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秋风瑟瑟,月亮高悬。
秋季的夜晚,似乎总是寂寥的。
蟋蟀青蛙叫了一个夏天,都叫累了,到了秋日萧条的晚间,那叫声听起来有气无力。
月亮挂在另一端还未落下,太阳升起,正所谓秋高气爽,此时的阳光给人暖洋洋的感觉。
日光融融的,透过云层和树叶缝隙洒下,折射出空中的细碎金色粉尘。
云峰持剑从那光影中穿过,将空中的金色粉尘劈成两片。
待他收剑时,剑风又将粉尘轻轻卷拢。
动作行云流水,既练了剑招,又活动了筋骨。
晨练结束,他擦了擦汗,转身往灶房走。
今早打算做灌汤包,皮薄馅足,咬一口还能喝汤,暖洋洋的,正适合秋日的早晨。
昨天晚上煮的羊肉汤,都被两只灵鹤吃完了。
两只灵鹤的肚子,像是无底洞,不论多少,都能吃完。
这样也有好处,如他偶尔多做了食材,或是剩下边角料,不用担心会放坏,全成了灵鹤的加餐。
云峰在灶房里忙活着灌汤包的馅料,没有用法术将肉搅成肉糜,而是握着菜刀一下下细细剁着。
法术搅打的肉糜虽省事,却少了手工剁制的颗粒感,入口少了几分他想要的口感。
菜刀起落间,新鲜肉渐渐变成细腻的肉糜。
剁好肉馅,他从灶房后的桌子上的阵法中,取出一个瓷盆,里面装着前些天处理整头妖兽猪时熬好的皮冻。
这皮冻做起来颇费功夫。
先将新鲜猪皮用葱姜蒜水焯水去腥,再耐心刮去猪皮上凝结的白色脂肪。
只留下干净的猪皮,最后放进高汤里慢炖两个时辰,放凉后便自动凝结成晶莹的皮冻。
做好的皮冻,这些天一直没找到合适的用处,如今做灌汤包,正好派上用场。
将皮冻切碎拌进肉馅,蒸好后皮冻融化成汤汁,咬开就能爆汁。
对于厨神来说,无论什么食材,先备好,总有一天会派上用场。
处理完馅料,云峰又开始揉面做灌汤包的面皮。
灌汤包的精髓在于薄皮汁多。
若是面皮太厚,即便内馅有汤汁,吃起来也和普通包子没两样。
做灌汤包的皮,他有自己的妙招。
和面时加入少量水,揉面时用灵气均匀裹住面团,让面团更具延展性。
将面皮擀得薄如蝉翼,却又韧性十足,做出来能清晰看到里面水光光的内陷,这才算合格的灌汤包面皮。
灶房内蒸汽袅袅,肉香混着面香丝丝缕缕飘出,缠绕在清晨的空气里。
而院外的张元意、楚孤弦和林霜,也没闲着。
都在围着搭建好的仓库框架忙活。
张元意想着去阵盘峰上课前多帮大师兄分担些,一早就拉着两人动手。
三人配合默契,没一会儿就将仓库的梁柱与屋顶搭建完成。
刚放下手中的工具,灶房飘来的香气就裹着水汽扑面而来,勾得人胃里直冒馋虫。
三人站在灶房门口翘首以盼,眼神里满是对早餐的期待。
张元意看了片刻,压下心底的馋虫,开始做正事。
他还得给仓库里加两个阵法,一边布下一个冷藏阵法,一边是冷冻阵法。
这两个阵法,都是大师兄给他提供的灵感,属于储存阵法。
阵法包括侦查、记录、攻击、防御、移动、储存等十二种类型。
这些阵法不仅能单独使用,将两种功能或三种功能组合,还能叠加组合成复合阵法。
就像大师兄之前提过,想给整个院子加一层防御,以及无法让其他人探查,便是要将防御阵与迷幻阵结合,形成双重防护。
张元意最痴迷的就是研究阵法组合,此刻脑子里已经有了初步构想。
他可以根据大师兄院中的地形和格局,布下一个高阶复合阵法,用来隔绝神识,以及防止没有刻印灵气印记的人进入。
只是目前以他的修为,很难完成整个高阶复合阵法的布阵流程,想着再打磨一番,准备好了再动手。
而眼下,他需要布下两个基础复合阵法,对他来说,难度也不小。
他之前也给大师兄布下过冷藏冷冻阵法。
不过那都是放置在桌面上的,就跟一个小模型似的,并不难,操控起来游刃有余。
如今仓库空间扩大数倍,阵法范围随之延展,灵气的输出与掌控难度也呈成倍增长,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阵纹紊乱。
“唰唰唰”张元意抬手轻挥,数根泛着莹白光泽的骨头从储物袋中飞出,落在仓库四角与横梁节点。
在外人看来,这些骨头的落点毫无规律,甚至带着几分随意。
但懂阵法的人一眼便知,每根骨头都恰好落在灵气流转的关键节点上。
这些骨头,正是上回大师兄炖灵骨汤时剩下的妖兽骨。
张元意特意留了下来,经过一番特殊处理,让骨头表面变得光滑如玉,内里蕴含着温润的灵气,质地坚硬远超凡铁,是做阵点的绝佳材料。
指尖凝出的灵气丝越来越密,像银色的蛛网在梁柱间穿梭交织,将骨头与骨头、骨头与墙壁连缀起来。
张元意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苍白,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握着阵盘的手指都在微微颤抖。
维持大范围的灵气丝流转,对他的灵力消耗极大。
支撑他继续下去的,便是从灶房飘来的阵阵香气。
那香气,像一根无形的线,牵着他的心神,让他在灵力即将耗尽时,又能咬牙挤出几分力气。
最后一缕灵气丝与墙角的骨头相连,仓库内骤然亮起淡蓝与雪白交织的光晕。
两种阵法的灵气和谐交融,温度瞬间分成两截,一半寒凉如千年玄冰,一半冰冷似流过冰块的凉水。
张元意长舒一口气,腿一软差点栽倒,勉强站稳,脚步虚浮得像踩在蓬松的棉花上,连眼神都有些发飘。
连续布下两个大范围储存阵,几乎抽干了他体内灵气。
此刻完全是身体的本能,灶房方向飘来的香气勾着他往院子里走。
一抬眼看到蒸笼里的灌汤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