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电子的“展示区”并没有设在什么高科技的展厅里,而是直接设在了他们位于江城郊区的分公司——一座占地数百亩的现代化工业园内。
当观察团的车队缓缓驶入园区时,所有人都被眼前壮观的景象所震撼。
整齐划一的厂房,如同列队的士兵,绵延不绝。宽阔的园区大道上,印着“凤凰”logo的货柜车川流不息。道路两旁,“质量是生命,创新是灵魂”的标语鲜红夺目。
这是一种扑面而来的、属于工业时代的力量感和秩序感。
“龙老,各位专家,这里是凤凰电子华中生产基地,也是我们全国八大基地之一。” 赵建军站在一幅巨大的园区沙盘前,手持讲解棒,意气风发,声音洪亮。
“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去年为国家贡献了1.2亿的税收,解决了超过五千人的就业。我们的Vcd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连续三年第一,去年总销量突破三百万台!”
每一个数字,都像一颗重磅炸弹,在观察团成员的心中激起波澜。
就连一向严肃的龙纪元院士,眼神中也露出了一丝赞许。不管路线如何,能做到如此规模,为国家创造如此巨大的价值,这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成就。
林杰站在人群的末尾,静静地听着,看着。
他不得不承认,凤凰电子无愧于“巨头”之名。这种依托于庞大生产能力和成熟市场渠道所建立起来的“壁垒”,坚固得令人窒息。对于任何一个90年代的创业公司而言,这都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
“接下来,请各位专家随我参观我们的核心生产线。”
在赵建军的引导下,众人换上防尘服,走进了一尘不染的生产车间。
自动化的贴片机,精准地将米粒大小的电子元件焊接到电路板上;长达百米的流水线上,无数穿着蓝色工装的工人,正低头进行着插件、焊接、组装、测试……每一个动作都如同机器般精准、娴熟。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松香和机油混合的味道,整个车间除了机器的轰鸣,几乎听不到任何杂音。
“我们的生产线,引进了德意志国最先进的西门子自动化设备,良品率可以控制在99.7%以上。” 赵建军的语气中充满了自豪,“我们拥有国内最顶尖的品控实验室,每一台出厂的Vcd,都要经过72小时不间断的老化测试。”
他随手从产线上拿起一块电路板,展示给龙纪元看:“龙老您请看,我们的电路设计虽然中规中矩,但用料扎实,每一个焊点都力求完美。这就是我们凤凰的理念——不追求虚无缥缈的概念,只做稳定可靠的产品!”
这番话,意有所指。高天听了,嘴角微微上扬。
龙纪元接过电路板,拿出随身携带的放大镜,仔细地审视着。他看得极其认真,从芯片的型号,到电容的品牌,再到焊点的光洁度,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许久,他才点了点头:“嗯,做工很扎实,有大厂风范。”
得到泰山北斗的亲口认可,赵建军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参观完生产线,众人又来到了凤凰的产品展厅。
从第一代Vcd,到最新款的、带卡拉oK功能的“凤凰之星”,琳琅满目的产品摆满了整个展厅。展厅的墙上,挂满了凤凰电子获得的各种国内外奖项,以及领导人前来视察的照片。
“龙老,各位专家,” 赵建军站在一台最新款的Vcd前,总结道,“凤凰电子走的,一直是一条稳健的、市场化的‘贸工技’路线。我们先通过贸易,积累原始资本和市场经验;然后投入工业生产,扩大规模,降低成本;最后,我们再反哺技术研发,进行产品迭代。”
他指向展厅中央那块“年销售额突破十亿”的巨大奖牌,声音铿锵有力:
“事实证明,这条路,是走得通的!是符合我们国家当前发展阶段的!我们不反对技术创新,但我们认为,任何脱离了市场和生产实际的‘创新’,都是空中楼阁,是对国家资源的一种浪费!”
这句话,几乎是毫不掩饰地将矛头对准了“未来科技”。
观察团的专家们开始交头接耳,不少人都露出了赞同的神色。凤凰电子所展示的一切——庞大的生产规模、成熟的品控体系、巨大的市场成功——都完全符合他们心中一个优秀企业的标准。
这才是“国家栋梁”该有的样子。
林建国的手心已经开始冒汗。他能感觉到,现场的气氛,已经完全倒向了凤凰电子一边。他甚至看到几位专家,在看向林杰时,眼神中已经带上了一丝“年轻人好高骛远”的意味。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龙纪元,忽然开口了。
“赵总,你的‘肌肉’,很结实。”
他先是给予了肯定,但话锋却猛然一转。
“但是,我只看到了肌肉,没有看到骨骼,更没有看到……心脏。”
龙纪元的目光扫过全场,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权威。
“这些产品,这些生产线,它们的‘心脏’——也就是解码芯片,是哪家公司的?”
赵建军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