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月3日,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与印第安纳截然不同的味道——不仅仅是热狗和廉价香水,更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傲慢与焦躁,仿佛每一寸地板都浸染着篮球圣地的荣光与这座城市的苛求。
“欢迎来到地狱,菜鸟们,”阿泰斯特咧着嘴,环顾着喧嚣的看台,语气里居然带着点享受,“在这里打不好球,你就会被这群穿着昂贵西装的混蛋用唾沫星子淹死。”
李特没说话,只是安静地热身。他能感觉到无数道目光像探照灯一样扫过自己,有好奇,有不屑,也有纽约媒体特有的那种挑剔。他知道,在这个地方,平庸即是原罪。
比赛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纽约式的身体对抗。阿兰·休斯顿的投篮依旧精准如机器,拉特里尔·斯普雷威尔像头发狂的斗犬,不知疲倦地冲击篮筐。步行者打得并不轻松,小奥尼尔在内线被科特·托马斯和奥塞拉·哈灵顿轮番消耗,米勒则被休斯顿死死缠住。
李特在第一节后半段替补登场。他第一次在麦迪逊持球,就听到了零星的、试探性的嘘声。他没有理会,冷静地观察着防守。一次挡拆后,他吸引了双人包夹,没有强攻,手腕一抖,一个写意的击地传球,穿越人缝,精准地送到了空切的小奥尼尔手中,后者轻松扣篮。
“漂亮的传球!”连纽约当地的解说都忍不住赞了一句。
尼克斯的针对来的很快,替补控卫查理·沃德和霍华德·埃斯利轮番上场,像牛皮糖一样缠着李特,不断地给予身体接触,手上小动作不断。李特运球过半场都变得异常艰难,有两次甚至被逼到了中线附近,差点失误。尼克斯的防守很有层次,切断了他的传球路线。一次进攻,李特试图突破,被沃德和补防的科特·托马斯夹在中间,球丢了,尼克斯立刻发动快攻,由阿兰·休斯顿轻松上篮得分。
“菜鸟,欢迎来到纽约的派对!”斯普雷威尔回防时,不忘冲着李特喷一句垃圾话。
李特什么也没说,只是跑到底线,从裁判手里接过球,准备下一次进攻。托马斯注意到,李特的呼吸很平稳,眼神里没有慌乱,只有一种快速的、计算般的光芒在闪动。他在学习,在以惊人的速度适应这种强盗般的防守强度。但这仅仅是开始。随着比赛深入,李特开始全方位地展示他的影响力。他的自主得分确实显得挣扎,面对纽约外线凶悍的贴防,他的几次中距离尝试都偏筐而出,一次试图强突内线,也在激烈的身体对抗下将球丢掉。
“看吧,我就说这小子得分不行!”有纽约球迷得意地喊道。
然而,李特用其他方式统治着比赛。防守端,他像幽灵般缠绕着对位的球员,几次成功的切球和精准的协防站位,破坏了尼克斯的多次进攻。篮板球方面,他利用出色的弹跳和预判,多次在长人如林的内线摘下关键篮板。
最重要的是他的组织。当步行者进攻陷入停滞时,球总会回到李特手中。他站在弧顶,如同冷静的棋手,阅读着尼克斯防守的每一个细微变化。
他送出击地传球,助攻阿泰斯特完成暴力扣篮,引爆了客队替补席。
他指挥米勒进行无球跑动,一记跨越半场的对角线长传,找到空位的米勒,三分命中。
他甚至在一次快攻中,用一个背后绕球假动作完全骗开了防守,虽然自己上篮没进,却吸引了所有防守注意力,跟进的克罗希尔补篮得手。
他的传球神出鬼没,时机、力道、角度都拿捏得恰到好处。他仿佛自带雷达,总能找到处于最佳位置的队友。在他的梳理下,步行者原本有些滞涩的进攻,变得流畅而致命。
第三节一次暂停,步行者已经确立了微弱的领先优势。李特走向替补席,汗水浸透了他的球衣。就在这时,靠近客队替补席的看台上,一个穿着略显不合身尼克斯复古球衣、戴着眼镜的亚裔小男孩,突然挣脱了父亲的手,扒在栏杆上,用带着浓重纽约口音的英语朝着李特大喊:
“嘿!李!打得太棒了!无视那些嘘声!你以后应该来纽约打球!我们需要你这样的脑子!”
小男孩的喊声在嘈杂的球馆里并不算太响亮,但却清晰地传到了李特和附近几个人的耳中。李特脚步顿了一下,扭头看向那个激动的小球迷,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小男孩则兴奋地挥舞着拳头,被他一脸尴尬的父亲赶紧拉了回去。
这个小小的插曲似乎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但在球场高层的一个包厢里,尼克斯总经理斯科特·雷登,扶了扶他的金丝眼镜,目光深邃地看着场上那个冷静的17岁少年,又瞥了一眼那个激动的小球迷的方向,手指无意识地在扶手上轻轻敲击着,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最终,步行者在麦迪逊广场花园带走了一场艰难的小胜。李特的数据统计耀眼得让人无法忽视:虽然得分不算爆炸,但他送出了接近两位数的助攻,抓下了接近两位数的篮板,还有多次抢断和盖帽,填满了数据栏,打出了全明星级别的全能表现。
赛后,更衣室里充满了胜利的喜悦。阿泰斯特用力揉着李特的头发:“小子,今晚你让纽约那帮家伙闭嘴了!看见没,没有贾马尔,我们照样能赢!”
李特笑了笑,擦着汗。他回味着在麦迪逊打球的感觉,那种在全世界最苛刻目光下比赛的压力与刺激。他也想起了那个小男孩的喊声。
走向球队大巴时,再次经过那条着名的通道,李特下意识地看了一眼麦迪逊广场花园那标志性的穹顶。这里的一切——喧嚣、压力、历史,甚至那一丝若有若无的未来邀约——都像一颗种子,悄然落在他心底。他知道自己属于印第安纳,现在的一切都很美好。但内心深处,某个角落似乎在说,未来的某一天,回到这个被称为“麦加”的篮球圣地,接受最大的挑战,似乎……也不是一件坏事。
大巴缓缓启动,驶离了灯火辉煌的麦迪逊广场花园。李特靠在窗边,看着纽约的夜景在窗外流逝。今晚,他不仅用一场全能的表演征服了篮球圣地,更在无意间,与这座城市的未来,完成了一次无人知晓的、隐秘的对话。命运的齿轮,在喧嚣的球馆和一个小球迷的呐喊中,似乎微不可察地转动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