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场一开始,麦迪逊花园的空气就变了味。如果说上半场还带着点试探和策略博弈,那现在,空气中弥漫的就是纯粹的铁锈和汗水的味道——绞肉机开动了。
波波维奇那老小子在中场休息时显然没干别的,肯定是把更衣室的战术板都给砸了,然后对着Gdp那三位大佬的耳朵进行了长达十五分钟的“爱的教育”。效果立竿见影。
托尼·帕克,那辆法国小跑车,不再执着于用速度生吃李特,而是开始玩起了更油滑的节奏变化,借助邓肯那宽厚如墙的掩护,一次次在中距离急停跳投,或者像泥鳅一样钻到篮下找角度。有几个球进得,连李特都只能摇摇头。
马努·吉诺比利,那头阿根廷妖刀,也不再跟巴恩斯那牛皮糖纠缠于一对一。他开始无球跑动,借助双掩护,接球后要么是那个扭成麻花一样的欧洲步上篮,要么就是冷不丁一记三分冷箭。巴恩斯被他晃得差点崴了脚,气得直骂街。
蒂姆·邓肯,这块基石,更是稳得像焊在了地板上。他不再一味强打低位,而是频繁提到高位做轴,那手传球鬼得很,总能找到空切的队友。偶尔落到低位,那翻身打板还是那么让人绝望,雷吉·埃文斯和大卫·李轮番上去顶,感觉都像是用胸口去撞一台缓慢而坚定的压路机。
最让人头疼的是,布鲁斯·鲍文那老小子,经过中场休息的“充电”,好像又恢复了活力。他的防守动作越来越大,手上的拉扯,脚下的使绊,又开始层出不穷。虽然不敢再明目张胆地垫脚,但那无处不在的小动作,就像嗡嗡叫的蚊子,烦人得很。
李特在一次突破中被鲍文隐蔽地拉了一把,差点失误,裁判没吹。他回头冷冷地看了鲍文一眼,鲍文面无表情,但那眼神里分明写着:“来啊,小子,下半场不一样了。”
比分开始像拉锯一样,交替上升。
尼克斯进攻,李特借助掩护,在鲍文的纠缠下命中一记高难度后仰。48平。
马刺回过头,帕克和邓肯打个挡拆,帕克击地回传,邓肯中路顺下,扛开补防的大卫·李,打板得分。48比50。
尼克斯快发底线球,马布里接球一路狂奔,趁着马刺退防未稳,骑马射箭抛投命中。50平。
马刺不慌不忙,吉诺比利蛇形突破吸引包夹,分给底角被放空的迈克尔·芬利,老芬利手起刀落,三分命中。50比53。
球馆里的欢呼和叹息声交织在一起,球迷的心脏跟着比分牌上的数字一起坐过山车。
“犯规!这他妈还不吹?”埃迪·乔丹教练在一次鲍文对李特的防守后,冲到场边对着裁判咆哮。裁判面无表情地示意比赛继续。
转过头,马刺进攻,帕克突破上篮,被协防的雷吉·埃文斯结结实实地按了下来,动作很大。裁判哨响,吹了雷吉防守犯规。
波波维奇不干了,冲出来指着雷吉对裁判吼:“他是去打球的还是去打人的?这动作该给恶意犯规!”
裁判没理会,维持原判。
比赛的火药味越来越浓,身体接触升级成了肌肉碰撞的闷响。每一次篮下的卡位都像是一场小型摔跤,每一次突破都伴随着手臂的交缠和身体的冲撞。哨声时不时响起,两队的犯规次数都在飞速累积。
李特在一次抢篮板时被霍里一肘子顶在肋骨上,疼得他龇牙咧嘴,但裁判没看到。下一个回合,李特在防守端直接找上霍里,在他起跳时用同样强硬的身体接触还以颜色,霍里空中直接被撞开。
霍里落地后不满地冲着李特嚷嚷,李特理都没理,直接跑向前场。
这就是下半场的基调——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你想玩硬的,老子奉陪到底!
第三节打到一半,李特再次在肋部接到球,鲍文像膏药一样贴着他。李特运球背身靠打,感受到鲍文手上的小动作,他突然一个迅猛的底线转身!鲍文反应极快,立刻滑步封堵,但李特这只是假动作,他瞬间拉回,翻身跳投!
鲍文被晃了一下,再起跳封盖已经晚了。
球进!
但鲍文落下的脚,看似无意地放在了李特落脚点的附近。
李特落地时感觉脚下有东西,一个踉跄,但核心力量够强,硬是稳住了没摔倒。他回头,眼神冰冷地盯了鲍文一秒。鲍文若无其事地跑开。
“操!”场下的马布里看得清清楚楚,气得差点跳起来。
李特什么也没说,只是揉了揉脚踝,继续投入防守。
比分依旧焦灼。尼克斯靠着一股子狠劲和李特的关键得分苦苦支撑,马刺则靠着Gdp的稳定发挥和更胜一筹的整体经验紧紧咬住。
当第三节结束的哨声响起时,比分是72比71。尼克斯仅仅领先1分。
双方球员走下场地,个个汗流浃背,脸上都带着搏杀后的疲惫和狠厉。李特的球衣湿透了,紧紧贴在身上。邓肯双手撑着膝盖,大口喘着气。鲍文的脸上多了几道红印,不知道是谁的指甲划的。
这是一个真正的泥潭,一场消耗战。谁先松一口气,谁就可能被对方拖进深渊。最后一节的决战,双方都已经亮出了刺刀,就看谁能咬紧牙关,捅出最后那致命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