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手机屏幕,被一张巨大而清晰的照片占据。
背景是覆着薄雪的古典园林,雪花纷飞。
照片中央,周砚穿着一身刺目的绯红飞鱼服,身姿挺拔,正微微侧头,垂眸看着身旁的人。
而被他用那样温柔专注目光凝视着的,正是身披正红色斗篷、内着绿色织金马面裙的沈昭!
她仰着脸,对他展露着林耀从未见过的、明媚而依赖的笑容。
两人相视而笑,周围的一切都成了模糊的背景。
空间背景图。
周砚竟然将他们如此亲密、如此登对的合影,设置成了空间背景图!
这意味着任何一个访问他空间的人,第一眼就会被这张照片冲击到。
这是一种无声,却无比嚣张和直接的宣告!
林耀只觉得一股热血猛地冲上头顶,眼前阵阵发黑,握着手机的手指因为过度用力而指节泛白,微微颤抖。
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住,疼得他几乎无法呼吸。
那种尖锐的刺痛感,混合着滔天的嫉妒、不甘和一种被彻底排除在外的恐慌,瞬间将他吞没。
他们……他们竟然一起去了姑苏!
他们还穿了这样相配的汉服!
他们……竟然看起来如此和谐,如此……亲密无间
自己像个傻子一样追到冰城,狼狈受伤,独自舔舐伤口。
而他们,却早已转换了场地,在诗情画意的江南雪景里,上演着才子佳人的戏码!
周砚这一招,无声无息,却比任何正面挑衅都来得狠辣。
一记无声的耳光,重重扇在林耀脸上。
林耀的手机在床头柜上执着地震动着,屏幕上闪烁着“母亲张倩莲”的名字。
他蜷缩在床上,对那刺耳的铃声充耳不闻,整个人沉浸在自我厌弃与滔天的嫉妒之中,外界的一切都仿佛与他隔绝。
与此同时,沈昭和周砚在姑苏的旅程依旧惬意。
他们漫步在几座着名的园林里,或许是因为冬日严寒,园内的游客并不似往常那般摩肩接踵,反而更添了几分静谧与闲适。
走在覆着薄雪的九曲回廊上,沈昭停下脚步,深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远处寒梅传来的清冽幽香,她不禁感叹道。
“真好,沁人心脾。”
周砚走在她身侧,目光始终悄然流连于她身上。
他没错过她在每一处漏窗花墙前的驻足,也没错过她在每一处楹联匾额前的凝神。
她与这古典雅致的园子,有种奇妙的和谐。
“喜欢苏式园林?”
他轻声问,其实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沈昭用力点了点头,眼眸弯弯:
“嗯!很喜欢。”
这种一步一景,移步换景,将自然与匠心和合而一的境界,让她着迷。
周砚看着她发亮的眼睛,一个关于未来的构想自然而然地脱口而出:
“那……”他
顿了顿,声音平稳却带着不易察觉的认真,
“以后可以选择在这里定居,买一处带小园林的宅子。”
沈昭闻言,微微一怔,随即笑了起来,并非觉得荒谬,反而真的顺着他的话想象了一下。
她指着眼前蜿蜒的回廊和结着薄冰的池水,语气带着向往:
“听起来真不错……若是夏日,池中荷花盛开,坐在这回廊下,大概真的能体会到《牡丹亭》里那句‘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的意境了……”
“《牡丹亭》?”
周砚准确地说出了出处。
沈昭眼睛倏地一亮。
“嗯!你也知道?”
周砚点了点头,没有多说,只是看着她因找到共同话题而更加生动的脸庞,心底一片柔软。
他不仅仅知道,他还记得她曾经在某篇随笔里,引用过这段词句,赞叹过那种细腻婉转的春情。
能与她在此时此刻,此地此景,聊着共同的喜好,构想着或许有可能实现的未来,对他而言,便是最大的满足。
雪花偶尔从廊外飘入,落在两人的肩头,又悄然融化。
廊内是低声交谈、并肩而行的身影,廊外是水墨画般的雪中园林。
周砚静静地听着身旁少女难得的絮絮叨叨。
她似乎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思绪里,从《牡丹亭》自然地说开去。
“……说实在的,《西厢记》若是单单看文章词藻,倒也不失为一篇优美的作品,”
沈昭微微蹙着眉,语气里带着一丝批判性的审视,
“然而细细想来,最初的那本《莺莺传》……剖开这些华丽的外衣来看,不过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由始乱终弃构成的骗局罢了。”
她的声音在空旷的园子里显得格外清晰,带着与她年龄不符的冷静和锐利。
“只有女子沉浸在这场用才华和承诺编织的骗局之中,男子却可以挥挥衣袖,逍遥自在,甚至反过来指责……
古往今来,多少诗词歌赋,风花雪月,单看词句都是极美的,可细想其背后的故事和立场……”
她顿了顿,似乎在想一个合适的词,最终带着点无奈和嘲讽地总结道,
“……emmm,真是一言难尽。”
她很少有这样长篇大论、直抒胸臆的时候。
周砚没有打断,只是侧头专注地听着,目光落在她因认真思索而微微闪动的睫毛上。
他喜欢看她这样毫无保留地展露思想的样子,灵动又锋利。
待她说完,微微吐出一口气,似乎才意识到自己说得有点多,有些不好意思地看了周砚一眼。
周砚却没有露出任何不耐或不解,他深邃的眼眸中反而带着一种深切的了解和认同。
他迎上她的目光,声音低沉而清晰,接过了她的话:
“所以,我更喜欢‘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沈昭微微一怔。
周砚看着她,继续缓缓说道,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郑重: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刻骨的悲欢,只是平实的惦念和尊重。
告诉你,花开了,风景很好,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调,安心地、从容地回来。”
他顿了顿,目光温柔地笼罩着她。
仿佛在陈述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实,又像是在许下一个无声的诺言:
“好的感情,或许本就该是如此。”
不是急功近利的占有,不是始乱终弃的薄幸。
而是发自内心的尊重,是细致入微的体贴,是愿意给予对方全部时间和空间的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