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玲抱着怀里睡得香甜的外孙,看着他恬静红润的小脸,心中百感交集。
这小生命来得正是时候,仿佛是对这个大家庭历经风雨后最好的犒赏。
她想起大姐夫杜安泰从沉沦中走出,与桂兰妹子组建了安稳的家,想起永贵哥孤寂半生,如今也有了玉芬妹子相伴?
看着自己女儿顺利生产,怀里抱着血脉相连的下一代……这一切,不就像做了一个漫长而曲折,最终迎来圆满的梦吗?
她轻轻抚摸着孩子柔软的脸颊,对围在身边的平安、月亮和刘明说道:“这孩子,来得是时候。你们看,你大姨夫找到了桂兰,你舅爷爷有了玉芬婶子,咱们家呢,也添了这么个宝贝疙瘩。这日子,盼啊盼的,总算盼来了个大团圆。我看,这孩子就叫‘梦圆吧?刘梦圆。梦里盼的圆满,如今都在眼前了。”
“刘梦圆……”月亮轻声念着这个名字,看着怀中儿子无忧无虑的睡颜,眼中泛起温柔的泪光,“妈,这个名字好,就叫梦圆!小梦圆,听到了吗?外婆希望你一辈子圆圆满满的。”
平安和刘明也连连点头,觉得这名字既好听,寓意又无比美好,承载了长辈最深的祝福。
秀玲向学校多请了几天假,一心一意留在县城照顾月亮坐月子。
她深知头一个月对产妇和孩子的重要性,几乎拿出了当年带月亮和志远时的全部本事。
每天变着花样给月亮做营养餐,鲫鱼汤、猪蹄黄豆汤、小米桂圆粥……确保女儿奶水充足。
她让月亮多卧床休息,自己包揽了给孩子换尿布、洗澡、哄睡的大部分活计,只有在月亮喂奶时才把孩子交到她怀里。
小梦圆似乎也格外眷恋外婆的怀抱,在秀玲哼唱的古老摇篮曲中,总能睡得格外香甜。
看着母亲为自己和外孙忙碌的身影,月亮心里既感动又愧疚:“妈,您太辛苦了,都瘦了。”
秀玲却只是笑:“傻孩子,妈不累。看着你和梦圆都好,妈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就在梦圆出生后的第三天,月亮的公婆从外地赶了过来。
两位老人提着大包小包的营养品和婴儿衣服,风尘仆仆却满脸喜色。
一进门,看到白白胖胖的大孙子,笑得合不拢嘴,抢着抱了又抱。
亲家母拉着秀玲的手,感激的话说了一箩筐:“亲家母,真是太谢谢你了!把月亮照顾得这么好,把孩子也带得这么妥帖!我们离得远,帮不上什么忙,多亏了有你!你看你,眼圈都黑了,肯定没少受累!”
秀玲笑着摆手:“亲家母,您太客气了。月亮是我闺女,梦圆是我外孙,我照顾他们是应该的。你们大老远跑来,也辛苦了。”
月亮的公公也对着平安和秀玲连连道谢,又拿出一个厚厚的红包塞给月亮,说是给孙子的见面礼。
两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着摇篮里酣睡的梦圆,话题都围绕着这个新生命,气氛融洽而温馨。
公婆对秀玲的付出赞不绝口,也让月亮和刘明深感,能生活在这样一个互相体谅、互相扶持的大家庭里,是多么幸运的事情。
梦圆的满月酒,依然是志远张罗的。比之前结婚更加热闹。月亮的公婆也留下来一同庆祝。
杜安泰和马桂兰、马永贵和何玉芬自然是座上宾。秀玲学校餐厅的几位相处得好的同事也受邀前来,沾沾喜气。
院子里再次飘起诱人的饭菜香,欢声笑语几乎要掀翻屋顶。小梦圆成了当之无愧的明星,被这个抱抱,那个逗逗,他也不认生,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周围这些充满爱意的面孔。
秀玲看着这和乐融融的景象,看着女儿女婿恩爱,亲家通情达理,看着小梦圆在众人呵护下健康成长,再想到杜安泰和马永贵这两位老哥哥也都有了温暖的归宿,她觉得自己这辈子所有的辛劳和付出,都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送走客人,一家人又坐在一起聊起了家常。
马永贵感慨道:“想想前两年,我这心里还空落落的,桂兰在外头,我一个人守着老屋。再看看现在,咱们这一大家子,多热闹,多好!”
杜安泰深有同感,接过马桂兰递过来的西瓜,点点头:“是啊,这日子,以前都不敢想。”他看向秀玲和平安,“多亏了你们。”
秀玲笑着打断他:“哎,大姐夫,又说这见外的话。咱们是一家人,互相帮衬不是应该的?”
她看着怀里的外孙,眼里满是柔和的光,“现在就盼着志远和大丽也稳稳当当的,盼着咱们小梦圆平平安安长大,咱这心里啊,就再没别的念想了。”
夜风轻柔,吹散了白日的燥热,也拂过每个人满足的心田。头顶是璀璨的星河,院里是团聚的亲人,耳畔是孩子的咿呀和长辈的闲话。
这朴素而温馨的夏夜,浓缩了赵家大院及其亲友们当下最真实的幸福。生活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传奇,但这份细水长流的相守与圆满,已然是命运最慷慨的馈赠。
日子在忙碌与温馨中平稳滑过。
志远和大丽虽然依旧忙碌,但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他们每天都会固定给家里打电话,听听父母的声音,也问问小外甥的情况。
电话那头,梦圆偶然发出的一声模糊的“啊噗”声,都能让志远高兴半天,对着大丽说:“听见没?我外甥会跟我打招呼了!”
大丽是个体贴的媳妇,常在换季时给秀玲和平安买新衣服、新鞋子寄回来。
她知道婆婆在学校干活辛苦,特意买了一双轻便软底的运动鞋,在电话里叮嘱:“妈,您天天站着,这鞋舒服,您一定得穿。”秀玲嘴里埋怨他们乱花钱,心里却暖烘烘的,逢人便夸儿媳妇孝顺。
月亮和刘明的小家庭也磨合得愈发默契。
刘明工作努力,对月亮和孩子体贴入微。他感念岳母在月子里的悉心照料,每次回来,都抢着干重活,陪平安喝酒聊天。
看着女儿女婿恩爱和睦,秀玲和平安心里那点因为女儿远嫁而产生的牵挂,也渐渐被欣慰所取代。