——每一个小问题的解决,都意味着他在这个荒岛上的生存又多了一分保障。
早餐是熏鱼配烤薯蓣。他特意把薯蓣埋在炭火余烬里慢慢煨熟,这样外皮焦脆,内里却软糯如泥。就着清晨采摘的野菜,这顿饭吃得简单却满足。
例行巡视时,他发现盐田边缘长出了些绿藻。用竹刮板仔细清理后,他额外加了道引水渠,让海水流动更顺畅。盐晶的形成需要洁净的环境,任何杂质都会影响品质。
鱼塘给了他惊喜。那条怀孕的母鱼正在浅水区产卵,透明的卵粒附着在水草上,像一串串小珍珠。他小心地在周围插上竹枝标记,避免不小心破坏这些未来的希望。
今天他决定去北面的海岸线探索。那里有片突出的礁石区,退潮时应该能找到不少好东西。出发前,他仔细检查了装备:铜斧别在腰后,弓箭挎在肩上,几个皮囊分别装着水、火种和盐。
北海岸的风浪比其他地方更大。海浪拍打着黑色的礁石,溅起雪白的泡沫。林凡选择从背风面开始搜索,这里的潮水坑往往藏着惊喜。
果然,在一处岩石洼地里,他发现了几只海胆。用竹夹小心地夹起,这些浑身是刺的小家伙虽然处理麻烦,但橙黄色的海胆黄却是难得的美味。他挑了最大的一只当场剖开,鲜甜的味道在口中化开,带着海洋最纯粹的气息。
继续往前,一片海带林在潮水中摇曳。他割下最嫩的部分,又收集了些附着在上面的藤壶。这些不起眼的小生物虽然肉不多,但煮汤时能增添独特的鲜味。
最让他欣喜的是找到一个完整的玻璃浮漂。虽然表面有些磨损,但通体浑圆透明,在阳光下闪着淡绿的光泽。他立即想到可以改造成油灯——玻璃的透光性比塑料更好,而且耐热。
时近正午,他在礁石背阴处休息。就着清水吃了些熏肉干,目光却始终没有停止搜索。这时他注意到远处沙滩上有反光,像是金属制品。
走近一看,是个生锈的饼干盒。虽然锈迹斑斑,但盒盖还算完整。他小心地打开,里面竟然有几根没受潮的火柴和半截铅笔。这简直是天降横财——火柴在潮湿环境下比火石可靠得多,铅笔则能让他更长久地记录见闻。
回程路上,他特意绕到西边的灌木丛。这里的野莓开始成熟,红艳艳的果实挂满枝头。他小心地避开尖刺,专挑那些饱满的采摘。野莓不易保存,但可以做成蜜饯或者果酱。
下午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改造新收获的物品。玻璃浮漂被他小心地切开顶部,打磨平滑边缘。用铜丝做了个支架,固定住棉线灯芯。灌入海豹油后,点燃的灯光果然更加明亮稳定,几乎赶得上现代的小台灯。
饼干盒除锈后,他意外发现盒底印着花卉图案。虽然斑驳,但仍能看出昔日的精致。这个盒子正好可以用来存放火柴和铅笔,防潮又方便取用。
野莓的处理需要耐心。他选出一部分最饱满的,用竹签串起来风干。其余的捣碎成泥,加入少许蜂蜜,在陶锅里慢慢熬煮。果酱的甜香弥漫在整个营地,让人食指大动。
傍晚时分,他带着新编的虾笼来到溪流入海口。这里水势平缓,是虾群最喜欢聚集的地方。选好位置下笼后,他在绳子上系了片羽毛作为标记。明天这个时候,应该就能有所收获。
晚餐他决定尝试新菜式。用铜锅慢炖海带排骨汤——虽然“排骨”是用熏鹿肉代替的,但长时间炖煮后,肉质酥烂,海带软糯,汤汁乳白浓郁。配上烤野芋头和新鲜野莓,这顿饭堪称丰盛。
饭后,他借着新做的玻璃油灯检查武器。弓弦需要重新上蜡,箭羽有些松动,这些细节在狩猎时都可能决定成败。他用鹿脂混合松脂制成护弦蜡,又用鱼鳔胶加固箭羽。每件武器都是他生存的依仗,必须保持最佳状态。
夜色渐深,他在日志上记录今天的收获:玻璃浮漂改造成油灯,饼干盒存放重要物资,野莓制成蜜饯和果酱。还特意记下虾笼的位置和明早检查的时间。
第一百八十一天在充实中过去。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现在的有条不紊;从最初的食不果腹,到现在的精心烹制。每一天都在进步,每个细节都在改善。
他吹熄油灯,听着熟悉的潮声。明天要去检查虾笼,还要继续追踪那头林猪。生存就是这样,永远有新的挑战,也永远有新的收获。
在这座孤岛上,他不仅学会了生存,更学会了生活。篝火的炊烟升起处,就是他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