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的纽约,氛围像纽约地铁站一样,潮湿又压抑。麦迪逊花园广场外悬挂的巨幅季后赛海报在春雨里耷拉着,李特那张冷静面孔被水渍晕染得有些模糊。
ESpN演播室的荧光屏亮得刺眼。斯蒂芬·A·史密斯挥舞着胳膊,唾沫星子几乎要穿透镜头:“听着!尼克斯这就是支伪强队!扎克·兰多夫在低位要球时像在要赎金,而迈克·德安东尼的战术板画得比当代艺术还抽象!”
电视转切到tNt直播间,查尔斯·巴克利正对着数据表指指点点:“他们场均三分出手数排联盟倒数第七!在这个时代不会投三分?我奶奶的桥牌队都比他们准!”
《纽约邮报》头版标题毫不留情:《独狼与体系的战争》。专栏作家迈克·卢皮卡用钢笔戳着尼克斯的命门:“德安东尼想要七秒进攻,兰多夫想要十五秒单打。李特在中间传出去的球,就像扔进百慕大三角的漂流瓶——有去无回。”
NbA tV的战术分析节目更残忍。他们截取尼克斯比赛的片段:兰多夫在禁区要位,马盖蒂在弱侧叉腰观望,大卫·李在罚球线手足无措。解说员幽幽叹气:“看,这就是现代篮球的化石展览。”
雅虎体育的沃神刚敲完专栏,结论像记闷拳:“尼克斯的进攻就像坏掉的水管,时而喷发时而滴水。李特场均29分10助攻的数据很漂亮,但当你需要当家球星场均打39分钟才能赢球时...”
亚特兰大老鹰队的跟队记者在《亚特兰大宪政报》上乐开了花:“约什·史密斯的弹跳能亲吻篮板上沿,艾尔·霍福德的下盘稳如佐治亚红土。纽约那群老爷车锋线?准备在菲利普斯球馆散架吧!”
《体育画报》的季后赛特辑用整个版面剖析尼克斯的困境。数据专家本·福尔克列出一串触目惊心的数字:当兰多夫在场时,尼克斯每百回合净负3.2分;当李特单独带队时,这个数字变成正8.1。结论像手术刀般精准:“两个球星,两套节奏,一场灾难。”
布鲁克林区的酒吧里,老球迷把啤酒杯跺得咚咚响。“得了吧!”一个穿着尤因复古球衣的大胡子嚷嚷,“管理层这是将我们的王推走!”
曼哈顿中城的篮球论坛上,投票贴被顶得老高。“尼克斯能否突破首轮”的选项里,82%的网友选择了“准备钓鱼”。《纽约每日新闻》的评论区更是一片哀鸿:“我们又要回到那个黑暗时代了?”
就连拉斯维加斯的赌场都来凑热闹。博彩公司开出的赔率显示,尼克斯首轮出局的概率高达67%。穿着马甲的白发庄家对记者耸肩:“亚特兰大有速度,有活力,而纽约只有...呃,扎克·兰多夫的背打?”
cNbc的财经分析师甚至跑来插一脚。他们在节目里计算尼克斯的薪资结构:“兰多夫还剩三年5400万,马盖蒂的合同像座小型金矿。如果今年首轮出局,纽约的薪金空间将变成水泥棺材。”
《露天看台》的标题最诛心:《李特:最后的孤岛》。文章配图是李特在四人包夹中传球的瞬间,另外四名尼克斯球员像被施了定身术。作者写道:“这个中国人正在经历最残酷的篮球实验——一个人对抗整个世界。”
mSG电视台的季后赛前瞻节目里,回放着尼克斯与老鹰的常规赛交锋集锦。约什·史密斯迎面大帽兰多夫,霍福德死死卡住大卫·李的篮板位置。解说员连连摇头:“看到没?年轻永远战胜衰老。”
曼哈顿街头,报摊小贩把体育版翻得哗哗响。“别看这些玩意儿。”他对熟客嘟囔,“反正下周这个时候,我们要么在庆祝,要么在烧球衣。”
第五大道的NbA旗舰店里,老鹰队的周边商品突然被摆到显眼位置。经理对着电话点头哈腰:“是的先生,我们总得顺应市场...”
夜幕降临时代广场,巨大的广告屏正在循环播放季后赛宣传片。当尼克斯的镜头闪过时,李特带球突破的身影在楼宇间跳跃,像极了这座城市最后的独行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